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设备采购风险识别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2-08-12 10:01刘社明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进口设备供应商流程

刘社明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

进口设备采购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如何高效完成进口设备采购任务、降低采购各环节风险、合理享受国家免税政策降低科研成本、顺利完成项目审计验收等,对企业发展、科研工作高效完成至关重要。

1 进口设备采购流程

进口设备采购与国产设备采购在税费、合同签订、货款支付等环节差别较大。设备采购流程包括:①采购计划审批:上报采购需求计划,组织论证审批会,明确设备详细参数并确定采购方式;②招标议标:自行组织/第三方代理机构,评标,定标,发放中标通知书;③合同签订:使用部门与外商签订技术协议,采购部门与外贸代理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外贸代理公司、外商与最终用户签订外贸合同;④免税清关:采购部门提交免税材料,海关审批通过后获得免税表,办理清关;⑤到货验收:海关抽检开箱核对,到货后开箱预验收,安装调试完抽终验收,出具验收报告;⑥结算入账:出具结算单,开具发票,办理固定资产手续,依据验收报告解兑信用证;⑦进口设备贴息:提交进口设备贴息材料;⑧海关年报:免税设备五年监管期内年报;⑨售后服务:质保期内售后服务。

2 采购流程风险识别

采购流程的各环节均存在风险,提前识别风险因素,剖析风险产生原因,才能从流程制定、管理审批、人员素质等方面优化,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发生。

2.1 采购计划审批环节存在的风险

使用部门上报采购计划中需求不明确,设备审批会组织论证不严谨,技术参数确定不合理,导致后期流标、采购方式不合理。主要原因是申请科研项目、提交科研任务书时对进口设备调研不充分,对设备的详细技术参数、设备性能、设备价格调研不细致,导致预算金额不足,存在超预算风险;审批论证环节流于形式,对科研设备采购的合理性、必要性缺乏深入论证,存在重复采购风险。科研项目预算中对本行业全球范围内同类型进口设备缺乏了解,限定科研设备品牌、型号、供货厂家,导致后期招议标环节处于被动,存在机会风险。因客观原因,科研设备进口免税无法及时批复,需先行缴纳免税保证金,等免税手续审批完后,再退还免税保证金,存在缴纳保证金风险。

2.2 招议标环节存在的风险

编制招标文件时设备详细参数设置不合理,人为设置限定条件,或者技术参数直接按照调研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型号参数填写,存在故意排挤其他供应商的风险,这样还可能导致投标单位不足三家,存在流标风险;对投标单位资格预审要求不合理、不严格,或者资格预审形同虚设,导致投标单位中存在微小企业较多,在公司实力、人员配置、资金实力、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众多风险,如果中标,会存在资金、售后服务不及时、设备安装调试故障率高等诸多服务能力不足风险。评标过程中采购人向评标专家发表明显具有倾向某品牌、某供应商的倾向性意见,间接干预、误导评标专家,存在秩序违规风险。

2.3 合同签订环节存在的风险

技术协议作为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签订技术协议后,才能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技术协议应明确约定设备的详细配置、功能、性能指标,避免在设备到货调试验收时发生扯皮现象,存在验收风险;外贸代理公司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免税清关手续办理的质量、效率等。如果外贸代理公司选择不当,在后期的合同执行中存在资金风险;外贸代理公司如果业务能力一般,会直接影响后期的清关、免税手续办理、付款进度、售后服务等,产生诸多风险。

外贸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设备明细清单、付款方式、交货周期、争议处理方式、验收时间等,避免因外贸合同中设备明细清单不全、争议处理方式不明确等而产生的相关法律风险。

2.4 办理免税、报关环节存在的风险

免税、报关环节涉及设备使用部门、采购部门、中标供应商、生产厂家、外贸代理公司、海关、商务厅、发改局、银行等多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采购部门要及时跟进免税申请表审批进度,尤其是免税申请表审批过程中,海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了解设备工作原理、用途等问题,确定该设备是否应该免税。采购部门需要及时与外贸代理公司、外商、使用部门等进行沟通协调,出具设备原理图、使用案例等情况说明,证明设备免税的合理性。如果沟通不畅,存在免税审批不通过风险。

部分高精密设备、先进机电设备办理进出口手续时需要出具特殊证明、申明等情形,相关方如果没有提前沟通清楚,则在外商办理出口报关、外贸代理公司办理进口清关时,因没有相关证明、申明材料而出现延期报关,延长交货期,存在延期交货风险。部分高精尖限制设备,外商出口国出口管理部门需要采购单位签署民用使用申明,如果外商未提前沟通办理,也会导致延期交货。

针对科研转制企业进口设备税收优惠,国家相关部委制定多项政策文件,主要有:2008年年底海关总署颁布的海关总署第179号令制定了免税办理的相关规定;2016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相继发布财关税〔2016〕70号和财关税〔2016〕72号文件,明确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环节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免税的类别主要分为科教免税、国家重大专项免税、重点研发计划免税。

对免税政策文件的解读深度,直接影响免税材料的质量,最终影响免税的效率、效果,采购人员业务不熟、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度不够,会导致免税材料反复修改,最终降低免税办理效率,存在时间成本风险。

部分高端精密设备因为国际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存在出口受限问题,由于在前期调研阶段未关注,导致在外方办理出口时,因多种原因无法获得出口国出口管理部门的批准,而采购人已支付设备款,存在重大资金风险。贸易国之前如果存在贸易摩擦、贸易争端,则存在缴纳特别关税风险。例如2019年年初,中美贸易摩擦,导致进口设备增加5%~20%的特别关税,采购预算超标,存在超预算风险,也增加了设备采购预算编制的难度。

2.5 到货验收环节存在的风险

进口设备到货后,需要安排中标供应商、外贸代理公司、采购单位共同开箱验收,并留存相关图片、视频材料。部分进口设备因国内进口数量较少,中标供应商、售后服务商均没有安装调试能力,需要外商直接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安装、调试、培训。采购部门需要与中标供应商提前沟通,避免到货后无法安装、调试、培训等,影响项目整体进度。验收时应出具三方签字验收报告,报告中应明确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补充、完善、改进的内容,避免后期三方发生纠纷。

3 风险防范的优化策略

进口设备采购全流程存在各种风险,要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提前识别各风险因素的能力,剖析风险产生原因,才能从流程制定、管理审批、培训教育、监督考核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有效预防、识别、管控风险,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发生,确保采购任务高效、高质量完成。

表1

3.1 加强采购预算、审批过程的严肃性,提高设备购置可行性报告审批要求

采购预算是设备采购工作的基础,采购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充分性直接影响整个采购项目全过程,采购预算时应该对拟进口设备的名称、详细参数、原理、价格等进行充分调研,并提交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作为采购审批的主要依据。增加设备购置合理性审批,由设备主管部门对计划购置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全院范围内设备中无计划购置设备,确保购置设备科学合理、避免重复购置,尽量确保采购预算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价值。

3.2 优化管理办法,规范业务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流程效率

应积极落实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办法,优化采购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采购效率。提高设备使用部门的自主选择采购方式、自主选择供应商的权利,但是要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审批,提高自主不是放手不管,采购部门和主管部门应该对整个流程的规范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审批。在审批环节中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在合法、合规、合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购效率。

3.3 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采购效率

进口设备采购业务对采购业务人员的要求极高,业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熟练的采购业务能力,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国际合同条款、国际形势等,熟悉进口业务的政策法规、法令文件,掌握进口设备免税申报的相关技能、技巧等。目前进口设备的业务人员只能由普通采购人员兼任,在上述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应该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人员专项技能,促进采购队伍能力建设。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业务知识、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专业性人才。采购人员应研习政策法规、精通免税业务,为需求部门在采购预算等环节做好引导,全方位提高效率。针对科研免税设备,业务人员应该学透学精政策法规,确保免税业务的顺利高效进行。

3.4 加强采购全过程监督,完善考核追责机制

职能部门应该加强采购全过程的监督责任,尤其对购置合理性、招议标过程进行监督,应用科学方法,提高监督水平。建立长效化监督机制,定期监督与抽查监督相结合,定期监督以巡查、审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设备采购流程全覆盖,形成多部门协同的监督体系;抽查监督主要对购置申请审批、招标流程、公开采购信息、采购评审专家抽取等环节进行抽查监督,及时反馈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督促及时整改,确保采购过程监督全覆盖。形成进口设备采购后评估制度,对已完成进口设备项目进行后评估,发现问题,举一反三,避免相同问题再次发生,这样可以强化采购各环节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到有奖有罚,达到降低风险的最终目的。

3.5 严格筛选实力雄厚的中标供应商及外贸代理公司

中标供应商是外贸合同的执行主体,中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直接关系到合同执行情况,采购单位在前期的设备调研、采购计划上报、评标等阶段都应该将供应商综合实力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选择实力较差供应商,可能存在以次充优,例如交货设备技术参数不达标、设备故障率高等潜在风险。

采购单位委托外贸代理公司与外商签订外贸合同、技术协议,并通过外贸代理公司支付设备货款、接收设备,协助办理清关、缴纳增值税、关税等一系列外贸事务,采购单位需要承担外贸代理公司资金、设备安全双重风险,所以进口设备采购中外贸代理公司的选择极其重要,从以往的操作实务中总结经验教训,应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外贸代理公司,要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强大的资金实力,确保资金无风险;选择在海关具有良好的口碑、精通报关业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外贸代理公司,确保报关流程、免税业务顺利,最终保证设备安全送达采购单位。

4 结语

进口设备采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设备生产厂家、外商、外贸代理公司、海关、银行、采购单位、商务厅及发改委等多个部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招标、合同执行、报关、免税等环节存在多种风险,通过分析研究各风险因素,严把审批环节、优化进口设备采购流程及管理办法,规范采购程序,加强采购队伍建设、项目过程监督等方式、方法,规避风险,在采购实务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教训,确保进口设备的采购高效、安全完成。

猜你喜欢
进口设备供应商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进口设备国际贸易过程的问题及措施
谈港口进口气力式卸船机配件国产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谈谈引进进口设备的管理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进口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