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08-27 08:54邹育新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9期
关键词:护岸河道植物

邹育新

(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

由于每条城市河道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建设治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增加治理成本,往往也达不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如果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能够遇到并及时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生态治理措施和对策,就能减少治理难度,降低治理成本,创造宜居河道环境,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 河道生态治理中常见问题

1.1 河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最常见的就是河道污染严重问题:由于政府、企业和居民(尤其是郊区)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将生活污水(未进行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直接排入河道、生活、生产垃圾倾倒入河道内;郊区农田施化肥、打农药后,在河道内清洗工具;有的企业将工业废水、废渣未经处理,就直接偷排入河道等等,这些都会造成水污染,影响河道水质,造成河道生态退化。

1.2 违规占用河道空间资源

随着城市房地产迅猛发展,为了满足用地需求,开发利用城市河道范围内的土地,无形当中侵占了河道用地。

当地居民(尤其郊区)占用原本属于河道用地,违规建私房;在河道旁、河道上进行违章搭建,侵占河道;侵占河道用地围垦,种稻谷,种菜;设置围栏养鸡、鸭等家禽类。河岸植被减少,易受冲刷,河道生态退化。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周泾河道整治工程治理前,河道护岸边违章搭建,私建房,开辟菜地,养鸡养鸭等现象严重。

1.3 淤泥堆积、垃圾倾倒,阻塞河道

城市河道重要的功能之一是防洪、排洪。河道岸坡及绿化平时未养护管理到位,植被存活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泥沙聚集在河底;长时间未进行清淤,河底的淤泥堆积,河床上升;在多雨季节或者台风季节时候,容易发生溢洪情况。从而给当地的交通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在嘉定区江桥西北物流园区做道路绿化工程养护时,项目部是租借在附近居民的民房内,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曾经有三次洪水漫进项目部一楼办公室和宿舍,水深没过小腿肚。究其原因,周边河道都未整治,未建护岸挡墙,护岸无植被覆盖,河道垃圾淤塞,河床太浅,河道之间并未连通,泄洪能力差。之后村里出资对河道进行了整治:修建护岸挡墙,种植植被和水生植物,对河床进行清淤,打通与原本就与苏州河相连的其他支流河道。大大加强了河道的蓄洪、泄洪能力,未出现过河道溢洪,河水漫进居民家中的情况。

1.4 传统河道护岸设计不合理,只考虑安全性,生态性不足

传统的河道护坡结构往往只片面强调河道的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等功能,而极少考虑河道的生态绿化或环境优化功能,因此,河道的边坡结构多数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等刚性硬质材料使河道的环境条件模式化,并使生物种类单一化,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很严重的[1]。

传统护坡隔绝了护岸土体和地表径流的水体交换,破坏了河流两岸局部生态环境,隔断生态食物链传递,剥夺了水生动植物的生环境,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生物减少甚至消亡,水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2]。

1.5 传统河道护岸阻断水陆域,岸坡植被少、缺乏养护

传统的护岸工程以水泥、沥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材料,断面规则渠化,破坏了河道的天然特性和生态景功能[3]。水域与陆域是被挡墙完全隔离的状态,阻断了水域和陆域的联系及物质能量的交换,浅水岸边生物种群缺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限制。

在河道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在施工时,为了节省成本,河道绿化施工中,没有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和设计要求,选种一些价格低廉的植物;水生植物种植偏少,水生动物投放少、甚至不投放,不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有的项目只管建设,不管后期的维护保养,植被长时间没有人进行养护管理,植被出现大面积死亡,甚至被杂草、藤蔓挤占了树木的生存空间,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河道生态系统。达不到预期的河道生态治理效果。嘉定区顾浦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原河道护岸上的绿化,大面积死亡,活着的苗木也是长势不佳,杂草丛生,藤蔓缠绕,绿地还被附近居民开辟成了菜地。

1.6 河道生态治理体系欠缺

河道生态治理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监管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没有事前的规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篇一律;没有详细的设计,一河一治;导致河道建设好后,并未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

河道治理建成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未定人定时巡查河道,未定期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并解决日常河道污染相关问题;相关参建和管养单位未及时保存相关建设、管养资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之后的河道生态治理提供资料、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2 应对措施

2.1 从源头抓起,加强废物收集、废水排放的管理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出台垃圾废物回收、废水排放政策,减少对河道的污染,提升废物回收价值和利用率;实行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措施,将直接接入河道污水排放口封堵;上海市近几年来的河道整治工程,多管齐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政府应加强企业“三废”排放的监管力度,应定期或不定期巡视检查,发现企业不规范排放废水,及时制止并处理;最后,实施河长负责制,设置河道巡视员,责任具体到人,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所管辖的河道,发现河水污染、污水乱排放、垃圾倾倒入河道等事件,问责追责,及时处理。

2.2 加强联合执法,拆除违章搭建,清除违规占用河道现象

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制定相关地方法规,河道管理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配合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拆除河道范围内的违章搭建,清除违规占用河道现象:如私自围网养殖鱼虾;养殖鸭、鹅等家禽;河道护岸护坡围垦种植农作物等现象。,政府应加强河道周围土地的监管力度,避免有的居民在河道周围种植庄稼使得土地变软,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了河道的淤泥拥堵情况。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可以采用退耕还林的政策,采用资金补贴的制度,减少居民在河道周围的种植[4]。浦东新区张江劣V类河道整治工程,河道整治过程中拆除违章搭建现场,为防止民房开裂,打设钢板桩费用就花了30几万,而且是不拔除的。

2.3 及时清理河道淤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许多河道存在淤泥堆积的现象,造成河道河床高程抬升,会使河道蓄洪、泄洪能力变差;台风、多雨季节会出现溢洪现象,洪水淹没道路、农田,造成人们出行不便;农作物受损,经济损失较大;原有的河道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因此,河道管养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采用合适方式进行清淤,保证河道正常的通行、蓄洪、泄洪功能。

目前,河道清淤一般有两种施工方法:一种是较大型的河道,可进挖泥船和运泥船,将淤泥运至指定的存放点,再统一处理(比如说淤泥土质较好的,可进农田做肥料,可进林地;土质不达标的,可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行使用);另一种是适合小型河道,挖泥船进不了河道施工。浦东新区张江镇劣Ⅴ类河道整治工程两种清淤方式都采用,以挖泥船清淤为主,吸浆泵冲洗为辅。如图1所示:

图1 两种清淤方式

2.4 把生态理念融入河道规划、设计、治理建设之中

河道生态治理需要秉着尊重自然,维持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植被,协调统一和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等原则。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河道的休闲娱乐、景观等社会功能[5]。

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河道自然地貌和植被,植物配置要充分展现河道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连续渐变的分布形式,突出河道的自然野趣之美,形成连续性的河滩生态景观。

应以生态护坡形式为主,将水工结构、园林绿化等技术进行糅合,选择根系发达、水土保持性能好的水陆生植物进行组合搭配,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地适树,易于成活,能快速发展成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形成相对稳定、平衡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降低后续的管理养护成本。不仅提高了生态效益,又美化了环境[6]。

2.5 加强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绿化植物的种植

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选择植物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设计。植物对土体加固作用明显。而从其他角度来看,边坡的稳定性还与坡体水压力相关,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边坡的孔隙水压力,从而提高了土体整体的抗剪强度,这同样有利于起到固岸的效果[7]。

河道景观绿化应该因地制宜,注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满足河道基本功能。在充分了解植物自身特点,注重植物观赏性和生态性,乔、灌木、草花、地被植物结合,常绿、落叶、树种相搭配,色叶、季相树种点缀,形成高低错落,四季分明的河道滨水景观。将生态河道打造成“城市绿廊”。

河道绿化植物成活后,不断生长并形成多样性植物群落。河道水中的污染物质,如N、P、K等被河道植物吸附并分解、转化成营养物质被吸收,又进一步促进了动植物的生长,使得水生态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状态中。这对于净化水体,优化水质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8]。

上海市嘉定区顾浦河、周泾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中,在污染防治和园林景观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6 构建河道生态治理体系

河道治理前,可组织相关参建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实地现场踏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方案,保证工期进度减少质量问题。在河道治理前,相关参建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实地踏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岸上植物、岸边植物、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物的放养,达到建成后物种的多样性,河道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设计人员据此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企业在绿化种植过程中,要按合同清单采购苗木,并严把苗木进场验收关,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予拒收,并要求更换;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苗木修剪、洞穴开挖、种植回填、做浇水围堰、浇水、打设支撑木桩等施工。

河道治理完成后,要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河道管养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养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加强养护管理,勤浇水、勤施肥,定期进行修剪、打药,提升苗木的存活率。能快速的建立起完整的河道生态系统;加强对河道水体水质的监测,及时掌握水体质量变化规律。监督检查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禁止向河内倾倒垃圾,保持水质良好的状态。相关参建和管养单位应保存相关建设、管养资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之后的河道生态治理提供资料、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部门应提供方便居民提建议、投诉渠道,针对群众投诉意见,一经查实,从严处罚。目前上海市建设项目做得比较好,本人做过的一些项目,比如浦东新区张江劣V类河道整治工程,宝山区(顾村镇)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工程等,政府部门都设立了相关的居民投诉平台,相关部门解决投诉问题也很迅速。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要想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理效果,就必须重视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淤泥清理、生态岸坡和园林绿化建设及河道生态的建立和保护等问题的解决;另外,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面提升河道治理质量,维护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护岸河道植物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