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截柱整体顶升桥梁施工技术

2022-08-19 03:14车宗原熊本冬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桥梁结构标准

车宗原、熊本冬

(江西省嘉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0)

0 引言

多跨截柱整体顶升技术结构简单、设备先进、易于操作,能够在桥梁顶升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桥梁顶升要求,在该技术应用时需要做好地基稳定性控制,同时做好设备顶升吨位的选择,这样才能满足桥梁项目的施工需求。

1 桥梁顶升技术分析

桥梁工程项目为复杂空间结构,分析其力学模型特点,上部桥跨结构一般会采用合适的支撑结构形式,以保证上部结构可以稳定运行。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结构受力条件只与支撑边界约束条件存在直接的关系,和支撑高度方面并无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桥梁顶升施工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以满足工程的运行标准要求。

根据桥梁顶升施工的技术特点和要求,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临时支座支撑结构形式,在原受力条件的影响之下,设置临时桥跨或者结构体系形式,将其制作为两个支撑结构形式,保证结构的性能合格,提高桥梁运行的安全性。通过使用桥跨支撑,达到规定高度位置,然后升高各个制作,保证其竖向的位置得到提升。结合现场的施工特点和要求,了解桥梁顶升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保证顶升环节原有桥梁受力状态基本稳定,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化。

对于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桥梁结构来说,如梁式结构、钢架桥结构以及拱式结构形式,顶升技术的应用保证支撑约束作用,确保受力条件达到稳定性要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综合分析桥梁顶升技术,以保证桥梁加高、支座更换或者顶升调坡等处理满足项目需求。

2 技术特点

多跨截柱整体顶升施工技术,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钢抱箍的组成结构比较简单,结构受力比较均匀、明确,在运输环节非常方便。第二,顶升设备非常先进。在系统的运行中,主要是通过进口PLC 系统同步顶升施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千斤顶顶升的控制,保证有效控制高度。并且,显示器直接反映工作的数据,对于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实现自动化误差的控制,以保证其运行标准要求。第三,操作比较简单,并且各项数据能够反复多次复制使用,简单易学。

3 顶升施工工艺

3.1 工程概况

某桥梁项目经过长期运行,需要进行扩建施工才能满足当地的交通运行要求。在桥梁施工中,实施引桥顶升施工,保证新旧桥梁可以同时进行顶升施工,新建设的T 梁结构可以完成顶升技术应用。在该次桥梁工程的扩建施工中,选择应用垫石加高或者立柱接长的施工方式。对于顶升高度不超过35cm 的要求,应用垫石加高的方法;如果顶升高度在35cm 以上,需要应用立柱接长的方法。通过对现场综合分析,确定选择应用截柱顶升施工方式。

3.2 施工准备工作

3.2.1 水中施工平台搭设

按照现场设计方案的要求,设置顶升承重桥台脚手架与梁体观测架。除了分析人体活动荷载外,还应该对承载千斤顶支垫钢板转移、临时支架转移、千斤顶油管重量等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受力条件要素,根据需要应用承重桥台脚手架的施工方式,横纵间距控制在0.5m。2 个桥台都要布置脚手架结构,并且设置跳板,用钢丝绑扎固定,并且在现场设置安全网以及警示标志,保证符合工程的安全性。

3.2.2 桥面梁板与台背两侧伸缩缝清理

顶升施工前,进行伸缩缝切割处理。使用切割机将桥面铺装切割两道缝,使切口达到平直度的标准。利用风镐进行凿除作业施工,用人工钎子清理施工,保证端头、台身等位置不会有任何垃圾。梁板端头与台背处于分离的状态,并且通过空压机、电吹风等全面清理干净,达到洁净的标准。对台帽进行凿毛施工,将梁底、台帽顶部的杂质、松散部位全部清除,符合高度的要求,顶升到设计位置,进行台帽的修复处理。

3.2.3 桥面标高和中线观测点布置

顶升施工之前,工作人员对每一片桥面与支座垫石进行布置,对标高以及中线进行检查,各个结构部分的尺寸精度符合要求,没有任何偏移的问题。进行现场施工技术条件分析,保证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各个结构部分都符合规定要求,促进项目效益提升。

3.3 顶升千斤顶的选用和安装

根据桥梁的情况,选择最佳的千斤顶设备,具备液压锁装置,防止管道在施工中出现失压的问题,保证支撑的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顶升部位布置螺旋部件,在顶升到设计位置后,直接拧紧螺帽,保证其符合运行标准要求。在千斤顶安装施工中,保证轴线是垂直的,不能发生倾斜的问题,提高结构的性能。对各个加力点位置加强控制,保证千斤顶或者垫块不会损坏。应用帽(盖)梁的反力基础结构,对于顶部进行找平施工,把千斤顶直接安装到顶面,与边缘至少应该有10cm 的距离,可以组合形成稳定体系,千斤顶与梁板下部都要布置钢垫板,达到找平的效果,符合尺寸精度要求。

3.4 顶升系统、监测设备的调试安装

在顶升结构施工中,利用位移、顶升压力等方法展开全面控制,通过电子传感器收集各项数据信息,对现场项目指导产生积极的作用。顶升施工前,利用合理的方法调节系统,做好现场调控工作,促进系统运行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满足工程技术标准。监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提高现场施工的质量水平有着重要价值,主要是压力传感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等设施。在梁底设置位移传感器,随时掌握和了解位移变化的情况。通过百分表进行控制,保证偏移尺寸满足要求。压力传感器也极为重要,检测确定压力参数,如果超出工艺技术标准要求,应该及时纠正处理,以达到工程的标准要求。

3.5 试顶升

为了充分掌握顶升系统的条件和运行情况,顶升作业前,需要进行试顶升,其高度为5~10mm 左右。在试顶升环节,加强顶升系统检查,了解其运行的效果,分析是否满足安全性标准,消除顶升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接头漏油、油泵压力不足等,还要预防出现非延性变形的问题。试顶升环节需达到千斤顶设计荷载的要求,避免荷载过大而导致结构变形损坏,随时进行桥梁监测,通过分级设置的方法,保证顶升点作用力符合要求,直到梁体能够直接转移到千斤顶表面。此外,在操作环节,现场施工阶段,梁体同步顶升施工,该阶段持荷时间超过5min;卸载后要进行系统控制,了解运行情况,如果有异常的问题,需要分析形成原因,对后续顶升施工处理产生积极作用。

3.6 正式顶升

结合预荷载的要求进行加载与顶升施工,在顶升阶段,通过PLC 系统对实时千斤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做好全面控制,并且在底部设置精度较高的钢垫块结构,避免操作方面的问题。顶升工作完成后,坡度极易出现变化,为了避免出现位移偏差严重的问题,可以在现场设置限位块,保证纵、横向的精度合格。限位装置应用三角牛腿结构形式,采取植筋的方法,将其植入台身块与挡块结构。将桥梁同步顶升到设计的位置,并且加强千斤顶的行程控制,分为多次顶升施工,单次顶升施工15cm 为宜,并且需要塞入钢板以防止发生回落的问题。重复上述步骤,循环、反复多次顶升,直到达到最终的施工标准要求,且顶升速度不超过10mm/min。

3.7 同步实施监控

在每一次顶升施工结束后,计算机显示器直接反映顶升位移、千斤顶压力等参数,以检查是否符合工艺技术标准要求。顶升支架结构承载性能合格,了解板的变化情况,一旦存在任何异常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且开展后续顶升施工。同时,在顶升时应该做好各个作用力的监控,了解千斤顶承载力参数,对后续顶升施工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在顶升环节,实际顶升力与设计顶升力偏差控制在5%以内,如果超出该标准,应该及时停止顶升施工,并且随时做出调整。位移监控也极为重要,利用位移传感器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且利用百分表监控位移参数变化,保证2 个桥台位置的偏差不超过2mm,只要超出该要求,应该及时停止顶升作业。根据偏差的情况,做出改进和调整,消除误差过大的情况。在具体的顶升环节,利用位移传感器随时掌握和了解位移变化的情况,优化与改革各项措施,促进顶升施工质量效果的提升。对顶升的位移情况做好全面控制,确保顶升间距误差不超过2mm;对桥面高程进行监控,在桥台、桥跨部位设置监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台顶竖向误差不超过2mm,如果超出该标准,要及时停止施工。

3.8 临时支撑垫块的放置

在每次顶升施工后,及时塞入钢板与预制垫块结构,确保临时支撑的质量和性能合格。临时支撑面积合格,能够达到承载性能的要求,局部荷载完全符合运行标准。在临时支撑下部的安装施工中,确保和台帽有稳定的连接,上侧与梁体稳定连接,防止发生回落的情况。临时支撑垫块应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的形式,两侧需要预留钢筋材料,确保和相邻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形式。在临时支撑设置中,保证新垫石宽度符合要求,有足够的作业空间,位置精度合格。

3.9 台帽接高

落梁在到达设计位置后,进行台帽接高部位钢筋绑扎、模板设置、浇筑施工,保证钢筋网片符合要求,垫石、台帽组合形成整体结构,并且对顶部凿毛施工,新旧混凝土连接效果符合要求,完全达到工程技术标准。

4 顶升施工的注意事项

4.1 地基持力层要满足承载要求

为了使得整体顶升施工有效进行,反力架基础下部地基持力层满足承载性能标准,变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支架位移符合要求,稳定性达标。

根据桥梁加固施工标准要求,在整体顶升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基持力层。一旦持力层承载性能不合格,在顶升时会导致垮塌事故的发生,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考虑到桥梁加固施工标准的要求,对加固环节严格控制。在整体顶升施工中,地基持力层必须符合承载力标准。根据工程的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展开承载力试验检测,保证基础结构持力层性能达标,完全符合设计方案标准。如果经过检查发现不符合工程标准要求,要及时进行持力层加固施工,达到承载性能标准要求。因此,在顶升环节,要加强持力层承载性能检测,对于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4.2 所用千斤顶吨位要高于设计吨位

在顶升施工中,保证千斤顶额定吨位在设计方案要求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安全系数必须超过2。千斤顶使用前,要及时调试处理,保证顶升行程是相同的,且要设置备用千斤顶装置,使得顶升作业施工连续进行,达到稳定、可靠的要求。

综合分析桥梁加固改造施工标准要求,保证结构部件实际重量超出设计重量要求,顶升环节严格控制。考虑到项目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扩大千斤顶吨位,确保应用的效果满足要求,千斤顶吨位高出设计吨位的要求,有足够的顶升力,不会对工程项目运行产生负面的影响。加强细节方面的设计,千斤顶承载性能符合要求,顶升作业达到标准,消除各种垮塌的问题,达到工程现场施工要求,彻底解决承载性能不合格的情况,为项目施工奠定基础。

4.3 顶升过程注意统一协调

在顶升施工作业中,协调和统一是关键,组织专人进行现场全面监控,随时掌握和了解桥板结构的具体情况。如果存在异常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调控和处理。在现场的施工中,顶升作业阶段,由专人对现场监控和管理,确保桥面和桥板结构的速度、力度统一。防止因为某个部位顶升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导致结构发生断裂损坏的问题。同时,组织专人管理桥板结构的变化情况,如果存在不良情况,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确保能够有效监控桥面和桥板,位移量合格,防止发生位移过快或者过慢变化的情况,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做好统一协调处理,保证各个部位协调施工。与此同时,由专人监控整个施工过程,协调处理各项工作,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控制。

5 结语

多跨截柱整体顶升桥梁施工技术有很高的先进性,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工艺技术水平较高,降低项目成本。在多跨截柱桥梁工程施工中,能够促进施工速度的提升,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对桥梁事业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桥梁结构标准
《史记》类传结构论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永远幸福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党员标准是什么?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