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不足与完善对策研究

2022-08-12 10:01邹卓能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邹卓能

(珠海市技师学院,广东 珠海 519015)

早在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便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规划内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出了多种帮扶政策,并且形成了一套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这为文化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让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完成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政策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政策体系层面,为有效实现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需要积极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对策。

1 我国现行文化产业政策中暴露的不足

1.1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存在割裂现象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割裂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部分政策内容是根据特定时期内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临时制定和出台的,由于前期调研不足,虽然政策目标较为明确,但政策体系缺乏长远影响力。在后续的发展中,还需要根据相关产业的新问题进行动态调整,政策内容的调整速度过快,很难保障政策的影响力,且部分政策内容仅针对文化产业中的某一行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政策内容存在显著的差异,仅针对某一行业具备指导作用,难以对文化产业进行整体把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十分庞大,中央方面在下达指导意见时,各地方的工作侧重点存在显著的差异,致使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矛盾现象,且地方与地方的政策冲突也十分明显。地方在执行中央下达的意见和通知时,也会由于执行手段的不同出现政策错位问题。

1.2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市场活力不强

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也具有较强的管控性,且存在计划性特征。在政策内容上,对特定的产业进行倾斜,并且针对特定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使得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受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严格控制。在此种背景下,推出了严格的项目审批机制,对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最终导致行政干预现象明显,对微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最初的发展中,此种政策体系有效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在文化产业逐步成熟的基础上,此种政策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也越发明显。

1.3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监管缺位

文化产业政策以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为主,且文化产业政策中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致使针对文化行业中的一些逐利经营行为缺乏监管,最终导致文化产业中不乏一些低俗娱乐文化,且部分出版读物中甚至带有暴力信息,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大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另外,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通常是由文化管理部门编制和推行,在这其中,文化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均无法直接参与政策形成过程,导致所推出的文化产业政策难以真实反馈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且在针对文化产业提供帮扶时,也是侧重于国有文化企业和改革企业,这种不合理的帮扶政策很容易影响文化产业行业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1.4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内容不够完善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一直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均缺乏有力的文化法律作为支持。现行的文化产业政策还未上升至行政法规层面,大部分文化产业政策均属于规范性文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仅有的文化法律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广告法》等,并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全局性的指导,且无法保障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另外,有关宏观扶持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文化财税政策方面还存在信息公开和投入使用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财政资金难以得到合理利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虽然在文化出版方面明确了商业出版的政策要求,但针对网络出版并未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致使网络出版行为难以有效管控。

2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对策分析

2.1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对策

2.1.1 构建功能型政策体系,改善政策体系割裂问题

功能型政策体系的优势在于,其存在非专向性特征,即改变被动的政策出台机制,不将政策内容和政策指导方向指向某个产业行业,而是将注意力投放于文化产业结构的整体发展层面。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出台相应的政策内容,旨在对整体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指导。此种政策体系可以有效避免政策体系割裂的问题,是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层面出发,结合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全球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特性,主动适应文化消费需求出台的一系列功能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此外,还需加强文化产业政策对于各地方文化产业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中央方面在下达指导意见时,需要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加强与地方的信息沟通消除政策矛盾现象以及地方和地方的政策冲突问题,尤其需要有效规范政策执行手段,避免出现政策错位现象。

2.1.2 构建开放型政策体系,增强产业市场活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受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严格管控,致使其难以适应当前的产业市场环境。最终,由于政策体系的约束影响市场活力明显不足。基于此类问题,需要构建起开放型产业政策体系,除了要促进文化对外开放以外,还需要根据全球文化产业结构的特性对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创新,不断强化我国的软实力,使其在世界范围的文化市场中均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为了达成构建开放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目标,需要做好如下三点工作:第一,需要放宽审批机制,减少对微观经济发展的干预影响;第二,需要将帮扶政策覆盖整个文化产业,消除帮扶政策过度倾斜问题造成的文化产业行业短板现象;第三,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机制,避免出现腐败行为以及不合法的市场竞争行为。在上述工作得以准确开展的基础上,才能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1.3 构建双效益型政策体系,增强产业监管成效

这里的双效益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指的是在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指导的基础上,既能保障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又能保障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逐步完善现行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尽量消除帮扶政策中对于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的政策差距,根据国有文化企业以及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特点推出合理的帮扶政策,为其在文化产业市场中的竞争创造公平的条件。此外,为了解决因逐利经营思想所引发的低俗文化大量传播的问题,需要在文化产业政策中突出文化产业的教化引导作用,并且处理好娱乐文化消费以及教育引导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创建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平台,在平台中设置意见反馈功能,大范围收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从中总结出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并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政策拟定的参与度,使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更为完善。

2.1.4 构建创新型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业政策内容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文化产业发生变革后,需积极对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进行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积极面对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抓住此次机遇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地位,有效提升我国的软实力。为了达成创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将创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出发点,并且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战略发展要求,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第二,需要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有效融合。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新,逐步增强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促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三,需要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钻研力度。创新文化传承传播手段,做到对非遗文化的合理保护,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全面传播与合理传承。

2.2 文化产业政策架构的完善对策

2.2.1 加强对文化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为了突出文化产业政策的行业指导作用,需要站在战略高度的层面对文化产业政策进行顶层设计和合理规划,结合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特征,积极开发民间文化,通过提升民间文化的活力,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便要求进行顶层设计时和战略规划时要将激发民间文化活力作为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而言,需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文化产业发展,确保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需要充分挖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吸纳国外的先进文化,通过对国内外文化的合理整合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观也需要有全面的了解,根据文化消费需求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进行科学规划,为了提升文化创新水平,还需要推出促进文化创新的文化产业政策,有效鼓励文化创新行为。

2.2.2 以文化市场为基础完善宏观帮扶政策

为了打造井然有序的文化经济市场,为文化产业行业竞争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迫切需要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帮扶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需要完善以下政策内容:第一,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增强政府支持的方式发布一些优惠政策,指导社会经济组织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中,有效提升文化产业的融资水平,促使整个产业发展阶段均具备可靠的资金支持。另外,也需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鼓励人才参与文化产业,实现对优秀人才的科学配置,有效推进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第二,要完善版权保护政策。在针对实体出版读物版权进行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网络出版读物的发行行为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监督标准,既可保障网络版权不受侵犯,也可有效控制一些不良信息和低俗娱乐信息的大范围传播;第三,要完善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将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作品作为评价文化产品的标准,并设置专家评价、群众评价以及市场评价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强评价过程的公平性与公开性,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教育指导作用。

2.2.3 基于产业改革需求进行文化产业经营机制创新

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现阶段受到国际文化市场环境的影响,文化产业正在面临重大改革。在此基础上,要想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则需进行文化产业经营机制创新。从上文的研究中可知,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存在割裂现象,致使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文化产业链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需根据当前的新形势,针对文化管理机制做出创新,积极解决当前的政策体系割裂问题。主要可以从国家的层面入手,践行大文化管理机制,并且设置专门的文化资产监督机构,主要针对文化资产流向和文化资产所创造的价值进行严格监管。在这里建议文化资产可以流向对大型文化产业的建设方面,通过对文化产业行业的重组与优化,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不断强化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在进行产业经营时,要努力拓展产业经营结构,形成集出版、发行、影视为一体的经营主体,对文化产业链进行有效完善。

2.2.4 基于对外开放需求健全文化产业政策

从某一层面来讲,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可以有效推动文化产业改革的进程,即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是决定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达成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目标,需有效完善既有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使其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严格规范。例如,对于广告行业而言,需要出台一些保障广告内容质量的政策法规,增强广告内容的公益性,并且保障各媒体均能担负起传播公益广告的责任。在商业出版层面,需对商业出版的信息内容进行明确要求,严禁出现宣传低俗娱乐信息和暴力信息等现象,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同时满足社会效益需求和经济效益需求。

3 结语

目前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与“十三五”期间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由于经济大环境发生了改变,致使文化产业正在面临重大变革,对文化产业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章围绕文化产业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做出分析,并且提出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完善措施和文化产业政策架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文化产业政策的效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和帮扶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顺利变革。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政策
政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助企政策
政策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