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对提高助理全科医生门诊接诊能力的探讨

2022-09-01 08:42林海蓉吕婉瑜黄文革黄延波李怀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助理全科门诊

林海蓉 吕婉瑜 黄文革 黄延波 李怀阳

全科医学逐渐进入中国,我国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在不断进行中[1]。在助理全科医生门诊培训期间,运用四步教学法可培养全科医生临床思维能力[2-3]。结合医学理论与实践,让更多医学生走向临床。在理论知识培训期间,逐渐向临床实践工作过渡[4-5]。应用4 步教学法,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临床实践,强化助理全科医生的基本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6-7]。对此,本研究将探讨四步教学法应用于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实施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2021 年5 月期间,在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培训的60 名助理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培训时间的差异以及同期开展培训方法的不同展开对比分组,即研究组(30 名)为后期培训人员,该组培训人员男性14 名,女性16 名,平均年龄为(23.75±2.67)岁;同期应用四步教学法与的结合“一对一”门诊带教展开教学,对照组(30 名)为前期培训人员,同期应用“一对一”门诊带教,该组培训人员男性16 名,女性14 名,平均年龄为(23.86±2.35)岁,两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有助理医师资格证。(2)有执业资格证。(3)参加过福建省全科培训中心组织的全科基本理论知识培训,并且理论考试合格者。排除标准:各种原因不愿意配合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带教教师均由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执有省级助理全科师资证书并且连续两年参加市级助理全科师资培训18 个学时以上。培训期间每2 周开展一次提升接诊能力的讨论会。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对一”门诊带教。教学病例选择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均为初诊。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大纲要求。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四步教学法。培训前,在诊室门口张贴知情告示,以使患者知情,配合教学要求。具体方法:(1)助理学员在诊室1 单独接诊患者,独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带教教师在诊室2通过视频观察助理学员接诊全过程。(2)患者在诊室1等侯,助理学员进入诊室2 向带教教师描述患者的主观资料和体格检查结果,并针对患者目前状况给出处置计划,带教教师指导正确的诊疗方案。(3)带教教师和助理学员一起,再次进入诊室1 接诊患者,示范正确的诊治流程。(4)带教教师和助理学员一起返回诊室2,共同讨论接诊的患者。最后,带教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即时进行评价。

1.4 考核指标

1.4.1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采用福建省助理全科医生结业技能考核统一使用的《接诊考核表》评价教学效果。内容包括(1)主观资料(20分)。包括主要症状描述及病情演变,诊治经过及结果,相关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及心理社会因素。(2)客观检查(20 分)。包括重点查体、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其他因素。(3)评价(25 分)。包括主要诊断、存在的危险因素与健康问题、并发症及其他、患者依从性、家庭可利用的资源。(4)处置计划(25分)。包括进一步诊查计划、转诊指征、随诊要求。(5)整体印象(10 分)。助理全科培训领导小组按《接诊考核表》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科教科随机抽取2 名助理全科教研室的高级职称人员任评委,评委老师熟练掌握评分细则。由科教科主持,分别在培进行3 次考核,采取现场评分,当场回收考核表,最后得分取2 人平均分。

1.4.2 对比两组各项教学内容考核成绩

包含医患沟通、职业品德、技能操作、病历质量4项考核成绩,单项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掌握情况越好。

1.4.3 对比两组教学满意度

由两组助理全科医生在结业后对两组带教模式及带教老师展开满意度评价,评价指标围绕教学模式、适应程度、教学方法等进行测评,对应指标及分值依次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值依次为85~100 分、65~84 分、<65 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中精准录入,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考核等计量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教学满意度等计数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对比两组教学后,主观资料、客观检查、评价、处置计划、整体印象分值总和研究组较对照组分值更为理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分,)

表1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分,)

2.2 比较两组各项教学考核成绩

经由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医患沟通、职业品德、技能操作、病历质量4 项考核成绩分值均较为理想,与对照组分值相比,均呈更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各项考核成绩(分,)

表2 比较两组各项考核成绩(分,)

2.3 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

两组间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本次教学中,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名(%)]

3 讨论

根据现阶段我国全科助理医生的发展培养现状,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与全科医生职业的需求,对助理全科医生临床实践和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知识层面、技能层面、社会层面、角色层面的构成要素剖析。为助理全科医生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期间,除健全丰富全面的知识以外,还需根据医学相关内容,对患者健康需求作出临床判断。助理全科医生提供技能层面的培养,是掌握必要临床诊断和诊治技术的立身之本,需有效对患者病史、体格、医疗、基本医学、检验、急诊急救等方式,进行多项技能的掌握。并且,还需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医患沟通,完善临床基本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健康管理技能。

助理全科医生需要以人民健康服务作为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在提高助理全科医生门诊救治能力期间,应用四步教学法的方式为门诊全科助理医生制定临床操作技能的标准流程,结合教学评价,体现门诊助理全科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为患者服务精神的体现。临床技能属于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表现,也是临床医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重要机会,临床技能的模拟教学需符合临床情况,并结合患者病情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门诊助理全科医生,以及门诊患者疾病现状,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观看教师进行操作,会缺乏系统性的临床技能。并且在面对不同操作情形和不同临床环境过程中,学生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四步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不同演示过程中进行操作的类型,对于不同知识层级的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操作的步骤,并且教师能够通过视频观看的方式,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提高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操作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而实现教学评价,并以此修改四步教学法中的不合理项目。

此外,在学习临床操作期间,教师兼顾临床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我进行各项操作,由教师进行观摩。在整体操作期间要时时留意学生的演示流程,针对不合理现象提出整改和解决,改善复杂的操作流程,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使教学目标灵活显现。及时反馈教学现状,确保教师进行教学实施和效果评价。并且,四步教学法的实施,对于助理全科医生门诊能力的提升十分明显,能规范临床技能操作、提高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实践内容,充分发挥医院的教学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诊疗思维。并结合助理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和能力体现,对患者发病、诊疗、转诊和预防保健的一体化服务。

提高助理全科医生门诊就诊能力,是现阶段临床共同期待的,也是用人单位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全科医疗水平的有效保障[8-9]。开展四步教学法,可通过执有省级助理全科师资格证书,且参加过连续两年市级助理全科师资格培训18 个学时以上的带教老师,对助理培训全科医生展开1 对1 门诊带教[10]。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培训学生的临床就诊经验,还能突出全科工作模式的特点,改善传统单一性的带教模式[11-12]。使受教育者能够迅速掌握门诊诊疗技术,规范医疗操作,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沟通,体现教学价值。

在有限的课程当中提高就诊效率,并结合培训学员的特点拟定教学方法[13-14]。改变以往培训过程中过于刻板和枯燥的培训方法,让学员对全科岗位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了解[15-16]。就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为研究组培训人员展开1 对1 带教以及四步教学法后,该组培训学员教学效果各项分值较为理想,且学员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各项考核分值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对研究组学员就诊期间认可度十分理想,充分突出四步教学法应用在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助理全科医生门诊就诊能力应用四步教学法展开培训,能提升培训人员教学效果,使各项考核成绩有所提升,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使助理全科医生门诊水平得以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助理全科门诊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生活小助理
门诊支付之变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自在如风
助理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