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太湖2号”温棚早繁试验

2022-08-16 10:10龚叶平马庆男
科学养鱼 2022年7期
关键词:温棚青虾昆山市

龚叶平,蒋 明,马庆男

(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昆山 215200)

青虾是昆山市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青虾种质的退化,严重影响了青虾的规格和产量。所以进行青虾种质的提纯复壮、引进新品种、开展新品种的养殖及繁育试验势在必行。从2019 年开始,依托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昆山市积极开展青虾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近三年共引进新品种青虾“太湖2 号”种虾2 300 千克。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规格大、抗病力强,深受养殖户欢迎。

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户收益,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积极探索青虾温棚早繁新模式,利用温室大棚早期温度高且稳定的优势,促进种虾早繁育、早培育,进而早上市。历经两年试验探索,2021年温棚早繁工作开展顺利:4月种虾批量抱卵,5月孵化,6月捕苗外池养殖,7月上市销售。2021 年7 月22 日,试验基地昆山市澄湖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养殖的虾苗和商品虾同时拉“第一网”,在外池培育虾苗捕捞上市的同时,温棚早繁的虾苗已长成400 尾/千克的商品虾,此时市场上还没有上市青虾,塘口价格高达140 元/千克。比常规养殖青虾上市时间至少提早1 个月有余,同时也弥补了本地青虾市场的空档期。通过早上市、早销售,使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生产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育苗池塘条件及准备

1.试验基地大棚基础情况

大棚采用圆拱形屋顶,温室框架单跨度16 米双圆顶,开间4 米,拱杆间距1 米,肩高1.5 米,顶高3米,骨架采用热镀锌低碳钢材,温棚顶部和四周采用0.15 毫米PEP 利得膜覆盖,四周采用涡轮式手动卷膜器控制通风。整体按风力10 级标准、积雪15 厘米标准荷载和每小时120 毫米最大排水量建设。1 号大棚2 024 米2(约3 亩),2 号大棚2 232米2(约3.3亩)。

2.池塘准备

池塘在2020年12月18日干塘,清除塘底水草及杂物,12 月20 日注水40 厘米,使用含氯30%漂白粉50 千克/亩消毒,5 天后进行伊乐藻移栽和放置虾巢;12月27日加注新水至80厘米水深,使用“碧水安”解毒,隔天开始使用“益藻膏”5千克/亩进行肥水,2021年1月14日再追肥1次。

3.水草种植与虾巢设置

2020 年12 月25 日在离塘边1 米外移栽伊乐藻,栽植面积在30%左右,沿南北两边长岸以条带状种植,每条3 穴,行距4 米,株距0.8 米,种完之后使用“长根粒粒肥”。离岸4 米左右放置虾巢,间距4米设置1个,平均每亩放置10个左右。

二、亲虾放养

亲本直接温室育苗池培育,2021 年1 月18 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宜兴大浦基地引进100千克新品种青虾“太湖2号”种虾进行放养,规格为1 400 尾/千克,1 号大棚3 亩池塘放亲本50千克、亩均16.7千克;2号大棚3.3亩池塘放亲本50 千克、亩均15.2 千克。放养前1 小时全池泼洒VC抗应激,并开启增氧机,待种虾服塘后关闭。第二天再全池泼洒1次VC。

三、亲本强化培育及苗种繁育

1.水质调控

前期以肥水为主,1-3 月根据水色使用肥水膏2.5 千克/亩,5~7 天1 次;15 天左右加注1 次新水,保证水位稳定。3 月下旬开始大棚保温,10 天使用肥水膏1 次;5~7 天泼洒EM 菌和乳酸菌1 次,保证水质清爽。4 月开始,大棚水体蒸发量变大,7 天左右加注新水,每次添加10 厘米左右,水位逐渐加深至1米。

2.投饲管理

亲本强化阶段从3月开始投喂,主要投喂蛋白质水平40%的优质青虾全价配合饲料。4 月中下旬温室大棚育苗池出现溞状幼体后,泼洒豆浆培育适口饵料,豆浆量根据水体肥度、天气情况等来进行调节,一般每天每亩用1.5千克黄豆,早晚各投喂1 次。5 月10 日左右开始投喂0 号青虾料,豆浆每3天投喂1次。5月底全部以0号青虾粉料为主投喂。

3.水草管理

池塘以伊乐藻种植为主,前期1-3 月温度低,使用“长根粒粒肥”保障水草根部活力和EM菌剂保持水草叶面清洁,每15天1次。4月为大棚中伊乐藻快速生长期,每10 天左右进行1 次追肥,促进根系发育和水草生长;5 月之后光照充足,大棚温度高,控制水位,保持伊乐藻高度在水面15厘米以下。

4.溶氧管理

两个温室大棚共6.3 亩,共用1 台2.2 千瓦微孔增氧机,另外各配置1 台1.5 千瓦叶轮式增氧机。4月出苗后白天以叶轮式增氧机为主,晚上以微孔增氧机为主。

5.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调控水质、合理投饵、强化管理等方面着手,严防虾病的发生与蔓延。1月28日,进行放苗后杀菌消毒,每亩使用复合碘150 毫升。亲本强化在1-3 月,每15~20 天全池泼洒巨能离子钙,5 月开始,每5~7天泼洒1次巨能离子钙。

四、繁育养殖试验结果

6月16日开始进行温室大棚虾苗捕捞,共捕捞245千克,规格6 000尾/千克。虾苗放养外池进行成虾养殖,7月22日开始起捕商品虾上市,平均规格在400 尾/千克,比正常成虾养殖至少提早1 个月上市。

五、讨论分析

该早繁试验从2020 年开始在昆山市澄湖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进行,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正常土池青虾育苗提前1个月的出苗和上市时间。但是育苗过程中需要配备温室大棚,孵化阶段也需要在大棚中完成,提前将抱卵虾分塘到外池繁苗,由于5月天气仍然多变,分塘的抱卵虾要在连续7天晴好天气的情况下孵化成功率才较高。

1.提早抱卵、提早孵化、提早上市

通过温室大棚增加积温的方式让亲本提前性成熟,从而将抱卵、孵化和秋虾养殖时间都提前1个月左右,正好处在市面上成虾缺少、价格较高的阶段,可帮助养殖户获得好的价格。

2.日照大棚保温缺点

3月前昆山地区早晚温差仍然较大,2020年试验时,1-3 月通过大棚保温,积温满足了亲本性成熟温度需求,3月就开始出现抱卵虾,但是雄虾交配后出现死亡。白天光照强,大棚温度满足了孵化要求,但是受早晚温差变化大的因素影响,受精卵破膜后,溞状幼体不能变态成虾苗存活下来。2021 年通过改进,从1 月放苗开始至3 月中旬,大棚四周打开,降低前期温度,减缓亲本性成熟时间,3 月下旬开始进行保温,通过1 个月左右的升温,使亲本集中抱卵。

3.虾苗性早熟

大棚繁育的虾苗在2厘米左右时就有数量不等的雌虾又开始抱卵,影响虾苗个体生长。

4.繁苗产量偏低

昼夜温差大引起应激反应、积温高性成熟早等原因使得繁苗产量低于一般土池繁育。

六、建议

大棚可以增加温控措施,降低白天温度,使得昼夜温差不过于剧烈,探索出既能保证溞状幼体变态成功、又能减缓幼苗早熟的适宜温度。增加VC等抗应激药物的使用,减少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温棚青虾昆山市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两块矿石
凌绝顶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活动掠影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稻田养殖小龙虾 冬季温棚育苗技术
曹永华
爱美的小青虾
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