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用于西咪替丁片含量及溶出度的测定研究

2022-08-16 09:38傅小红张思甜
云南化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溶出度药典

傅小红,姜 伟,万 婷,张思甜

(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西咪替丁是一类强效H2-受体拮抗剂, 主要通过同时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而达到治疗疗效[1]。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应激性胃溃疡[2]、十二指肠溃疡[3]、上消化道出血[4]等疾病。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西咪替丁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雄性激素增多、病毒感染,以及癌症治疗等方面有治疗疗效[5-7]。西咪替丁的制剂类型主要有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制剂以及口服混悬剂。其中,西咪替丁片是西咪替丁最常用的剂型,在中国西咪替丁片现有生产企业319家,涉及批准文号328个。

含量是药品质量控制中最关键性的项目之一。含量的测定是生产企业把控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含量是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疗效的基础。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准确评估药品质量具有非凡意义。药物进入人体,从制剂内释放出并溶解于体液是被吸收的前提,药物会因工艺及制剂配方不同而致药物溶出度有很大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疗效。溶出度测定法则是体外模拟药物释放过程、评价样品质量、判断药物疗效的有效研究手段,是对固体制剂功能性及药效评价的重要参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二部[8]及之前的国内药典版本都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吸收系数法)来测定西咪替丁片的含量及溶出度。相对于双波长紫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由于紫外吸收系数法方法干扰大,准确度低,很难对溶出量进行准确控制,不利于样品含量及溶出度的准确评价。故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药典、美国药典[9]、欧洲药典[10]方法,比较原研药含量测定方法,对西咪替丁片含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验证,进一步准确地反映药品的含量。此外,本研究还将建立的HPLC法用于西咪替丁片样品的含量及溶出度的测定,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西咪替丁片紫外吸收系数法所测得的含量、溶出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西咪替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药品与试剂

己烷磺酸钠(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乙醇(色谱纯,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盐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西咪替丁对照品(100158-201406,9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水均为纯净水。此次研究共抽取19批次西咪替丁片,来源于19个厂家。

19个厂家涉及的辅料成分总共有17种,分别为:淀粉、预胶化淀粉、玉米淀粉、蔗糖、糊精、微晶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滑石粉、聚山梨酯80、聚维酮K30、二氧化硅、乙醇、亮蓝(均由研究的19个厂家提供)。

1.2 仪器

708-DS溶出试验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Sartorius BT 25S 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ME204E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Q-5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HZ-92A气浴恒温振荡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TC-C18(φ4.6 mm×250 mm, 5 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300∶700)(每 1000 mL 中含 0.3 mL 磷酸和 0.94 g 己烷磺酸钠);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

1.4 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西咪替丁对照品约 10 mg,置于 100 mL 量瓶中,加3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 0.1 mg/mL 的溶液,即为含量对照品溶液。取含辅料种类较多的企业⑤所生产的西咪替丁片50片,研细,精密称取约相当于 0.1 g 西咪替丁的样品细粉,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30%甲醇超声 15 min 使溶解,用3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5 mL,置于 50 mL 容量瓶中,加3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 0.1 mg/mL 的溶液,即得含量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西咪替丁对照品约 11 mg,置于 100 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0.9→1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取 3 mL 置 100 mL 容量瓶中,用盐酸溶液(0.9→1000)稀释至刻度,作为溶出度对照品溶液。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西咪替丁片溶出度测定法进行测定,取本品6片,以盐酸溶液(0.9→1000)900 mL 为溶出介质,转速为 100 r/min,依法操作。经 15 min,取溶液约 10 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3 mL,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同一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作为溶出度供试品溶液。

取17种辅料,均称取 10 mg,置于同一100 mL 的量瓶中;加30%甲醇 10 mL 超声使溶解,再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辅料空白溶液。

2 结果与讨论

2.1 波长的选择

取西咪替丁含量对照品溶液,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西咪替丁在200~400 nm 波长处进行波长扫描,测得西咪替丁在 22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如图1。因此含量测定方法选择 220 nm 为检测波长。

图1 西咪替丁紫外光谱图

2.2 专属性试验

精密量取辅料空白溶液、含量供试品溶液,按1.3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所得色谱图如图2、图3所示。结果显示,辅料峰均在保留时间 5 min 之前,且峰面积很小,与西咪替丁色谱图对比分析表明辅料组成对供试品溶含量的测定不产生干扰,符合专属性的要求。

图2 辅料空白色谱图

2.3 流动相的选择

本次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的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20∶80) (每 1000 mL 中含 0.3 mL 磷酸)、甲醇-水(体积比25∶75) (每 1000 mL 中含 0.3 mL 磷酸和 0.94 g 己烷磺酸钠)、甲醇-水(体积比30∶70) (每 1000 mL 中含 0.3 mL 磷酸和 0.94 g 己烷磺酸钠) 、甲醇-水(体积比35∶65) (每 1000 mL 中含 0.3 mL 磷酸和 0.94 g 己烷磺酸钠)。结果显示,流动相以甲醇-水(体积比30∶70) (每 1000 mL 中含 0.3 mL 磷酸和 0.94 g 己烷磺酸钠)所得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适宜,所得色谱峰峰形对称尖锐、理论塔板高且达到基线分离。故被选为本方法的流动相,所得色谱图如图3所示。

图3 西咪替丁片供试品溶液色谱图

2.4 不同提取溶剂的比较

在供试品的提取试验中,我们进行了以下3种溶剂的比较:甲醇、乙醇、30%甲醇,结果表明3种溶剂中甲醇、乙醇提取的色谱峰分裂,溶剂30%甲醇提取所得色谱峰峰形尖锐、对称,达到基线分离。因此选择30%甲醇作为供试品提取溶剂,所得色谱图如图3所示。

2.5 不同提取方法和时间的比较

取50片样品(厂家⑤)研细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西咪替丁 0.1 g),精密称定,分别置于24个 100 mL 容量瓶中。均加30%甲醇,分别取3份样品超声10、15、20、30 min、振摇10、15、20、30 min,按含量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样品溶液,按照含量方法测定,以峰面积除以称样量的比值(A/m)计算,结果详见表1。由表1可知,各超声、振摇时间所得A/m比值相近。考虑到提取时间及溶出率,选择超声 15 min 作为提取时间。

表1 超声、振摇处理试验结果

2.6 重复性与稳定性试验

按照含量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6份样品溶液,按含量方法分别测定含量,所得相对偏差为0.4%,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取含量供试品溶液,按含量测定方法,分别于制备后0、2、4、6、8、10、12、24 h 测定,所得相对偏差为0.1%,结果表明西咪替丁样品溶液在 24 h 内稳定。

2.7 方法的线性范围

精密称定西咪替丁对照品,分别制成含西咪替丁22.73、56.84、113.67、170.51、227.34、284.18、341.01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按照方法测定,以西咪替丁对照质量浓度(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y=0.7884x+0.0303,R=1.0000,结果表明西咪替丁在22.73~341.01 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8 与紫外吸收系数法的比较

按所建立的HPLC实验方法,对抽取的19个厂家的样品分别按1.4溶液的制备制备出含量及溶出度的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分析,测定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西咪替丁片含量、溶出度测定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HPLC法与UV法测定含量、溶出度的比较

从表2中可知,HPLC法测定的含量与中国药典中紫外吸收系数法所得数据相比,HPLC法所得的19个厂家的含量均值为97.6%,而UV法所得的均值为99.2%;HPLC法测定的溶出度与中国药典中紫外吸收系数法所得数据相比,HPLC法所得的19个厂家的含量均值为91.2%,而UV法所得的均值为94.5%;HPLC法测定的样品含量、溶出度普遍比中国药典中紫外吸收系数法所得的值低1%~4%。由此可知,HPLC法测定所得的含量与溶出度均要比紫外吸收系数法测得的偏低,提示辅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西咪替丁片所采用的 218 nm 波长下可能有干扰吸收,导致不同生产企业因辅料成份差异,使得厂家紫外吸收系数法测定数据偏高。特别是,样品②中的HPLC法测出的溶出量只有66%,远低于国内药典所规定的溶出度限度,而紫外吸收系数法测定数据则高达86%,对样品检验结果判断产生影响。

3 结语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西咪替丁片的含量及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且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简单高效等优点。研究将所建立的实验方法用于19个厂家样品含量及溶出度的测定,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由于辅料干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西咪替丁片紫外吸收系数法所测得含量及溶出度值整体偏高,方法专属性差、准确度低,不利于含量及溶出度的控制,增加了企业质量风险。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方法更适用于西咪替丁片含量及溶出度的测定,为西咪替丁片检验标准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对提升我国用药的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溶出度药典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穿山甲药典除名
2017年版《英国药典》概述及启示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片剂生产中溶出度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