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2022-08-16 10:13侯晓梅郇长坤
云南化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湛江市临港湛江

侯晓梅,刘 亮,郇长坤

(1.广东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2.广东海洋大学 校长办公室,广东 湛江 524088)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湛江已经成为全球竞相投资的热点,其石化产业发展迅速,并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石化产业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集聚性强。综合一体化的大炼化产业链往往更有竞争力。如美国的石化项目多集中在墨西哥湾地区。除此之外,世界大规模石化产业往往集聚在港口附近。因此,形成规模化的临港石化产业,对于提高湛江石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1826年杜能开创了区位理论,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用于解释聚集经济现象,被誉为边际主义创始人[1]。受杜能区位理论的启发,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开始从经济学角度关注产业集聚这一问题,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工业能够发展地区性集聚的原因与自然条件、宫廷庇护和收益等相关,并首次提出“外部性经济”概念,指出地方化工业产生的外部性经济包括技术溢出、投入共享和劳动力市场等效应[2]。1909年,德国学者韦伯发表《工业区位论》,通过分析区位因素,发现产业间的关联能够形成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并作用于工业区位的选择[3]。克鲁格曼于1991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的“中心—外围”模型,进一步将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性概括为劳动力市场共享、获得中间投入品和技术溢出效应[4]。近年来,我国学者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政策、外资引入等多个视角对产业集聚进行研究[5-8]。

根据相关理论基础,对于湛江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发展进行分析的文章较少。结合石化产业特点,本文从区位条件、规模经济、外商投资、政策支撑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湛江市临港石化产业的集聚机理,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为湛江市石化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提供参考。

1 湛江市石化产业发展概况

当前,湛江市正在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发展极。作为湛江经济重要发展极和大工业主战场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力推动中科炼化项目如期建成投产的同时努力把石化园区打造成世界级一流高端园区,加快建设世界级临港产业基地,更好地承接中科炼化、巴斯夫基地两个投资超百亿项目的磁场效应,培育壮大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湛江市石化产业发展情况良好,2020年湛江市石化产业产值总计3276040万元,2019—2020年石化产业部分产品产量如表1所示。

表1 2019—2020年湛江市主要石化产品产量

2 湛江市临港石化产业集聚机理

2.1 区位条件:显著的港口优势

石化业作为重化工业,具有明显的“大出大进”特征,港口具有的便利交通就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荷兰鹿特丹、新加坡和日本等世界性的临港石化产业的先验性经验证明,石化产业若临港发展,能够将港口纳入生产线组成部分,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在港口方面,湛江拥有显著的天然优势。

广东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以前,其石化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地位不突出。在改革开放以后,广东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窗口,积极利用其沿海的区位优势,以南海为依托,引进外资,改进技术,构筑起沿海高起点的石化产业基地,跃居于全国石化产业领先省份。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东濒南海,西邻北部湾,区位重要,所辖五县四区均面向海洋,海岸线长是荷兰鹿特丹海岸线长度的3倍,海岸线系数为0.16,具有建设大港的天然优势。湛江港于1956年开港,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深水海港,几十年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大陆沿海的主要港口之一。此外,湛江港还具有多重身份,包括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体港、“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支点港口、中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和中国南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的主要流通中心等。

湛江港目前拥有30万吨级航道,2021年7月,40万吨级航道试运行,是华南沿海地区通航条件和原油、铁矿石接卸条件最好的港口。据湛江港官网介绍,湛江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5个,其中拥有1个40万吨级散货码头,2个30万吨级油码头,1个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1个15万吨级煤炭码头和2个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达1.01亿吨。2020年,湛江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完成1100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2万标准箱,刷新年度历史纪录,跃上1.1亿吨台阶,为湛江发展临港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便利。

2.2 规模经济:抱团集中发展

湛江同时拥有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一体化、廉江清洁能源四个投资超百亿美元重大临港产业项目,未来将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的集聚基地。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和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为双重动力,在东海岛规划了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区,更好地承接中科炼化和巴斯夫项目辐射带动,加速石化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发展以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为上游依托,同时引进石化产业类项目多个,包括中石化、巴斯夫、法液空、茂华实华、利柏特等知名石化企业,起到拉伸产业链的作用,逐步形成以石油开采—石油炼化—精细化工全产业链,打造石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精细化工与新材料产业园,构建石油化工全产业链石化生产制造体系和智慧生产服务体系。

2.3 招商引资:强劲的资金支持

招商引资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多年来,外资石化企业向中国投资建厂的热情一直较高,为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跨行政区投资也为各地石化企业带来新的契机。近些年,我国石化产业相关政策规制持续松扣,外资引进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松绑。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271家,占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类企业总数的4.7%;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利用外商投资额已达到899亿美元,累计利用各类投资额达到了3157亿美元。从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获悉,湛江市围绕石化、造纸、钢铁上下游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2021年1至7月全市签约(合同、协议)项目113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3个:工业气体供应全球第一的法液空、化工行业全球第二的陶氏化学、危废处理行业全球第一的威立雅;工业项目77个(钢铁、石化、造纸产业链项目24个),重点对接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一汽集团、陶氏化学、中谷集团、威立雅、法液空等,总投资396.11亿元。

2.4 政策支撑: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五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将为广东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政策红利和市场带动。湛江依港而建、因海而兴,一直以来把推动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确立到“三大三化”发展理念的提出,湛江推进工业提速发展、打造制造业强市的步伐从未停止。近年来,湛江正高效推动建设广东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绿色石化、先进材料、汽车及装备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和《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都对湛江临港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政策支持。具体来说,在相关文件中,湛江获得现代港口城市、重化产业基地等定位,与该定位配套的措施包括加快建设湛江炼化一体化基地,与惠州、茂名和揭阳形成规模化石化产业整体布局,推动全省石化产业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具体到湛江的情况,文件要求按照规范化、集聚化、循环化、智能化标准建设湛江东海岛石化基地,以大项目托底,形成较为全面的产业链条,综合发展基础化工材料、清洁油品、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等相关产品。根据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信息,广东省拟建设广东湛江临港大型工业园,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重新打造规模和质量都显著提升的湛江大工业,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900亿元,初步形成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助力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长期来看,到2035年,建成全省最大、主导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园,园区工业总产值跃上万亿元台阶。

3 湛江临港石化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建议

3.1 贯彻循环发展理念

“循环发展,生态建市”是湛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理念。在临港石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时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一是帮助企业树立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提高其思想站位。二是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绿色循环石化产业相关标准,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生产提供依据。三是实行谁管理、谁负责,增强相关部门责任感。

3.2 坚持重大项目引领

一般来讲,产业集聚发展都需要有主导核心主体的带动,进而各主体才能在不断的创新、竞争与模仿中进步,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起到主导作用的主体必须是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在经验、资金、科技、人力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对产业发展能够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湛江已引进多个重大项目,效果明显,应继续坚持引进国内外重大项目,实现以大带小,集体发展的目的。

3.3 重视园区规划建设

重大工业具有显著的运输指向性特征,减少装卸次数,缩短运输距离,是临港工业布局的重要原则,港口成为其发展的便利优势。发展临港大工业,实现其集聚发展,需要园区大平台的强力支撑。基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湛江市已在城区南部规划面积约620平方公里的临港大型工业园区。下一步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依托湛江港深水良港优势,加快园区建设速度,积极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发挥示范作用,形成重大工业临港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

3.4 加强先进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临港产业的集聚是一种特殊的集聚模式,单纯的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无法满足临港产业的需要,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产业飞跃[9]。多个重大项目落地湛江可以在短时间内集聚大批高端人才和科技资源,成为湛江临港石化产业发展的底气所在。应抓住契机,完善创新体系、强化高端化发展,支持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和中高端产品改造扩能项目,加快推动湛江临港石化产业的科技化进程。此外,还应重视人才培养,可采用定向培养和学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等模式,不断增强人才效能。

3.5 善于抓住政策机遇

政策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政策走向,使湛江市临港石化产业发展与国家以及广东省的发展重点保持一致,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要积极落实政策,政策目标最终还是要通过政策执行来实现,政府和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积极配合,避免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的出现,使政策能够对产业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湛江市临港湛江
漫步湛江
上海临港的海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