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时代的艺术与知识、技术的生产

2022-09-06 13:33郑晓晴
大众文艺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全息文本系统

郑晓晴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全息技术”(Holographic technique)最早诞生于光学摄影中,1947年匈牙利学者丹尼斯·佳博制作了第一张全息影像,60年代固体激光器技术的加入使全息投影(Holographic Projection)技术获得全面发展。全息图(hologram)是由激光在特制胶片上发生的干涉现象,留下干涉条纹,再次遇到物光时就会显现出三维立体影像。20世纪末“全息”由光学领域逐渐扩展到医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形成全息学(holography)的研究视角。

本文中所提及的“全息”的概念可扩展成“全部信息”,与“全息技术”有相同的表述,但具体视角仍有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全息”在知识系统上的概念。一般系统具有三个要素,质料、能量和信息。在科学研究中对应着成为物质结构研究、能量转换研究、信息变换和控制方式的研究。用全息的思维视角去理解和构建信息系统,意味着在四维空间内收集某一个体的全部信息后,就可以使这个“全息实体”从个体物质的、能量的存在中抽离出来。“这种主体性是由信息论的物质性与信息的非物质性相互交叉构成的”,并不是身体的消失。这样的全息实体的子系统与整体之间具有同构性,与整体对照联通。考古学家可以从集聚的陶片局部信息推演整体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医学者可以通过针灸耳朵来治疗身体其他部分的症状。

一、持续推进的数字化将催生出全息时代的艺术

全息化产品需要数字化的高度发展作为依托。21世纪是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国内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引入了信息化发展,使得工业化信息化结合十分紧密。业务信息化后进一步发展为数据信息化(数字化),使信息之间构建自动化链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以及在信息学、系统学、控制学上的研究突破使得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

1.数字化程度的升级与规模化

国内现阶段的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同步推进,相互带动,知识体系建设相对进步缓慢。以往参照发达国家建构的知识系统显示出了鲜明的本地化问题,知识区块之间存在的裂痕正在被积极地抢救和修正。在文化艺术方面,国家大力扶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等项目。各类大型文化项目通过探寻、整理、修正、归档,正在生产出体量庞大的数字化艺术实体。艺术数据库的建设意味着艺术资源的条理化和可利用率的成效会大幅提高,不论对于艺术教育普及工作,还是现代艺术创作活动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艺术数据库是数据库建设里比较复杂的一个项目,其所涉及的信息种类庞杂,艺术作品和观念间的复杂关系加剧了项目推进的难度。建立艺术数据库不仅仅是将艺术知识作为信息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每输入一种信息就会在整个数据信息库的网络里找到它的对应位置和标签。电子化是作为知识信息化的基础的第一步,而信息系统化才是信息化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这里涉及了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问题。全息化就是要将全部知识系统转化成科学有序而稳定的电子信息系统,这是一张庞大的信息网。科学有序而稳定的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空间和时间的四维坐标上的,只有这样信息网才不会混乱。

系统化的信息网建设中配合科学标注,非文字语言的信息,如图像、音频如何标注则是技术难题之一。标注技术与识别技术(尤其是图像识别、音频识别)共同使用,才能使整个信息化数据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全息时代的艺术及其艺术品级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将艺术品光韵的消失归结于工业化产品复制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复制的艺术品”现如今被更加便捷的“电子艺术品”所取代,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艺术产品。

一方面,艺术的定义已经泛化,人人皆可消费的劳动产品,社会群体的不断多样化复杂化也丰富了艺术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全面深入数字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原本黏着在承载质料上的信息知识被抽离出来,信息学、控制论、系统学等成为科学研究发展的新热点。这两种趋势带来了“模式突变”的未来发展构架,模式化艺术信息生产与突变式艺术信息生产的结合成为未来艺术生产也是知识技术生产的主要结构。

全息时代的艺术将在多边主义的国际语境中谋求自身发展,这就需要创造出新的更复杂的艺术评价系统。多边的国际语境与分层的系统化艺术评价体系的建构需要以对社会大系统的结构的理解作为基础,这使得每个系统层级内获得稳定的艺术评价。艺术品级与消费社会相结合后,又可分为大众审美品级和小众审美品级,两者所属的是不同艺术评价的子系统,应该做分类讨论。不论大众审美品级还是小众审美品级都是融合了艺术传播的影响力测评因素、艺术市场金融波动的消费因素、艺术社会群体身份标识因素的结果。

艺术作为文化系统内子系统受到文化系统的直接影响,还受到与文化系统平级的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影响,以及受到凌驾于文化、政治、经济三大系统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大系统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不是线性的,各系统内部和外部相互之间的影响都需要被输入整个艺术品级系统,以得出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处理这样的艺术品级系统,需要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的介入。不仅是信息库的建设,系统学、信息学、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乃至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都会因其系统领域所施展的作用影响而被运用到艺术品级构建的解析中。

二、多样化的社会群体的知觉悬置

1.景观社会与注意力消费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将现代社会形容成一个个体不自觉地被动接受景观信息传递的世界,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进一步揭示了现代文化在景观社会中通过控制注意力来使个体在不自觉中产生被动消费。信息化社会使得信息抽离了实体成为景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人已经不是生活在真实世界里,而是景观社会里,受到强大社会信息机器的操控而不自知地进行被动选择。

美国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在《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中分析了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间的关系,集中阐释了注意力的本质和其所属,将注意力与生理、心理、信息环境相联系,说明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塑成的,而非全然自主。

商业广告会借助艺术语言抓取注意力去塑造消费模式。艺术语言在编制复杂文本系统和突出注意力焦点上效果明显。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谱系学和关于社会文化建制的理论被大量地用于解释现代文化中大型系统、建制对人的注意力和选择的引导作用。对这些文化机制的研究还要结合卡尔·荣格和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的关于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针对群体的信息传递需要具有简单、明确和重复的特点,而鲜明的形象比其他宣传更具有说服力。

2.审美样态多元化与社会群体多样化

社会结构或阶层的相对固化会逐渐割裂阶层间的审美导向。社会阶层群体本质上不分高低,都是占有社会必然结构的一部分。只是社会结构组织上会有上下之别,上层体量较小的群体消费小众审美产品,而下层体量庞大的群体消费大众审美产品。阶层的审美导向对于阶层内的个体来说是宏观的非确定性的外环境。每个阶层内的个体都有相对的审美独立性。

“我们的产品都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中国社会阶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加快还在不断地朝着差别更细微样态更多元的方向上分化。艺术审美的主体——人作为中国庞大社会网络中的一个最小单位,他的审美倾向是其自身经受过多重影响后的结果。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独特个性,但群体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个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个体身上尤其显著。对群体审美取向上的分析和推理可以从群体所处内外两种环境的长期观察入手。每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非阶级)都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观察这些子系统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所处的上下位置(非高低)和因此接受的环境影响,并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定性定量分析、推理,会得到比较接近其真实审美需求的相关数据。

三、艺术学学科建设

1.专业文本的规范

艺术知识的生产与文字文本载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知识的升级和更新必然暗示着文字文本载体的升级转化。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变革无不伴随着文字文本的变革,秦始皇的书同文、唐中期的古文运动、元代的戏曲繁兴、五四的白话文运动……这些文字文本的变革从文字符号、词汇构成、句法、文法及文体上都尽可能应时而动。现代汉语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诞生的改良版本,它既可以承载古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要素,又需要适应新时代日常生活的表达需求。这套新的语言系统中会随时代需求诞生新文体,专业学术文章也属于这类新文体。古代中国艺术丛书虽然也有分别以理论、史学、批评划分的文本,但更多的还是散文、随笔、札记、目录,这些文体形式对于系统研究艺术学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汉语表达抒情性和含蓄性的特点在理论知识生产和史学论证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中文逻辑表达和描述风格产生了反科学的效果。因而,在建设现代艺术学学科理论知识时,文本语言改革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在关于艺术学的专业写作并没有形成准确规范且高效共通的文本样式。研究性论文、专业期刊的艺术专栏文章、大众艺术推介导引、互联网艺术软文等现存样式刚刚具备与需求相应的文本雏形。这些文本中有的内在构造不能贯通进而产生混乱,有的在不同类型文本的语言风格上杂糅,或是文本内充斥大量散漫无边的言谈等等。这些问题致使艺术文本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阐释目标的不同必然带来文体上的分别。将政策导向型文本、理论建构型文本、史学考证类文本和文学艺术批评类文本进行清晰地分离,引导用语规范,这是艺术知识顺利生产的保障。

2.与美学等毗邻学科的分离与交融

美学是英语“aesthetic”的中译,本义是关于感性的哲学研究。“感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理性的对立面”且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到了后现代哲学中,“感性”和“理性”成了相互交融的两极。这个认识进一步打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诸多限制,使得物质与能量间获得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统一。

“文艺学”与“艺术学”不同,它被设置在文学门类下,主要针对文学文本中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现包含有“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学”成为一种更大范围的统称,包含了文艺学、语言文字学、语言文化学等多种分支的一类学科。而“艺术学”的概念与“文艺学”几乎是不同研究领域内的同构体,它相应的也包含有“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文艺学和艺术学中关于经济因素和国际社会因素的研究却还始终徘徊在一个弱势的处境。这种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是来自“现代化”转型的压力。差异间的沟通与共识的达成促成感性学科的现代化。“第三语境”也是“国际语境”,意味着每一个参与国都要坚持多边主义,自觉担起这个感性领域的现代化任务,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都能在平等共通的语境中交流。

四、艺术类知识的生产倚靠其他学科共建的知识系统

1.作为语言知识的艺术从物质世界生发

给一段信息编上标识,意味着将一般信息转换成了知识。这些能够被用于构建作品的被标识的信息,即是知识,也是语言。艺术的信息化实际上是艺术系统的信息化。艺术系统中不仅包括理性知识、也包括感性知识(这里说的都是相对的感性和理性,在后现代哲学中理性与感性不是全然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流动的),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的共同分析和相互差补才能真正完成信息化过程。

艺术系统又具有不同维度,有的是单一维度艺术子系统、有的是多维度艺术子系统(也常被通称作是综合艺术)。不同维度中包括各自的“语言知识”,用以表达和构成新的艺术品。不同知识类别有视觉语言知识(色彩、造型与点线面等)、听觉语言知识(音色、韵律、调性等)、嗅味语言知识(香味、口感、浓淡等)。分维度、分构成因素、分程度构建出的艺术信息系统将成为帮助人类表达自身的最佳信息装置。

现代语言学与现代及后现代哲学将语言的能指所指的多义性清晰地揭露了出来,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在构成语境之后被减弱了。文本产生的语境构成了上下文一贯的系统,使得语言文字在这个系统中找到了相对稳定的位置。单一维度的“语言”对“所指”的指向性是可疑的,“多维度的和谐语言”则会更加明确“所指”的样态。综合艺术就是这样“多维度的和谐语言”,它使得心物间的联系得到更为明确地肯定。

中西方戏剧、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现代电影,这些都拥有多维度的艺术语言,相对于单一维度的艺术具有更具象的所指和更强烈的艺术冲击效果。当然这不是说单一艺术语言没有其特殊的效果,相反来说单一的艺术语言容易让人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解说余地。

2.神话、哲学、宗教在现代艺术类知识生产中的意义

神话、哲学、宗教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两者都是指向思想精神的高地的知识。传统的艺术形式按神话、哲学、宗教的含有量和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不涉及、表象涉及、内容涉及、隐喻涉及;程度上又可分为:无、有意味(相涉的)和成为主题的。神话、哲学、宗教内涵丰富复杂的意蕴通过艺术得以直接地传达出来,诸如古希腊神话题材油画、伊斯兰教细密画、基督教灵歌、中国少林武术等。艺术因为吸收了神话、哲学、宗教的精神养料而从被固定的形态中获得了精神的解脱和灵魂的升华,在审美的过程中沁入接受者的心灵之中。同时需要注意这种系统关联的动态变化,“它们并不是仅仅朝着丰富的方向运行,有时也朝着少和消亡的方向运行,在物与知识的互动中也会产生各种变体”,这样不至于刻舟求剑,陷入僵化的模式阐释之中。

传统精神养分需要通过现代化整理与社会大系统接轨,进而才能影响、催生出新的更具纵深的艺术作品。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领域,缺乏与产自不同文化区域内相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文本间比较,因而对自身和对他者在各层级系统中的价值与地位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猜你喜欢
全息文本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全息“魔镜”在身边
品“助读系统”之妙
一汽奔腾T77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