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2022-08-15 01:29张吉茜
西部财会 2022年7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业务流程财务人员

张吉茜

(西安西罗航空部件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

财务监督是企业应对经营风险、促进自我规范和约束的有力手段。当前企业财务监督的难点是,工作的切入点不明确,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可执行的标准,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普遍依靠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随着国家监管要求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职能不断拓展,会计核算方式不断创新,这种财务监督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家监管和企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落实财务监督职能,有必要制定一套工作标准对财务监督进行规范。

一、财务监督标准的涵义和作用

财务监督标准是由企业制定并发布,据以开展常态化财务监督工作的规则和依据,其目的是标准化财务监督活动,促使企业生产经营保持最佳秩序。财务监督标准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开展日常财务监督工作提供操作指导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关于会计核算,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对各会计要素,从确认、计量到报告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但是对于财务监督,企业一般是按照《会计法》和《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的原则执行,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标准可作为工作依据。企业实务中财务监督的开展往往依靠财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财务监督标准,能够为财务人员提供工作依据,使财务监督工作更为具体化、规范化和具备可操作性。

(二)为评价财务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当前,企业难以对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价,这是由于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评价缺乏明确标准。对工作要求存在理解和尺度把握方面的偏差,导致不同的管理者对同一项财务监督工作的评价,甚或同一管理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项财务监督工作的评价均出现差异。财务监督标准既是财务监督工作的依据,也是财务监督价值的体现,能够提供客观评价财务监督活动的价值尺度和界限,引导财务人员的努力方向。

(三)为运用财务监督成果提供支撑

将财务监督意见落实到考核中,强化财务监督成果运用,是实现财务监督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部分企业对财务监督成果运用不足,没有切实落实财务监督意见和改进建议,对违规行为或不规范操作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置,导致违规行为禁而不绝,不但助长了不良风气,也打击了财务人员开展财务监督的积极性。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既是事前对有违规意图人员的一种警示,也是事后惩处违规行为的一种手段。积极推动财务监督意见的落实,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的威慑力,可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财务监督氛围。

二、建立融入业务的财务监督标准

在业财一体化的背景下,脱离业务的财务监督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应以财务为轴,对公司整个管理链条进行梳理,将财务视角前移并嵌入业务流程,优化实现财务监督的路径。

(一)明确财务监督的重点领域及重点业务

企业财务监督应遵循重要性原则,监督重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资源较为集中的领域;二是在一般企业经营行为中腐败高发的重点业务;三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常性业务。按照重要性原则,首先将重点领域的重点业务和经常性业务作为财务监督事项。由于各企业所处行业及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财务监督的重点不尽相同,但一般应是涉及资金、资产、资源的领域。涉及资金的重点业务主要包括销售和采购,涉及资产的重点业务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等,涉及资源的重点业务包括研发投入、资产类投资、股权类投资和薪酬管理等,具体情况见表1。

(二)梳理重点业务的详细流程

财会监督是一种全流程的监督方式,财务监督的有效性依赖于监督的过程管控。为了将被动的事后监督变为主动的事前、事中监督,需要调整管理模式,将财务监督融入业务、嵌入日常管理活动中。流程是各项业务具体实施过程的呈现,也是财务监督融入业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企业需要针对重点领域的重点业务,进一步梳理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应用ERP等管理系统的企业,也应按照系统的操作过程对流程进行梳理。以采购业务为例,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包括编制采购计划、请购、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六个主要环节,并可以将这些业务从编制物资需求计划至采购活动评估细分为21个环节,具体情况见图1。

(三)设置重点业务财务监督点及具体监督内容

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重点是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具体监督什么”。在对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确定流程中容易出现差错或舞弊的环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督内容及关键审核点,以便财务人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具体执行财务监督。仍以采购业务为例,结合企业采购过程中财务监督的参与度与可行性,确定编制采购预算、审批采购申请、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财务报销、付款审批、采购预算执行分析等七个过程作为监督的重点过程,并将财务监督的内容和审核关键点落实到具体岗位,建立对采购业务的财务监督标准,详见表2。

表2 采购业务财务监督标准表

三、财务监督标准的优化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财务监督标准是财务监督在工作层面的具体要求,标准的有效应用需要充分的制度依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在落实层面的具体化。为了财务监督标准的有效执行,一是应启动制度的框架设计。根据自身管理需求,整合财经法规和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形成制度体系的完整架构。二是对企业现行管理制度、标准和程序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将财务监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逐一体现在相应管理制度中,标准的制度化将为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基础。三是要顺应外部监管要求的变化。根据财务监督的法理依据对制度体系进行持续、及时的修订和完善。财务监督标准的制度化,能够确保标准内容执行到位,财务监督的防范作用发挥到位。

(二)赋予财务人员监督职能

财务监督标准中已经明确了履行相关监督职责的岗位,这为标准的有效应用提供了责任落实的基础。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赋予财务人员履行监督的职能,积极统筹内部资源,给予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必要的支持。二是要强化各部门接受财务监督的意识。优化各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以便为财务监督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提高财务监督的执行效率给予保障。三是财务部门内部需要以统一化和标准化为原则,建立财务监督职责体系,避免监督的缺失、重复和越位。四是要不断推进业财深度融合,从职业操守、专业技能、政策法规、生产经营等多方面开展系统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财务人员成为业务工作中的咨询专家,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动态监督

财务监督需要具有连续性,做到只要有经济活动发生,财务监督就能够开展,从而对不合规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因此,要探索构建全过程、穿透式财务监督机制,一方面,运用动态化监督思维,将财务监督标准逐项嵌入业务流程,压实流程中财务各岗位各环节的责任,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持续、动态监督,强化业务流程实质性遵从,提升财务监督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财务监督标准运用过程中反映的问题,从财务视角深入解读业务活动各环节的细化需求,及时提供规范化的财务服务,保证业务运转快捷、准确和有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依托信息化手段促进标准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企业要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财务监督标准的应用效果。企业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将财务监督标准中明确的岗位职责设置为不同权限,规范财务监督工作过程,并实现财务监督流程的留档管理。通过定期回顾分析过程档案数据,可以发现财务监督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完善工作流程和标准提供有用的信息。二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比业务实际与财务监督标准的差异,及时发现不规范行为的倾向并提出风险预警,实现财务监督的智能化发展。利用信息系统整合企业经营数据,实现业财数据的连接与共享,为财务监督标准的多维优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业务流程财务人员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思考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现状及对策分析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