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防渗及加固技术的应用

2022-08-18 06:31严维
东北水利水电 2022年8期
关键词:坝体渗流堤坝

严维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兰州 730021)

0 引言

堤坝是一种相当不透水的水力结构,在其上游建立一个水库用来满足基于蓄水量要求的各种目的[1]。蓄水的目的可能包括灌溉、水力发电、供水、防洪、航行、捕鱼和娱乐。根据目的的不同,堤坝可分为单用途堤坝和多用途堤坝。历史上堤坝的倒塌一直发生在世界各地,堤坝的毁坏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这些问题需要同时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加固措施来解决。堤坝的溃坝现象可大致分为三类:承载水力压力受损、结构破坏和渗漏。据统计,35%的堤坝因水力破坏,20%的堤坝因结构破坏,38%的堤坝因渗漏被破坏,7%的堤坝因其他原因而毁坏[2]。渗流是堤坝破坏的最主要部分,因此,需要通过相关的调研和研究对该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水力压力破坏(由于超载、海浪侵蚀、降雨侵蚀等)及结构破坏(由于边坡滑动、动物挖洞、地震等自然情况居多),这些主要是外部故障,可以通过肉眼或者外部探伤设备检测到,并能通过外部修复或加固的方式增强坝体的稳定性。相反,渗漏发生是由于缺乏监测和仪器检测坝体外部及内部结构,需要更为精细的设备对内部结构和细小的损伤进行探查。在大多数堤坝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缺陷,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危险水库治理工程中,大多是处理地质缺陷引起的坝基渗漏[3]。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坝是工程建设的重点部分,施工环节的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产生损坏。如水利工程受到水冲刷的影响而局部受损,渗漏会直接降低堤坝结构的安全性和运行效果,而坝基渗漏主要是由于技术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由于结构材料缺乏密封性,增加了泄漏的可能性[4]。

堤坝的渗流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来控制,渗漏问题也可以依据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水库坝泄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出口梯度、孔隙水压力、渗透速度和侵润线暴露则影响了水库和堤防坝的物理稳定性[5]。现有的文献已经对具体的防渗措施进行了几项研究,以证明其适用性。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研究它们允许的尺寸、形状、位置及用更好性能的材料。

1 渗透问题与参数分析

1.1 堤坝渗漏现象

堤坝渗流和渗流控制是堤坝设计和施工十分重要的方面。堤坝中的渗流被定义为水通过地基或基建下方的路堤时,从堤坝的上游一侧流向下游一侧的情况[6],渗流问题最常见于土堤坝,这将直接影响路堤的稳定性,由于孔隙水压升高导致的边坡脱落,并造成内部侵蚀,会进一步导致水流渗透。若未能防止堤坝渗漏会导致堤坝滑坡及坝体崩塌。

1.2 堤坝渗漏的原因

堤坝的渗漏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材质,如可塑性、坡型梯度、压实程度等。黏土的可塑性指数小于15 会导致坝体对于水流的冲击十分脆弱,材质不良的土壤通常表现出较低的防渗性。此外,不良的设计操作将导致堤坝水流的渗出,从而排放到下游一侧,造成经济损失,如图1,水流沿着浸润线渗出。

图1 堤坝故障

1.3 堤坝渗流分析

如何评估堤坝的防止渗透能力,对于灾难预防十分重要。首先需要进行堤坝渗流分析,分析堤坝线、坝内或地基内的孔隙压力值、坝下游面的出口梯度及可能通过坝横截面的渗流量。渗流分析既是用于评估各种防渗方法的有效方法,还可以为特殊的堤坝设计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在大多数情况下,渗流分析是通过各种分析方法(例如Dupuit方法,和共形映射法)、实验方法(如渗透罐)、数值方法(有限元分析,有限差分模型)完成的。因为数值方法易于分析,且所需时间更少,现有的渗流分析中通常用此方法,而非决定控制方法的实验。

1.3.1 流网

流网是水在土壤中运动的图形表示,用于分析上升水压和渗流量。流网由流线和等电位线组成,用拉普拉斯方程的图形表示,见图2。

图2 流网图

从图2 可以看出,浸润线(顶部抛物线)在堤坝下游斜坡处的A 点相遇。在线下方,斜率饱和,水流淌。在此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1)高测压压力可在下游斜坡上形成,随后导致斜坡的稳定性降低;2)它会导致高渗流,然后导致内部侵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堤坝底部引入了排水系统,减小水量的聚集。

1.3.2 浸润线

浸润线是渗透水流表面与堤坝横断面的交线[7]。其以下土体处于饱和状态,颗粒重量为有效重量,同时受渗流水的渗透力作用,故坝体内浸润线位置的高低及形状对坝体的应力、土料的抗剪强度、坝坡稳定及土料的渗透稳定性影响较大。其位置的确定是堤坝渗流分析及稳定分析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降低浸润线的位置也是实际工程中的研究课题。

1.4 堤坝渗漏引起的问题

堤坝中储存的水总是会朝着低压地区的,释放自身压力。因此,水流通过小孔隙、老旧的地层、缝隙块、裂缝、裂层等渗出水的可能更多。这些风险主要存在于堤坝中,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建议在设计阶段采用测量水流压力和渗流流量的仪器。渗漏引起的3 个基本问题如下。

1)管道堵塞。当渗水在通过堤防或地基移出时会携带土壤颗粒,此刻就会造成管道堵塞。当它连续发生时,管道或通道将在土壤团块内形成,并以更高的速率导致大量的水渗流,这可能会导致堤坝崩塌。

2)起伏和边坡不稳定。过度渗流导致地基边坡稳定性降低,有时渗流力在堤坝下游的地基土壤中形成,这将会导致起伏。

3)大量的水分流失。当土壤地层或地基透水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针对管道堵塞、起伏和边坡不稳定等问题,采用稳定性管理后不会给堤坝带来渗漏问题。

2 堤坝的渗流控制措施

排水过滤器是防止渗漏的最佳方法。提供过滤器系统用于排出水,防止管道堵塞和坡型起伏。排水用于降低堤防和地基土壤内部的孔隙水压力。

堤坝采用由细粗物料分级而成的多层排水系统,以防止细小物料从路堤处渗出。堤坝常用的各种排水沟如下文所述。

2.1 岩趾

如图3 所示,在这种布置中,从15.00~20.00 cm不等的石头被放置在堤坝的下游脚趾端,按照不同材料分层,由细砂、粗砂和砾石组成,岩趾的高度通常保持在储层高度的15%~30%之间。

图3 岩趾防止堤坝渗漏

2.2 水平过滤器

如图4 所示,水平过滤器从堤坝的下游延伸到内部,从堤坝的脚趾到中心线的距离为25%~100%。在一般情况下,高度等于堤坝高度的3 倍就足够了。

图4 水平过滤器

2.3 竖井排水管

水平排水是更好地降低浸润线,并在水平方向上构建分层、布设井群、抽汲地下水,以控制地下水位的工程技术措施。水平过滤器针对发生大规模分层情况是有效的。针对大规模分层,垂直过滤器与水平过滤器一起放置,其能有效地分流渗漏水。如图5 所示的设置被称为竖井排水管。

图5 控制堤坝渗漏

2.4 防渗墙

防渗墙是一种修建在松散透水层或土石坝(堰)中起防渗作用的连续墙,由混凝土或钢板桩制成。垂直截断层延伸到不透水基础的深度,如果深度较大,则提供部分阻断(最大深度较小)。

2.5 防止堤坝渗漏的减压井

当通过透水地基浮雕井发生大规模渗漏时采用减压井,用以降低作用在堤坝下游或是坝内覆盖层中的承压水头及渗透压力,以防止发生管涌与流土、沼泽化等现象,是一种井管排渗设施,通常位于堤坝的下游端。

3 堤坝防渗透加固影响因素比较

3.1 比较标准数学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必要的分析。所有情况下,堤坝的尺寸被认为是相同的,并在各自的尺度中进行分析。其中坝面倾角为30.96°,上下游面垂直,比例为10∶6。对所有模型也考虑了相同的斜率。所有的分析都考虑了距坝体底部5 m 的恒定水位,并且都在基于渗流的稳定状态下进行的。由顶部的粗砂和底部的细砂组成记为C1F2,由粗砂组成底部和顶部的记为C2F1。

3.2 材料性能

文中,堤坝使用不同元素的材料被认为是饱和状态,忽略了复杂性,没有考虑不饱和条件。文中分析了2 种不同坝体元件所使用的材料,水平过滤器为粗砂和细砂,内黏土芯为黏土,其渗透率系数见表1。

表1 各种材料的渗透率系数m/s

3.3 水平过滤器

过滤器的功能是通过坝体的下游脚趾增强渗水的可控排水能力[8]。从下游坝脚向坝体延伸,距离为堤坝中心到坝脚的25%~100%。在文中,该过滤器有两层,均由具有相同厚度的细砂和粗砂组成。考虑C1F2 和C2F1 条件,进行了分析。经数值分析,发现过滤器对长度(L)、厚度(t)和组合的影响有所不同。

图6 中对渗流特性上的图层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其中C1F2 和C2F1 代表不同的设置,L 为过滤器长度,t 为过滤器厚度。图6(a)描述了水平式过滤器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考虑到长度为9.00 m时,水平过滤器对两种材料组合的孔隙水压力降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当将长度增加到12.00 m时,孔隙水压力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水平过滤器的长度是降低孔隙水压力的控制因素,而不是其厚度。

从图6(b)中可以看到,最大梯度并不依赖于材料的组合,例如粗砂放置在顶部或细砂放置在水平过滤器的顶部的情况。相反,它取决于水平过滤器的尺寸,过滤器厚度增加,最大梯度减小;然而,随着长度的增加,最大梯度增大。随着过滤器的长度和宽度的减少,水的排放也在减少,见图6(c)。而材料交替,即粗砂位于顶部或细砂位于水平过滤器顶部,对排放无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堤坝的排水量,最好采用长宽比小的水平式过滤器。排放速度取决于过滤材料的组合,这从图6(d)中可以明显看出。与相反的组合相比,粗砂放置在顶部、细砂放置在水平过滤器的底部,其出口速度较低。如细砂位于顶部,粗砂位于水平毯过滤器底部。尺度的影响对于水平式过滤器的长度和宽度与流量的趋势相同。

图6 水平过滤器的距离和流量参数之间的关系

3.4 内黏土芯

提供内部黏土岩芯是广泛应用的防渗方法之一[9]。在这种方法中,在坝体内部提供一个比不同外壳材料渗透性低的内部黏土岩芯。对比了相同面积(24.00 m2)的不同形状岩芯的渗透性。考虑的核心形状包括矩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中,45°平行四边形和135°平行四边形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黏土芯的角度为45°和135°。对比结果如图7 所示。内黏土芯呈平行四边形,比另一形提前遇到流动线,倾斜角为45°,但在坝底孔隙水压力未降至0。当使用矩形和梯形的内黏土芯时,孔隙水压力将降至0。所有形状的出口梯度都为0,这是有效的设置。平行四边形的梯度最大,梯形形状的梯度最小。矩形内黏土芯的流量最低,梯形和矩形的排水量之差可以忽略不计。梯形和矩形形状的出口速度完全相同,且均低于两种平行四边形。

图7 不同形状的内黏土芯与流量参数的关系

4 结语

文章从堤坝渗漏现象入手,分析了引起堤坝渗漏的原因,并列举出了针对每种渗漏现象该采用什么样的措施,通过对这些措施的优缺点及防渗性能等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水平过滤器由顶部粗砂层和底部细砂层组成,对提高流动性能效果良好;较大的水平过滤器可以减少孔隙水压力,增加堤坝内的梯度。这一结论,在今后实际工程中,可以帮助设计者快速做出判断,快速选择出适合的堤坝防渗技术。文中只列举了目前工程项目中最常用的防渗加固技术,尚未将所有的堤坝防渗技术纳入其中,有待后续对新的防渗加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坝体渗流堤坝
渗流作用下不良地质段隧道变形研究
雅鲁藏布江流域某机场跑道地下水渗流场分析
坝下深部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复杂地基水闸渗流计算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嗨,朋友
劈裂灌浆在水库土坝中的防渗加固技术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