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改革研究
——以农产品企业为例

2022-08-12 10:01刘思雨胡永铨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农产品互联网+改革

刘思雨,胡永铨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500)

1 引言

中小型企业作为在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企业发展群体,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由于企业经营性质及方式的不同,不断地在接受新的考验与挑战。农产品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农村和非经济特发达地区,所经营发展的方式趋于传统,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感受农产品中小企业在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的应对策略及改革创新,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尝试的创新发展模式为研究,探索一条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中小企业发展的合适道路,使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迅速改革并获得成效。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多种发展模式理论方法研究,通过多种发展视角,为农产品中小企业亟须发展创新模式的需求提供相关可靠建议。

2 文献回顾

2.1 “互联网+”农业现状

建立“互联网+”平台,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深入互动,获得更多可用资源。这也迫使大多企业彻底放弃传统的经营理念,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水平。目前,中小模式公司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完善目标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开发新的目标市场模式奠定基础,摒弃以往的市场开发方法,不断致力于以建设智慧化农产品销售中心及物流分配中心的目标进行发展创造。智慧化销售模式作为产品批量销售的源泉,为产品流通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配送中心的智能仓储中心不同于传统的模式,被用来控制电子商务和物流平台的上游和下游传送,并全面改革农产品店铺营销形式及物流分拣和分销活动。随着消费需求的提高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顾客对农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一般要求新鲜、快速、准确。实现上述各点,一旦顾客订单交付使用时,应迅速和准确地自结束之日始匹配仓储配送中心就近的市场,并交付给客户最佳路线和最短时间及最优品质。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可以在同一平台上与大中型企业公平竞争。他们可以从平等的信息资源中受益,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2.2 中小农业企业“互联网+”发展优势

中小企业要寻找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有一定的市场规模,这也要求其要有正确的市场设计及规划。深入分析和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整合互联网,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网络支持是智能化销售和仓储配送一体化的必要条件。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信息一致性、资源共享、智能优化和未来预测的目标为打造农产品销售采购平台提供优质供应渠道,帮助稳定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和供应,将单一种植农业转变为“种植+自销”模式,充分利用农产品生产销售、农产品配送等的绝对优势,保障各方的合理利益。因此为了建立一个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生产的农产品供应闭环,当地主要农产品供应公司应该有责任支持,扩大新的农产品零售终端的覆盖范围。由于农产品的消费特性和可替代性,掌握消费者需求特征并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企业可以成为农产品供应的领导者,并成为中央企业供应链。企业理念是企业活动转型和实施的重要基础。

3 研究方法

3.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作为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具体研究方法,对企业准确、具体、全面、系统地研究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为企业制订良好的发展计划提供具体科学的依据,在本次研究方法中,根据构造SWOT研究方法模型,通过优势劣势集合及机会威胁集合分析,整合企业发展模式改革发展的可靠性与挑战性,为企业模式改革发展提供依据。

(1)优势与劣势分析(SW)。在农业发展的优势方面,我国属于农业发展大国,国家在农业发展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将创造出巨大的劳动生产力,并为我国提供极大的社会发展能力,为农业模式发展创造新形式。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优势方面,我国农业有着良好的品类基础和市场支持,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产区分布范围广,便利了全国多省市间的农产品供应,提供良好的供应链条;在劣势方面,我国农业发展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落差较大,发展水平悬殊,农民网络使用普及率较低,农业地区距离城市较远,运输不便,农产品物流配送缓慢,智慧化物流配送要求较高的问题目前仍有存在,为了改变现状,需要不断把握发展方向,掌握其优劣,不断增强其模式改革的可靠性与可信度。

(2)机会与威胁分析(OT)。机会发展为模式改革增添了内在的活力,在机会与威胁的发展过程中,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目前我国对于网络“互联网+”的政策扶持居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跻身互联网发展前列,且目前正处于后疫情时代,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前进步伐增大给众多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企业大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竞争显得尤为激烈,企业竞争促进企业创新,不断激活企业新活力,以目前的网络直播平台抖音为例:众多果农作为一个小微企业的代表,利用直播平台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增加财富来源,这不仅增加了农业与物流的发展融合、促进智慧物流配送服务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互联网+农业”的步伐;在企业发展的威胁方面,企业的模式改革受到了多重压力的冲击,从网络模式发展来看,在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网络安全的未知性也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农产品品质是否与网络宣传品质保持一致,以及薄利多销的方式是否真正能为农户带来丰厚财富来源增加果农盈利能力,农产品配送是否及时准确,都成了农产品中小企业发展追寻改革考察的目标。

3.2 案例研究法

在案列研究法中,选择以研究新希望六和集团为例,作为农业发展较为大型的企业,在企业发展模式改革方面新希望六和集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可以为中小企业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引。战略转型的关键环节是组织变革,实施战略转型计划落地要靠组织、靠引领、靠目标。新希望六合集团在组织变革中任务繁重,需要建立通向客户的扁平化的组织构架、优化治理结构,必须重塑文化、重塑团队、整合内外资源、建立学习与共享型机制。第一,做减法。自2014年年底起,新希望核心业务转变减少为饲料、肉食品、养殖等五部分,淘汰关闭了一些工厂裁减冗余人员。第二,建立一个扁平的组织结构,使组织更贴近养殖户,实现与15万养殖户的共同增长。经过多次调查,企业利用三个月的时间调整管理结构,拆除了公司最大的家禽部门,削减了总部和前线之间的裁员等级。基金会划分了40多个业务单位,明确了自主经营、自筹资金和亏损规则,进一步下放权力,开发了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第三,“聚落一体化”产业链的实施办法,团队依据类别自组系统,转变为从种子到肉类的封闭集成,跨越产业链。第四,共同开发设计平台,将金融服务交易、养殖服务和创新企业分别用于融资、投资、技术和创新。将总裁和三个副总裁放在四个管理平台上形成合理的激励模式,不断加快集团改革和创新模式的步伐。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文章在吸收采纳多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为中小微企业互联网发展提供理论见解,目前我国在农业互联网方面的发展改革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研究及系统性的完善,文章通过以下总结提出有效见解。

4.1 外部政策支持

完善相关政策。面对互联网发展趋势多元化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农业企业不断地进入发展和改革阶段,政府政策的完善与修订为企业和农民带来极大的进步空间,可为即将踏上“互联网+农业”道路的农业小微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逐渐实现企业模式转型与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收入作为当前我国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并保证农产品政策的完善,促进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

4.2 内部创新动力发展

(1)提升企业改革主动性。中小企业模式改革不仅要靠外力,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企业内部改革主动性也需要不断的提高,需要中小企业在自身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谋求创新进行旧模式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及创造力,以及互联网网络化改革发展下的准确性改革,进军“互联网+”时代需要提高农产品供应管理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及配送速度,不断地为中小模式企业增添新的发展动力与活力。

(2)加强供应链质量管控。产品质量管控作为产品销售的关键,是产品销售服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产品质量供应的管理模式创新和发展将在农产品发展改革的源头进行创新,与智慧物流模式相结合准确把握质量与配送水平。提高配送供应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高质量供应能力,农产品供应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利用多样化特点及供应优势,不断发展企业核心潜力。同时加快企业发展模式创新改革步伐,不断放大其内在优势,在把握发展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改革发展。企业发展模式是长期发展形成的结果,企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和改革的有效性,逐步推进企业供应质量发展。

(3)提升平台专业化管理。互联网发展平台作为中小微企业改革的关键,起着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不断地为小微企业注入新的网络活力,提供技术和网络平台支持。随着网络传播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要学会辨别网络平台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做好自身质量及信誉度的维护,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企业运营模式与互联网技术集成的产品之一是虚拟化操作。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在超越公司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前提下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虚拟的中小型企业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内的多种业务系统进行虚拟加工处理的。两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利用公司内部和外部资源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互联网模式与企业改革深度整合促成运营和管理关系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不少公司在业务发展早期阶段被列入领先公司名单,这主要源于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竞争模式的改进。简言之,互联网平台上的竞争需求已经逐渐从决策竞争向速度竞争及创新竞争转变。中小企业进行网络化平台建设,需要建设智能化农产品销售中心和配送中心。智能仓储配送中心不同于传统的配送模式,其必须成为信息流的交点,在电子商务和物流平台的上游和下游实现互通并补充实物交割的农产品。随着消费提高和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消费者对农产品分销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生产及销售的过程中,帮助稳定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供应和促进农业种植人员自主销售,在消费者的购物过程中体现网络平台便利性,为个体农业发展人员提供可靠发展平台,精准定位果农及消费者需求,提升平台媒介质量,保证平台可靠性。以上要求通常需要用“新鲜度”和“准确性”来表示,“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以便实现融合及智能仓储和配送,优化产品供应链,保证产品准确性,稳定中小微企业的收入来源。

4.3 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实现中小农业企业模式改革,需不断从企业供应链管理以及销售模式入手。利用基于大数据指导的位置优化、规模优化、服务优化、经营模式优化、品类优化等实现商业模式的持续转型,实现盈利、改革共赢的目标。当然在目前状态下的农产品市场中,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在不断满足区域产品需求以及个体农户依靠智慧物流便利性进行改革的前提下,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生产供应质量高、配送快的优势。农产品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将不断地促进中小规模企业的供应管理与互联网模式接轨,不断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基于大数据准确把握客户消费规律和特点,适当前置农产品种类,提高农产品质量,将会为客户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服务。

猜你喜欢
农产品互联网+改革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