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散发型神经纤维瘤病病人及其家系NF1基因突变的检测

2022-08-28 02:17马盼盼刘芙蓉张庆华郝胜菊孙庆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通量基因突变位点

马盼盼 刘芙蓉 张庆华 张 钏 郝胜菊 陈 雪 王 真 孙庆梅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多处牛奶咖啡斑,腋下和腹股沟雀斑,多个离散的皮肤神经纤维瘤以及虹膜Lisch 结 节。NF1 以 常 染 色 体 显 性 方 式 遗 传。本文报道2例散发

NF1

基因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1为33岁女性,眼睛周围和上身分布咖啡斑,已怀孕6周,其丈夫未见明显异常。病例2 为3 岁男孩,全身分布牛奶咖啡斑,背部皮下有一肿块,双侧扁桃体肿大,父母及其姐姐未见异常。

1.2

NF1

基因检测 抽取病例1及其丈夫、病例2及其父母外周血2~3 ml。取200 μl 外周血,采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DNA,然后使用核酸浓度测定仪NanoDrop2000 测定DNA 浓度。保证DNA 浓度在50 ng/μl 左右,OD260/280 在1.8~2.0。待测样本送至迈基诺基因检测公司进行高通量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1 000×,所有区域达到20×以上的覆盖度。

1.3 验证

1.3.1 点突变验证分析 根据GenBank

NF1

基因序列(NC_000017.11),应用在线Primer 3.0(http://primer3.ut.ee)软件设计相应突变位点引物。对相应致病突变位点所在基因组区域进行PCR 扩增,纯化扩增产物,使用BigDye 测序反应试剂盒(美国Applied Biosysterms公司)进行测序,然后使用ABI 3500D Genetic Analyzer仪器(美国Applied Biosysterms 公司)进行检测。最后,对测序结果与

NF1

基因参考序列(NM_000267)进行比对。1.3.2 外显子杂合缺失分析 使用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技术检测试剂盒(SALSA MLPA P081 及P082 探针,荷兰MRC 公司),包括DNA 的变性、探针杂交、连接反应、扩增、及产物分析,检测

NF1

基因拷贝数变化。

2 结果

2 例均检测出

NF1

基因突变。病例1 为

NF1

基因整体杂合缺失突变(图1A);病例2 为

NF1

基因c.6408delA(图1B),导致氨基酸改变p.L2137Yfs*42,为移码突变,导致基因功能丧失。

图1 2例NF1基因检测结果

病例1已怀孕6周,其丈夫和胎儿进行MLPA检测,未检测到相同的致病基因突变(图2)。

图2 病例1 及其家系NF1基因检测结果

3 讨论

NF1是一种由

NF1

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NF1

基因跨越约350 kb的基因组DNA,包含57 个组成性外显子和3 个选择性剪接的外显子,最常见的转录本编码2 818个氨基酸多肽——神经纤维蛋白。NF1 主要是

NF1

基因的突变导致编码失活的神经纤维瘤蛋白。NF1 的诊断主要依据198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诊断标准,即皮肤存在牛奶咖啡斑,达到6个以上;腋窝或腹股沟雀斑;两种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视神经胶质瘤;虹膜错构瘤;骨骼的病灶和家族史,这7 个特征中,达到2 条或以上,可以临床诊断NF1。本文2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牛奶咖啡斑,诊断为NF1;高通量测序均检测到

NF1

基因的突变。据统计,

NF1

基因自发突变率为50%。Yao等对95 个NF1 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发现77.9%为自发突变。本文2 例NF1 通过高通量测序以及Sanger 测序和MLPA 验证,2 例均检测到

NF1

基因突变,均为自发突变,自发突变率为100%;其中1 例为

NF1

基因整体外显子缺失突变,1 例为移码突变。这与现有报道的自发突变率相差较大,可能是本文样本量过少所致,也可能是地域性差异造成的,这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另外,病例1 已怀孕6 周,我们对其丈夫进行

NF1

基因全长检测,未发现其丈夫

NF1

基因变异;随后,我们在孕18周时,进行羊水穿刺取样,通过提取羊水中胎儿DNA,进行NF1基因检测,也未发现

NF1

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因此,我们可以在父母明确诊断后,对胎儿进行

NF1

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可有效避免NF1患儿出生。总之,我们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

NF1

基因变异,发现1 个新发突变位点,扩充了

NF1

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位点。对胎儿进行

NF1

基因检测,可能是避免NF1患儿出生的一个措施。

猜你喜欢
高通量基因突变位点
多环境下玉米保绿相关性状遗传位点的挖掘
PSORA: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高通量卫星服务专用网络的应用模式探索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高通量卫星通信综述
相信科学!DNA追凶是如何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提取方法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基因突变与生物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