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2022-08-25 07:28陈德平慕东魏燕红陈营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冲压工艺专业

陈德平 慕东 魏燕红 陈营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引言

国家明确指出,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1]。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从而满足其对人才支撑的需求。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可作为机械制造等其他工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同时也是从事该专业的社会学习者继续教育学习的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术;针对实际的产品对象,结合先进的三维造型软件和模拟分析软件,可以自行完成一般复杂程度的冲压件的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按照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职业规范、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等为重点,培养高质量的基层应用人才的指导思想,本文从提高学生主动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组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模具设计人才。

1 新形势下传统教学面临的挑战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工程素养进行培养,对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相对较高,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如下:

1.1 学生主动性方面

目前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时候缺乏大局观和责任感,责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社会使命感,对于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本身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最新政策的关注度不够,少有学生去思考学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意义,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国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在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制定、排样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部件加工等方面不够严谨、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同学还会表现出较低的道德修养。在接下来的高等教育中,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步进行以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时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3]。

1.2 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面,主要以线下讲授为主,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能吸收的部分不得而知,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玩手机,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教学中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不利于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高质量人才。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1.3 评价机制方面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目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考核采用百分制,其内容包括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和考勤成绩。这三部分成绩覆盖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听课状态、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及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反映了教学的过程及结果,评价成绩真实公正,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工程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重在使学生掌握冲压成形工艺原理、各种模具结构的运动原理和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冲压模具的工艺分析和结构设计的能力。现有的考核方式更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原理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能力的考核,从而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现状。因此,目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课程改革策略

2.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目标应该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着力于构建价值引导、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思政,挖掘凝练课程中思政元素,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技术过硬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以热冲压成形技术的教学内容为例,讲述“大众汽车、通用汽车”2019年中保研偏置碰撞翻车事件,通过讲解国外本土汽车碰撞为何多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国内采用同样的碰撞标准却很多不合格。了解我国在高强度钢板上的热冲压成形工艺普遍落后状态,导向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不要看着产业蓬勃发展就以为我们其实很强大,而要透过产业底层的技术、关键核心部件找出我们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产生国家忧患意识,承担民族复兴使命[2-3]。

2.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进

2.2.1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课程体系建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教学是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产教融合为纽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来开发建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创建产教融合学习情境。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冲压工艺与模具技术发展、企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和理论知识研究能力的培养互为补充,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根据课程建设理念,在模具专业人才分析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中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基于工作任务的分析确立每项工作任务中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内容,将所有工作任务分析和构建出该课程的内容。以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的要求构成学习模块,以“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设计学习内容。每一单元为一章,每一节设计为相对应知识点。打造出以工作任务的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内容,落实学中做,做中学。

图1 教学载体贯穿整个课程内容

2.2.2 线上 + 线下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采用课堂授课结合线上慕课的形式[4-5]。在课堂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源,主要是将教学由二维为主向三维教学转变,三维教学模型纳入课程资源库形成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辅助学生进行理解模具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开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化教学法,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向学生灌输了复杂的知识,更传授了解决实际模具设计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

根据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以线下教学中实际使用的冲压件为载体,开通多维度线上教学方式+线下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利用线上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将习题练习、真实的案例分析、授课PPT,生产加工在视频以及模具使用工况等上传至网络,多维度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不仅在能够实现工程在线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在线下上课之前,学生利用MOOC网络平台上的各种录课视频、动画、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及课程难点。教师在授课前可收集学生们的反馈的难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慕课平台线上教学可以更好地辅助线下课堂教学并实现在线讨论,将现在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进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通过网络与教师互动,提高了学习热情,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最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利用慕课平台随时浏览三维教学模型、巩固复习上课未完全吸收的知识点。学生独立完成线上+线下的习题,加强训练。

结束课程以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补充相关的课程视频及动画至网络平台。通过多维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中运用的大量信息化手段将出勤率、抽问、讨论与该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结合,使学生的课堂互动性、参与性大幅提升,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效果。

2.2.3 对标课程目标的多元学习评价。以多元、适性的评价方法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给予评价。课程评价呼应课程目标的知识、能力、素质。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后仍然按照百分制进行评价,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10%,期末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小测验、小论文、课堂讨论等。课程优化体系改革中,加入了对实践成绩的考评,增大了平时考核的考评力度,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有效地避免学生对冲压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也能通过期末考试的情况。其次,平时成绩占比增大,更加重视平时实践能力的评价,课堂中随机选择实际生产中或现实生活中的冲压件实例进行分析和模具设计,随时考察对冲压成形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针对实践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可视情况判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将视为不合格,由此调动学生对实践环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3 结束语

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引入思政教育,随着思政教育逐步走进专业教学课堂,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通过对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实践改革和课程考评体系改革等方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慕课平台,逐步形成了所有学生参与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不断培养出符合当前国家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冲压工艺专业
面向冲压工艺过程的软件设计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