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不同种薯形态对秋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2-08-15 11:07鲁文娟丁建国包永佶田孝威刘连成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山东威海2642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3期
关键词:薯率切块出苗率

鲁文娟,叶 巍,丁建国,包永佶,田孝威,刘连成(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山东威海 264200)

胶东半岛为马铃薯二季作区。秋作马铃薯一般8月上中旬播种,生长过程中常出现烂种、缺苗及疮痂病发生等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不同播种期(2020年8月6日、8月12日、8月18日、8月29日)及不同种薯形态(切块、整薯)双因子试验,测定8个不同组合处理对秋马铃薯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播种期、种薯形态最佳优化组合,达到减少烂种、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的目的(图1)。

图1 马铃薯生产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种薯为自繁‘滕育1号’G2代种薯。整薯播种处理挑选30~40 g大小种薯,切块播种处理是将种薯切成30~40 g大小切块。

试验设计

处理A的四个播种期为A1:8月6日,A2:8月12日,A3:8月18日,A4:8月29日;处理B的种薯两种形态,B1:整薯,B2:切块。双因子组合处理8个,即A1B1、A2B1、A3B1、A4B1、A1B2、A2B2、A3B2、A4B2,见表1。

表1 播期、种薯形态双因子试验组合表

试验地块垄为南北走向,随机排列,重复3次,共24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5垄,垄长4 m,垄距80 cm,小区面积16 m2;小区间间隔80 cm,试验面积384 m2。垄距80 cm,株距16 cm,密度5210株/667 m2。

试验在威海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地面平整。土壤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有机质40.3 g/kg、水解性氮166 mg/kg、有效磷62.7 mg/kg、速效钾156 mg/kg、pH为4.03。

栽培管理

前茬作物为小麦,收获后秸秆还田。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400 kg、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6-10-21)100 kg,旋耕翻入土中,深耕深30 cm。种薯播种前两周,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50%醚菌酯2500倍+赤霉素15 mg/L混合药剂浸种10 min催芽,切块种薯于播种前一天切块。切块用混合药粉拌种(滑石粉50 kg+甲基托布津1 kg+农用链霉素200 g)。播种器播种,高垄栽培,垄高25 cm左右,播种深度15 cm,播种后喷施除草剂异丙甲草胺20 g/667m2。封垄前培土1次,喷施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5%阿维菌素2500倍2次防治蚜虫、斜纹夜蛾等害虫,68%银法利600倍、50%醚菌酯2500倍各1次防治晚疫病。期间滴灌浇水4次。11月4日收获。

数据调查与处理

调查时收获中间3垄,调查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收获期、出苗率、实收株数、株高、主茎数、蔓重、商品薯产量、小薯产量。调查数据采用SAS统计方法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出苗率体现了出苗的整齐度。出苗率越高,说明出苗越整齐,浸种催芽的效果越好。同播期下,出苗天数短,从出苗到收获过程的生育期就长。出苗至收获的生育期长,马铃薯块茎就可以有较长的膨大时间。A1B2出苗率最高100%、出苗天数用时20天(仅次于A4B2出苗天数18天)、生育期最长达到70天,表现最为优异;其次是A2B2和A3B2,A2B2出苗率100%、出苗天数26天、生育期58天;A3B2出苗率100%、出苗天数21天、生育期57天。

表2 不同处理组合生育期比较表

不同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主茎数

A4B2主茎数最高为186个,其次为A3B2,主茎数为181个A1B1最少为46个。A4B2、A3B2主茎数多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3)。即8月18日切块播种、8月29日切块播种主茎数多。

表3 不同处理植株性状比较表

蔓重

A1B2、A4B2蔓重最重为7.5 kg,以下依次为A2B2为7.3 kg、A4B1为6.5 kg、A1B1为6.5 kg、A3B2为6.4 kg,A3B1、A2B1蔓重最轻为5.9 kg,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3)。

株高

A1B2株高最高为55.0 cm,以下依次为A1B1为41.6 cm、A2B2为39.7 cm、A2B1为36.5 cm、A3B2为35.8 cm、A3B1为31.9 cm、A4B2为30.8 cm、A4B1为21.9 cm。A1B2株高最高,与其余处理形成显著差异(表3),即8月6日切块播种,生育期长,株高高。

不同处理对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产量

由表4可以看出,A1B2产量最高为2062.6 kg/667 m2,其次为A2B2,产量为1840.4 kg/667 m2,再次为A3B2,产量为1604.2 kg/667 m2。A1B2、A2B2、A3B2产量高且差异不显著,即8月6日切块播种、8月12日切块播种、8月18日切块播种,产量高。三个处理出苗率都是100%、生育期长,所以能形成高产量。

表4 不同处理产量和商品薯率比较表

商品薯率

A1B1商品薯率最高为72.9%,其次为A2B1,商品薯率为68.4%,再次为A1B2,商品薯率为65.2%;位次第四为A2B2,商品薯率为62.5%。A1B1、A2B1、A1B2、A2B2商品薯率高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即8月6日整薯播种、8月12日整薯播种、8月6日切块播种、8月12日切块播种商品薯率高。由此得出,无论是切块播种还是整薯播种,生育期决定了商品薯率,生育期长,薯块生长期长,薯块重,商品薯率高。

总结

综上所述,生育期和出苗率决定了秋马铃薯植株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所以保证尽早出苗且出苗整齐是关键。切块处理比整薯处理生育期长、出苗率高、株高高、蔓重、产量高、商品薯率高。在切块处理条件下,播期越早,性状表现越优异。通过对产量和商品薯综合考虑,A1B2、A2B2表现优异,且与其它处理形成显著差异,是最优处理。即8月6日切块播种、8月12日切块播种,产量和商品薯率表现优异。因此8月6~12日播种且种薯为切块处理,均能获得较高产量和较高商品薯率。

往年秋马铃薯播种期温度高、湿度大,切块播种易发生烂种导致出苗不齐。与往年不同,试验年份秋马铃薯播种期间,温度低、雨水少,切块种薯不易烂种,所以切块处理各个性状表现优异。高温高湿是引起秋马铃薯田间烂种缺苗的主要原因,烂种缺苗是造成秋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原因。如果遇到8月份高温多雨年份,切块种薯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推迟播种,以免播种后高温高湿引起烂种。

猜你喜欢
薯率切块出苗率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郸城县脱毒甘薯一穴多株栽培试验研究
比萨切块
不同杀秧方式对冀张薯8 号产量和耐储性的影响
不同品种脱毒马铃薯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土壤含水率对山西主要阔叶树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