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脂水平的变化

2022-08-30 14:10殷金龙郭香香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内皮脂蛋白血脂

殷金龙,郭香香,刘 方

受感染、营养不良、脂代谢水平异常等因素影响,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症状态[1]。许多学者认为,微炎症状态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一项重要机制,淀粉样变性、促红素抵抗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将微炎症状态的程度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2]。本研究将进一步分析CRF患者脂代谢水平与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期望为CRF患者微炎症的干预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7例CR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5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84例(53.50%),女性73例(46.50%),平均年龄(54.19±12.73)岁;对照组男性80例(50.96%),女性77例(49.04%),平均年龄(55.49±11.36)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CRF患者符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具体标准如下:①CRF早期,除原发病的症状外,患者开始出现氮质潴留和并发症等表现,GFR 30~59 mL/(min·1.73 m2);②CRF中期,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GFR 15~29 mL/(min·1.73 m2);③CRF晚期,患者多出现并发症的不适表现,GFR<15 mL/(min·1.73 m2)。

1.3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近半年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②近1个月内有手术、创伤或发生感染;③合并严重精神或心理疾病难以配合研究的患者。

1.5 方法:入院后第2 d 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20 min后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将其置于-80 ℃环境中保存。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博科,BK-400)检测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评估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如下: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1.23/血肌酐(μmol/L);女性Ccr=(140-年龄)×体重(kg)×1.03/血肌酐 (μmol/L)。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较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2.4 CRF患者脂代谢水平与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分析:TC、TG、L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正相关性(P<0.05),H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CRF患者脂代谢水平与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CRF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公共健康问题,该病治疗费用高且难以根治,许多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终末期,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4]。透析技术的进步和改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仍旧较高[5]。随着专家学者对CRF研究的深入,除了高血脂、高血压、蛋白尿等促使CRF进展的因素之外,微炎症状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6]。微炎症的实质是免疫性炎症,在机体中表现为炎性因子水平轻度上升。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较高,这可能是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表现。与全身炎症反应和微生物感染不同,微炎症状态的患者无明显感染症状,但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可发现其血液中炎性因子、蛋白水平提升,这种表现隐匿、持续,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持续活化有关[7]。CRF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免疫炎症反应,淀粉样蛋白A、CRP、TNF-α、IL-6等因子水平轻度持续提高是其主要表现。许多学者认为,导致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因素较多,如年龄、肾脏疾病、糖尿病等;此外,在透析患者中,透析膜的生物组织相容性、透析效率等也是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因素[8]。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TG、LDL-C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提示CRF存在血脂异常情况。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CRF患者肾脏分泌排泄功能受损,高胰岛素血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成,引起HDL水平升高、TG水平降低[9]。其二,CRF患者处于低钙、高磷状态,促进甲状旁腺分泌,进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抑制了肝酯酶和脂蛋白酶活性,富含TG的脂蛋白转化减少,引起高脂血症[10]。其三,CRF患者可能伴有营养不良并且出现GFR降低,易引发低蛋白血症,促进合成肝脏蛋白;此外,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等都可能导致血脂水平提升[11]。

本研究显示,经相关性分析,TC、TG、L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正相关性,H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负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CRF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血管内皮长期受到异常的血流冲击、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CRF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后可造成炎性细胞黏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进入受损细胞内,进而产生TNF-α、白介素-1等炎症因子,促进肝细胞合成C反应蛋白[12]。临床可通过监测以上炎症因子和血脂指标以评估CRF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从而及时进行干预。

猜你喜欢
内皮脂蛋白血脂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基于“内皮损伤学说”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勒布朗的遗产
胆固醇的来龙去脉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