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预防医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2022-08-31 05:37邬红梅范辉辉祝建洪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疾病

邬红梅,范辉辉,祝建洪

(温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 温州 325035; △通讯作者)

预防医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医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成就,整合学术机构、政府部门、社区和个人等各种资源,通过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环境质量、控制传染、健康教育、医疗和护理服务等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宗旨[1-3]。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留学生该课程的设置类似于中国学生,主要涵盖绪论、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和认识到一些不足[4-7]:首先,学生预防为主的观念仍需加强。学生的专业为临床医学,对医学的整体框架不太理解,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视不够、理解不足,预防观念相对薄弱,对环境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其次,教学内容有待优化。预防医学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传统授课内容中理论与知识基础相对较多,对在人群中进行疾病防治的预防医学方法体会不深。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内容有待加强。同时,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留学生文化多元、教育背景各异、思维活跃,对提问、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参与度高。但是课堂纪律性不强,迟到、早退、缺勤和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不利于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立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学资源为平台,融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全面整合设计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空间,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信息传输。过程中充分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8,9]。

针对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和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中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社会预防的观念,深化认识环境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强化在人群中进行疾病防治的预防医学方法,最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们以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medical bachelor & bachelor of surgery,MBBS)和口腔医学(bachelor of dental surgery,BDS)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一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共105名学生,其中MBBS专业94名,BDS专业11名。另一级学生作为模式组,共109名学生,其中MBBS专业100名,BDS专业9名。

1.2 研究方法

我们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对照组学生按照传统的PPT理论授课。模式组学生在传统的PPT理论授课之外,增加小测试、课后作业、阅读材料和海报制作等。具体包括3次课间小测试,每次3题,共9题,题型为是非题和选择题。1次课后讨论作业:针对当前的公共卫生问题,教师命题、做必要的提示和指引,学生分析成因、现象、后果、措施和思考等,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并提交。1次宣传海报的制作:学生自主选题,确定目标人群、设计内容、排版、完成海报,在限定时间内提交电子版。教师推荐给学生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电子阅读延伸材料。

通过调查表收集模式组学生对授课内容和方式的评价、建议和意见。教师线上发放调查表。学生自愿参加、匿名填写,完成调查表者视为同意参加。教师比较对照组和模式组的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模式和效果。

2 结果

2.1 理论授课得分

模式组109名学生全部完成问卷调查的所有问题,应答率和有效率100%。模式组学生对理论授课的评分范围在1-10分(满分10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8(7-9)分。其中,评满分10分的占16.5%,评9分、8分和7分的比例分别为20.2%、25.7%和17.4%,评分在7分以上的比例合计79.8%。有19名学生评分为5-6分,占17.4%。各有1名学生给出1分、2分和4分,合计2.7%(见图1)。

图1 理论授课的得分分布

2.2 教学措施的效果和建议

问卷调查学生对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各项教学措施的效果评分,给出满分10分的比例依次为:每次课或章节后总结复习和学习的要点(51.4%)、现场参观(45.9%)、课后作业(42.2%)、补充阅读材料(38.5%)、期中考试(32.1%)、课堂讨论(30.3%)、小测验(21.1%)和学生汇报(19.3%)。各项措施效果的平均得分依次为:各章节提炼要点(8.9分)、课后作业(8.5分)、现场参观(8.2分)、补充阅读材料(8.1分)、期中考试(7.6分)、课堂讨论(7.5分)、小测验(7.0分)和学生汇报(6.7分)。

模式组学生对现场参观地点的优先次序进行排序,有43.1%的学生将参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首选,共有67.9%的学生将其排在前3位。有24.8%的学生将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在第1位,共有56.0%的学生将其排在前3位。有12.8%的学生对参观净水系统最感兴趣,共有39.4%的学生将其排在前3位。分别有11.0%和5.5%的学生最希望参观农药厂和鞋厂,分别共有20.2%和11.9%的学生将其排在前3位。

另外,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请列出对该门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我们剔除与前述所含教学措施重复的选项,另有学生期望提供理想教材、往年试卷或试卷样题、更多疾病的信息、更多举例与解释、问题解答平台、实时互动平台、复习和总结以及增加课件信息等。

2.3 学生学习情况

我们调查模式组学生对理论课的平均复习时间。结果显示,每次理论课后平均复习时间在60 min以上的有82人(占75.2%),60 min以内的有22人(占20.2%),没有复习的有5人(占4.6%)。

对模式组学生制作的海报,我们剔除信息量不足、科学性欠缺、或排版布局等质量不良者,对剩余的92份海报按其主题归类(表1)。主题内容主要分为四类:健康、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有18人(19.6%)宣传健康的概念、内涵、内容、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和健康促进等。有25人(27.2%)的主题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或宣传疾病的预防观念和措施;或解释公共卫生的范畴;或针对某一具体的卫生问题,叙述现象和现状、解释成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主题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环境卫生问题,有关于农药和铅带来的职业卫生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以及食品卫生问题等。有10人(10.9%)选择主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集中于常见病、多发病,如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有30人(32.6%)的主题内容为传染性疾病,其中15人针对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介绍病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传播途径、治疗、疫苗和预防控制措施等。相当数量的海报主题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信息丰富、设计新颖、布局美观,具有较好的综合质量。

表1 宣传海报的主题分类

2.4 学生的成绩情况

我们比较模式组和对照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对照组平均分为85.9分,模式组平均分为88.0分,高于对照组2.1分(t=1.890,P=0.060)。模式组的中位分数、最低分、最高分和四分位数分数都高于对照组(表2)。

表2 模式组和对照组的期末卷面成绩 (分)

3 讨论

3.1 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教学环节,模式组学生对测验、讨论作业和海报制作等教学措施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保质保量、按时提交。对教学措施效果评价调查的评分、意见和建议等项目,所有参加课程的学生全部填写调查问卷,全部学生完成所有调查项目,各项目的应答全部有效。

留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应答可能与以下特点有关。留学生思维活跃,对提问、讨论和调查等互动形式表现出较高兴趣和参与度,对该次调查的积极应答与其自身特点有关。研究调查为尊重学生隐私,同时也为消除学生顾虑、提高收集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表选择了匿名调查,即不识别学生的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匿名调查的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学生对调查评价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的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应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关注、兴趣和认真态度。

3.2 教学措施的效果

大部分学生对理论授课的评分较高。但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的评分中等,个别学生给出较低分数。这提示该门理论授课仍存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部分,并且,其中有学生特别不满意的地方。该次调查内容设计时未给出具体的评分依据和不满的原因选项、也未细化到对每一次课进行评分,未能获知确切的评价信息。这有待在后续调查中进一步完善。

在教学措施中,得分最高的是每一章节或主题后提炼出知识要点,高达半数以上的学生给出满分。相对于提供教学大纲,学生更认可在理论课后加1张PPT提炼出每次课的核心,理清思路和知识点。

现场参观的得分仅次于要点提炼,近半数学生给出满分。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目标的实现需要融合多门学科、多方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协作完成[1,2]。有学生在附加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预防医学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在理论学习外,需要同时注重实践知识。可见,相当数量的学生对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其实践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在参观现场地点的排序中,留学生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趣明显高于对具体的环境或职业卫生问题。留学生的专业为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对综合性的医疗卫生部门呈现出更多的兴趣,这与其专业性质有关。

本次教学措施中包括课后讨论作业。课后讨论作业针对当前的公共卫生问题,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分析其接触、作用及机制和预防控制措施等,比较不同人群的特点、分析其易感性。通过此开放性综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全面思考公共卫生的领域和范畴的能力。总体来讲,作业的质量较高,能够较为全面地综合授课知识,体现出公共卫生的全局观。部分学生甚至整合其所在国家的实际状况、数据资源,如参考文献和发布资料等,系统、全面地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对教学措施效果的评价中,讨论作业的得分也位居前列。

在留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开展立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教学措施的认可度较高,预防医学宏观观念得到强化,卷面成绩和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留学生医学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医学的进步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