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互联,一“警”多专

2022-08-26 06:14戴华
派出所工作 2022年8期
关键词:龙川警务室警务

文/图/戴华

我在警官学院学习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派出所干的却是社区民警的活儿。想象中的学以致用未能如愿,在当时看来是很尴尬的。怎么办?既来之,则安之,只能自己给自己打气:社区天地广阔,在这里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我所在的龙川派出所东苑社区是由多个老旧小区组成,有1100多住户、6100多常住人口,路边铺面店200多家,经商从业暂住人员达上千人,社区治安状况复杂,家庭困难的群众也比较多。

这么多基础信息如何统上来、如何管起来、如何用起来……这些问题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当年派出所只有一台电脑,还必须放在窗口用于办户口。苦于没有“装备”的我倒也没有被困住,直接迈开腿,东家走西家访,嘘寒问暖,就这样用了大半年时间,把社区每家每户跑了个遍,手机上存了4000多个号码。互相有了联系方式,也有了第一印象,我和大家的关系一下就近了、亲了。凭着这层“关系”,我组织发动群众自然不那么费力了。在社区居民的支持下,社区连续被评为“安全示范小区”和“技防入户示范社区”。

就在我和社区群众联系日渐紧密的日子里,电脑也普及了。专业出身的我,这回总可以大展手脚了。2013年年初,我便开通了个人微博,把警务室搬上了网络,很快就有了1万多“粉丝”,“龙川警花戴华”微博号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公职人员微博影响力第一季度飞跃奖第5名。这个成绩让我深受鼓舞,也看到了互联网运用的广阔前景。

如今,在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成为我工作上的好助手。我以“网”聚力,在网上警务室建立社区QQ群、微信、网上警务和公安微博,探索社区警务信息化新型警务模式,织密社区“平安网”。我用“网”化人,成立义务调解队,通过微信召集队员参与矛盾调解,将3名专职律师聘请为“线上调解员”,推行纠纷“网络调处法”,创新化解矛盾纠纷新形式。我借“网”便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网络募集善款、物品,帮助困难群众;通过网络寻亲,成功使23名退役军人重逢、266对失散已久的亲人团圆,在网上网下架设起警民“连心桥”。

回望过去,在我获得的各种荣誉中,与网络相关的奖项占很大比重,如“江苏省十佳巾帼好网民”、江苏“十佳网络公益达人”、“全国好网民·江苏榜样”“公安网络正能量精品征集评选活动榜样”等。这些褒奖已然化为我这身藏蓝警服上一道别样的色彩。

猜你喜欢
龙川警务室警务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英语口语提升研究
龙川掠影
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甘霖派出所:推进警务管家+警务助理模式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高职院校社区警务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医院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思考
全面推进医院“警务室”建设的思路探索
问题与主义:近十年公安警务改革理性反思
隶属于原中央苏区的龙川
大家都为这个客家古邑添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