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爱铸就健康心理

2022-09-08 02:17整理琬琰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感情情绪家长

整理/琬琰

问题1:

我的孩子目前高中在读,成绩不错,平日性格活泼开朗,业余时间喜欢追星。前一段时间,她因为喜欢的偶像在学校和原本很要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继而产生了矛盾与隔阂。而后,我发现她逐渐变得很消沉。那么,我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解答:

北京市育才学校初中部高级教师王辉:家长已经发现孩子出现了比较消沉的情绪,这就表明孩子正处在情感的低谷期,家长需要关注这一情况。可以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契机,和孩子谈谈如何面对感情伤害,如何对待友谊,如何和朋友交往,前提是孩子比较信任你。

感情受到伤害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处于青春期困惑中的女孩更是如此。孩子的感情受到伤害,最需要的就是倾诉和理解,这样她才不会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才知道周围还有许多人正在关心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理性地思考,如何面对感情伤害。简单地讲,就是先接受情绪,再给出办法。

关于“接受情绪”,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或者给她自己写一封信,这样有助于将全部伤感和痛苦从心中排解出去。或者放声大哭、跑步、捶枕头,只要能发泄自己的情绪就可以。注意提醒孩子别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要沉浸在悲伤中默默呆坐,一定要同她一起“做”点什么。

告诉孩子可以找一个相信的人倾诉受到感情伤害之后的感觉,最好是家长或其他家人,或稍大一些熟悉的哥哥姐姐,以便得到更好的纾解。

以下这种做法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在孩子完成上面的建议之后再做。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和伤害自己感情的人谈一次话,让对方了解他所做的事情已经伤害了别人。这样的沟通可能并不能消除矛盾和隔阂,但这也是一个表达自己情绪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让那个人知道孩子的想法。

“给出办法”必须在“接受情绪”之后,在孩子感到自己有人理解、有人支持,情绪得到了很好的释放之后,在孩子的情绪比较平稳时,家长就需要引导孩子回想并做一个决定:一同分析这个人到底还是不是朋友,今后是否还应该同这个人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并让孩子回忆一下,以前这个人是不是经常让你感觉受到伤害?

家长在孩子思考之后,可以给出建议: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友谊中得到有益的交流和温馨的情感。如果回忆中都是不愉快,那说明这段友谊已经亮起了红灯,说明对方不是一个能令你快乐、健康的朋友。

同时,跟孩子讲要尽可能多交一些朋友,不要总依赖一个朋友。朋友越多,同他们一起拥有分享快乐时光的机会也就越多。如果孩子的朋友比较多,当她受到感情伤害的时候,她会拥有更多感情上的支持,而不会一下子就变得形单影只,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这个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偶像引起的,其实孩子们有不同的偶像,对偶像有不同的态度,这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引起比较严重的矛盾和隔阂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孩子们忽略了友谊中尊重的重要性。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如何对待有不同意见的人,要学会倾听不同意见。真正的友谊需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孩子需要明白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不会完全相同。不会有人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另一个人完全一样。教育孩子必须能够面对现实存在,告诉孩子允许其他人有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见解。朋友之间不必强求一致,存在不同见解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2:

孩子高二年级时,与同班同学互生好感,确定了恋爱关系。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便分别找他们二人谈话,而后二人便分手了。分手后,我发现他开始长期情绪低落。马上就要升入高三了,该如何调整这一情况呢?

解答: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中级教师孙俊东: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和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期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中学生的“恋情”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对性意识的明晰并进行体验的结果,也是青少年情感需求表现的正常现象。不建议把它定义成某一种问题,而只是当作学生身心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现象,这样可能会显得更积极、更理性一些。学生理性地处理“恋情”不仅可以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还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恋情”的发生是个系统化的问题。如本案例中,孩子迫于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分手了,失恋了,出现了情绪低落,但这个情绪低落的诱因,可不一定仅仅是因为失恋,也许还有学业问题,或者家庭问题,还可能有同伴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案例中孩子情绪低落时间比较长了,还需要根据其他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的严重程度。其一就是孩子的社会功能,有没有影响到他跟其他同学的交往,以及学业表现、课堂上的专注度;其二就是孩子会不会主动去向别人倾诉,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定义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标准。

如果是一般问题,给这位家长以及将来可能遇到该问题的家长提几点建议,以改善一下目前的状况。

首先,对于中学生“恋情”这个现象,“禁”绝非良策,重在疏导。家长要在遵循价值观中立的原则下,尊重孩子的情感,用心聆听孩子的想法。构建积极信任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从过来人的角度,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其次,平等沟通,寻找症结。中学时期的“恋爱”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场篮球比赛、合唱节的彩排、一起上一节选修课的偶遇,也可能是两个“学霸”互相倾慕。究竟是青少年的新奇感、叛逆感催动了“恋情”的萌发,还是家庭温暖与关爱的缺乏使得孩子不能获得足够的感情关注,反而在异性交往中求得安慰、取得补偿?只有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家长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学生寻找改变的那个关键点。

最后,鼓励孩子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既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孩子在活动中随着异性交往范围的扩大,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了解异性。同时,要提醒孩子注意同学之间彼此尊重、和谐交往,把握尺度,才能使异性间的情感得到升华。

总之,家长可以遵循的思路:平等沟通,耐心疏导,激励孩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问题3:

最近,我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如考试失利、比赛没有得到理想的名次、因为一些小问题被师长批评、与朋友发生矛盾等之后,都容易长时间沉浸于负面情绪中。她总是时刻想着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总是表达懊悔。在心理学上,这属于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调整这一情况呢?

解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五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郭旭荣:以上情况属于情绪管理与调适,当孩子遇到做不好或不敢做的事情时,就会开始有情绪,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勇气,也可能事情真的难倒了孩子。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对他说“再加加油”,或急于寻找我们以为的原因等等,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忽视了他之前的所有努力,反而增加了孩子的恐惧情绪。负面的情绪不被理解、共情,敷衍的说教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应孩子:

第一,给予更多理解。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原因有很多,不是只有“孩子不够努力”这一个原因。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因为对我们来说简单的题目,于他们而言,可能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在多次不顺利后产生退缩的心理再正常不过了,家长不能让孩子内心变得沉重。孩子有时候只是希望您多听听他的感受,有些困难在说出口后就没那么难以面对了。因为您没有排斥他的脆弱和退缩,这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觉,就能缓解孩子一半的焦虑。

第二,需要具体方法的指引。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时,及时给孩子具体的解决方法更有意义。这样才能实打实地帮助孩子、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这个时候,家长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

就像爬山一样,上一个个阶梯都是困难,家长要想的是以孩子的能力爬到哪一层才是合适的。如果给孩子设置过高的目标,可能进行到一半,孩子就想放弃。这个时候,您的鼓励和宽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帮助孩子分解目标。

如果家长不知道如何设立合理目标,可以多看书或者请教老师。当孩子想放弃时,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或者拆分目标。比如,孩子这次考试考了55 分,可以先给孩子设定考及格的目标,当孩子及格后,再调整目标。更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帮助孩子找问题,考得不好是因为没掌握知识点,还是没记牢,或是其他原因,要去主动了解孩子。家长有耐心,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的难处,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才会行之有效。

在考试成绩下降、比赛失利、师生同伴关系紧张等情况中,如何把当中失败的信息找到,变成一个使得将来变得更好的契机,这就是吸取教训、运用好失败的价值。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给自己下失败的定论,一蹶不振,才是真正的失败。所以,要使孩子振作起来,就要让孩子在这个失败过程中体会其中的道理,慢慢地锻炼自己的承受力、控制力和忍耐力,学会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这种能力在孩子以后的成长中同样重要。

猜你喜欢
感情情绪家长
最好的感情
感情工作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