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出强村富民路

2022-08-26 08:29戚其军
农村财务会计 2022年7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收益思路

□ 戚其军 邹 涛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汪疃村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西端,现有1237户、2672人,党员116名,是临港区内的第一大村。近年来,为解决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带动农民增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村党支部更新理念、转变思路,牵头成立毓景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抱团发展,解决了土地撂荒、分散经营、土地净收益低等老大难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强村富民路。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60万元,获得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支部引领,找准致富新路子

2007年,为解决村集体经济落后、村民生活贫困的现实问题,汪疃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支部班子,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省内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形成“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为帮助村民算清土地流转的“明白账”,村党支部组织召开2次村民代表会议、4次党员大会,拟定了汪疃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和《土地流转管理章程》,公开了合作社运作的“放心账”,让村民“铁心跟着支部走,放心跟着支部干”。

二、因地制宜,股权合力促增收

汪疃村党支部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定制了土地入股、股权认购两种方式。一是土地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每亩价格按600元计算,每600元为一个股份。村民收益分保本收益和股权红利两部分。村土地合作社每年12月31日前按每亩(每股)600元的价格支付村民保本收益;对经营股民土地期间形成的利润,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部分用于按股分红。二是资金入股。村民也可自愿将其承包地退回给村集体,村集体按每亩(每股)每年600元价格补偿,年限按土地承包的年限计算,即到2031年12月31日止。没有土地的村民可按村民土地承包年限总价一次性购买其他村民自愿退出的土地(总价=600×X年,即每亩每年按600元计算),最多可购买10亩土地,以此土地入股而成为股民。同时,经认购的股权不得擅自转给他人(父母子女、夫妻关系除外)。在“干部带头、党员先入”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最终流转土地1710亩,发动126户村民入社,党支部领办的毓景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起来,迈出了抱团发展、富民强村的关键一步。

三、创新思路,“四化”同步产新利

为了真正让土地“生”金,汪疃村党支部创新思路,对流转的土地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配套化保障、产业化发展。一是市场化运作。合作社吸纳村集体土地和126户村民的承包地,共1710亩,道路、水面占地430余亩,并吸纳3家合作社以分社形式入股,共同打造占地1000多亩集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园。目前已建成10个草莓大棚、2个无花果大棚以及4个垂钓场地,栽植干杂果及绿化苗木1000余亩。二是专业化经营。吸引农机大户加入,发挥大型机械作业的优势,变单产为集约化经营,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效率。三是配套化保障。成立了化肥、农药经销处,为社员提供农药、化肥等物资及各种技术指导,推行种子、肥料、农药“统购”和机耕、机防、机收“统管”,实现了产品订单销售和社员按股分红。四是产业化发展。按照“采、赏、游、品”的“一条龙”式服务思路,汪疃村从各季时令水果采摘入手,同时引入“采青品情”“长廊赏色”“游园入景”“垂柳听鱼”“农家同乐”等特色项目,每年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慕名而来,并借助物流配送、展销大厅、青少年植物体验馆等线下体验服务,使游客“留下一次记忆、带走一份情谊”,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打造了“汪疃模式”的休闲旅游产业。

思路一变天地宽,办法一换气象新。村民口袋富了,每年可获土地收益近100万元,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可增收30万元;就业前景亮了,年吸纳40人长年在生态园就业,季节性用工最多可达每天150余人,可增加农民务工收入150万元;致富路子多了,依靠“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农业旅游特色村”品牌,带动年旅游收入260万元,真正让土地的财富惠及集体和农户,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收益思路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我的思路我做主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