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2-08-12 10:01于润泽张经强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因子

于润泽,张经强

(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科技创新能力在科研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各省市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也是更好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不同省市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综合评价我国各省市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要兼顾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和可获取性,该评价指标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全国各地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王利、周志平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计算模型,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以及不同影响因子的具体得分情况;江书军等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用因子分析法对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评价;陈日光运用改进的CRITIC-VIKOR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所属的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杜英等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整合上述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评价体系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能力,且存在重复的现象。因此,文章结合科研机构现状,经过共线性检验,选取教学与科研人员数、研究与发展人员数、研究与发展机构数、当年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经费支出、当年科研项目数、发表学术论文数、科技成果获奖数、出版著作数、当年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数、专利出售合同数、科技转让实际收入、出国合作研究派遣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次、主办国际会议次数共16个指标来评价我国各省市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

2 评价方法与数学模型

由于评价指标种类较多,且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运用因子分析法能更好地评价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的模型如下:

=+

式中,为因子载荷矩阵;=(,,…,)′,为可观测的维向量;=(,, …,)′,为因子向量;=(,,…,)′,为特殊因子。

3 实证计算

3.1 数据来源及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文章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科研机构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数据均来自《2020年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资料汇编》。通过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大多在0.6以上,相关性较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2 方差贡献分析

经计算,得到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和特征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用2个主成分来解释93.557%的原始变量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数据分析的复杂性。

表1 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3.3 因子载荷矩阵分析

第一公因子的高载荷指标有当年科技经费投入、主办国际会议次数、当年科研项目数、出国合作研究派遣人次、当年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发展机构数等指标,可反映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以及国际合作交流情况。所以,第一公因子可命名为科技创新投入因子。

第二公因子的高载荷指标有专利申请数、出版著作数、科技转让实际收入、科技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经费支出、发表学术论文数等指标,这些指标比较集中反映了地区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和创新成果转化情况。所以,第二公因子可命名为科技创新产出因子。

3.4 因子得分排序

经过计算,可得到因子得分,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省市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得分及排序

续表

4 结果分析

4.1 因子单项得分的结果分析

从科技创新投入因子的得分来分析,是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东排在前5位,无论是对科研机构的经费、人力投入,还是对科研项目的支撑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这5个省市拥有较多的高水平科研机构,有较大的资源获取和支撑优势。但是,从第二主因子得分来看,北京排在第10位、上海排在第17位,说明有大量的资源投入浪费,资源投入过剩。广东的第二主因子得分排在第4位,表明科技创新产出与科技创新投入的能力相对一致。

从科技创新产出因子的得分来分析,是江苏、湖北、浙江、广东、辽宁排在前5位,说明这些地区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较强,有较多科研成果,并且能够很好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但是浙江、江苏的第一主因子得分排在第9位、第10位,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相对不足。如果两个省市能够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将会提高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4.2 因子总得分的结果分析

从因子总得分来看,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排在前5位,表明这5个省市的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符合我国科研机构整体分布现状。对于北京来说,由于其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级部门对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很大,但是产出与投入不呈正比,造成科技资源的较大浪费。因子总得分、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的得分排序排在后5位的有宁夏、海南、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这些省份科研机构数量较少,且综合水平较低。此外,这些省份均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在创新投入方面仅靠地方政府支持比较困难,高水平研究机构较少,高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所以科技创新能力较低。

因此,一是要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强对中西部科研机构的投入,并进一步推动省际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合作,使中西部科研基础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二是要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发挥科研机构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资源的作用,切实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三是要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地区科研机构建设。特别是国家更应通过研究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等形式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对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为地区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因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霍尼韦尔新型制冷剂获欧盟科研机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