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研究

2022-09-08 07:28廖杰龙
项目管理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分包商分包工期

廖杰龙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言

项目造价管理贯穿EPC总承包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和结算阶段,应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动态控制[1]。造价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总包商的实际利润率,本文拟从设计、采购、施工、结算各阶段阐述EPC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方法与措施。

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不同权重的影响因子,各阶段造价控制的管理手段和侧重点也有明显差异。例如,设计费虽然仅占工程总造价的1.5%~3%,但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深化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文件优化对项目造价总额的影响权重可达86%,对项目造价总额有根本性影响[2];进入工程施工阶段后,造价管理对项目总成本的影响虽有所下降,却是确保项目顺利建设的关键阶段。因此,熟悉和掌握具有各阶段特性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将直接影响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和利润[3]。

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阶段性和事前控制的特点。设计工作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其中前端设计阶段主要确定项目框架,后端设计阶段主要落实具体内容,从而构成完整的工程设计文件[4]。在当前普遍实行“限额设计”的情况下,费控人员基于各设计阶段的费用数据编制限额指标并细化分解至对应单位。以前端设计阶段为例,基于工程项目总概算或投标总价,将项目建设工程费分解至各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并形成对应的费用指标,应对土建、结构、装修、管道、设备、电气仪表电信、消防安装等各专业进行费用分解,制定各专业的成本控制目标。

由于在施工阶段无法对设计阶段的重大失误造成的成本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可以在设计阶段辅以造价管理措施,以降低项目成本、加快项目进度。

1.1 可行性研究编制要点

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执行相关工作前应大量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项目产品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全面、合理地反映工程项目的综合情况。

1.2 限额设计要点

概算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算,也是后续费用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约束基准文件,完善、准确的概算文件是确保项目费用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实施限额设计是在确保不突破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的前提下,制定专业设计限价指标,选择最优施工图设计方案,实现使用功能及效益最优化和项目总造价可控化的有效平衡。限额目标的设定及分解应结合类似工程项目经验,以合理的目标为前提,在设计过程中应保证指标限定额的严肃性,各专业在保证项目功能性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已制定的设计造价指标,非必要不得降低设计标准及功能以满足造价指标。若存在必须调整的情况,应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审批程序以确立该设计方案的必要性,同时保证在项目整体不超限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如仍存在困难,可将相关情况报送业主审批后实施。

1.3 价值工程的运用

强化管理,以价值工程的思维模式进行工程设计,在选择设计方案时从项目产品的优劣性、生产先进性与生产成本等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由于受当地政策、地质勘察信息不足、设备/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制约,施工阶段工程成本大幅增加,无法达成预期设定的利润率甚至出现超概算的问题[5]。

以国内某EPC项目为例,由于地质勘查信息的深度不足,施工图设计中并未考虑0.00标高以下的砌体遭受土壤、地下水等外界因素的腐蚀,增加了建构筑物承载力不足的风险。由于该项目中有大量的仓库、车间、变电所等单体均采用独立基础辅以地下砖基础的承载结构,需增加防腐面积达7 579.8m2,后续设计增补使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的设计变更对该项问题进行处理。由于该项作为新增清单项,使用合同约定的认价程序,无法达到分包合同竞标状态下的组价下浮率,最终以34.85元/m2确认该工程清单单价并形成26.4万元的设计变更单,不但降低了项目的利润额,还影响了项目进度。水泥砂浆抹面全费用综合单价认价单见表1。

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工程设计变更、索赔的责任制度,从而提高图样设计质量,减少因“错、漏、碰、缺”及图样设计深度不足等增加变更签证,同时避免因重复设计造成人工费用增加及工期延误。涉及大额资金的设计变更,必须先审核、后实施。

1.4 工程索赔

由业主方原因造成的设计范围、规模、标准变化,技术或装修标准提高,EPC招标文件及总承包合同技术要求不明确或约定不清等非总包商原因造成的变更,业主方应承担相应风险,相关费用及工期应向业主索赔。

2 设备/材料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

2.1 采购计划编制要点

从项目施工进度节点及资金时间价值两个维度综合考虑以确定项目采购进度节点,并形成有效的采购及运输计划,确定采购包的批次及批量。另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材料分类放置,避免造成二次搬运或货品丢失。

2.2 短名单设备采购要点

若建设单位向项目总包商提供主要设备/材料品牌采购短名单,则需要采购管理人员结合采购数据库及以往项目经验制订合理的招标方案,保证采购短名单要求、项目设计标准、设备/材料的性价比三项指标综合评审符合标准且价格最优,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2.3 高价值设备及大宗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以国内某化工EPC项目为例,为保证设备及产品质量、降低设备采购费用风险、控制货物储存成本,采购管理人员对高价值设备及大宗材料分别执行预设的相关管理办法,见表2。

表1 水泥砂浆抹面全费用综合单价认价单

表2 对高价值设备及大宗材料的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需注意的是,在满足技术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价格较低的设备/材料,但不能恶意压价或选择质量较差或不合格的产品,以免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风险。

2.4 采购数据库的建立

总包商应基于供应商的实力、信誉、产品质量、履约情况、合作满意度等维度建立设备/材料采购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适时更新。在执行EPC总承包合时,同时结合短名单中的品牌要求及设计文件中设备/材料的选型要求,安排备选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通过合理的竞价有效降低设备/材料的采购价格。在招标时,务必在招标文件中将拟采设备的技术参数、尺寸、材质、付款、供货时间等要求列清,避免因其造成争议而导致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

3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项目建设中费用控制的关键环节。依据国家法规、行业规范和项目所在地行业定额,编制合同清单及相关费用条款并进行分包招标,通过施工全过程的费用控制降低造价错误率,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额[6]。这也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避免建设资金超概算的有效手段。

3.1 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对于施工方案的编制,EPC总包商应尽可能做到细化,过程中应基于应用价值工程的方式比较分析备选施工方案的费用数据,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方案[7]。针对使用资金量过大、严重延误施工工期、施工难度极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等情况,需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3.2 施工质量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工程质量水平与项目成本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包括质量管理因素和施工问题因素。项目聘请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项目成本,即质量管理成本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费用或工期损失,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8]。项目组应基于业主及EPC总承包合同要求,确定适宜的质量目标,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相关管理成本,提升项目利润率。

3.3 施工分包商选择与成本关系

选择合适的施工分包商并加强管理,对项目的执行至关重要。总包商应根据企业信誉、专业水平、施工组织能力等建立施工分包企业数据库。

(1)对合作过的分包企业,收集并分析其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额外签证变更费用数据,形成数据库,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更新。

(2)对不同工作属性的分包工程,从数据库中选择该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分包商,通过公开或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分包商,通过适度的竞争保证在满足项目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3)工程计价方式的选择。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施工合同一般使用全费用综合单价、暂定总价的清单计价形式。在进行施工合同招标前,应参考定额及以往类似项目费用数据,制定合理的直接费用,并基于该项直接费用,全面考虑项目当地政策环境、设计及采购进度及工程现场情况进行其他费用项目记取,并形成全费用综合单价形式下的招标限价。

采用该种方式制定的投标限价在考虑投标方合理利润、保证其顺利执行工程施工内容的前提下,能够提前锁定施工合同各项单价,配合施工合同各项相关条款约定,最大限度地保障项目资金安全,节约施工成本,提升项目利润额[9]。

应注意的是,在进行施工分包工程招标时,应保证图样深度、招标清单项足够完整、项目特征描述覆盖相关工作内容及施工标准、工程量与招标阶段设计深度吻合、招标文件的招标工作范围明确、合同对费用相关条款应严谨约定。在工程执行过程中,应对大宗材料价格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及时向分包商进行预警。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避免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材料价格暴涨、大量的签证变更等)对项目造价的影响。

以国内某化工EPC项目为例,施工分包合同约定,大宗材料价格上浮一定权重后予以价格调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国内相关政策实施和国际供需环境变化等因素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021年1—6月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暴涨,2021年2月项目当地的钢筋市场采购价格为4480元/t,型钢价格为4580元/t,至2021年5月,螺纹钢筋价格已涨至6360元/t,型钢价格已涨至6460元/t,单吨钢材涨价近2000元。由于项目钢材用量较大,其中钢筋用量达到3 540.45t,型钢用量达到1 000.6t。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的核查及钢材未来价格走势的分析,为降低资金风险,对钢筋及钢结构图样工程量进行优先核定,以便于分包各方确认精准备料量,并与各分包商达成一致,在价位相对低点依据图样工程量对钢筋、钢结构进行足额采买,并排产到货,有效降低了大宗材料价格暴涨给项目造价带来的风险。

3.4 工期对项目成本影响

项目的各项成本均可归属为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两类,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变成本将随着工期缩短而降低,因此工期的制定对控制施工项目成本尤为重要。

(1)设计工期的制定及执行可以及时为采购和施工提供服务。根据施工图样明确的长周期设备制造、普通设备型号规格、材料类型及用量将直接影响采购及施工的推进进度,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工期。

(2)采购工期的制定及执行可以为现场安装施工创造条件,保证项目现场有设备安、有材料装,合理的采购节点分配也可以有效地平衡项目资金压力,节约银行贷款利息,避免资金浪费,提升项目利润率。同时,合理的采购工期可以降低现场仓库出入库管理压力,避免暂时不需要的设备/材料占据仓库空间。

(3)施工工期的制定及执行可以保证项目工期的要求,为项目建成投产创造条件,同时减少因此造成的费用风险。工期提前意味着产生相关赶工费用及措施费,同时提高质量风险;工期延后意味着工程资金消耗增加,还有可能因此遭到建设方的罚款。因此,制定合理的项目工期对降低项目成本具有关键作用。

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4.1 分包商结算

与分包商的结算内容应包括其分包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工程量、新增清单项认价、清单调价、设计变更认价、现场签证认价、验收报告、竣工图等。同步结算的方式可加快项目结算进度,无论是对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量清单还是项目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审核工作均应在项目建设阶段执行,该方式能够避免总包商与各分包商间的工作量核对不及时,延迟项目结算节点。同时,同步的变更签证审核能够保证对应工作内容的可追溯性,避免双方对部分隐蔽工程工作内容完成度的意见分歧。总之,同步结算可有效提高竣工结算的工作效率。

4.2 业主方结算

总承包商应及时向建设方及审计单位报送工程竣工结算文件。在结算过程中,总承包商应积极与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出现结算问题争议时,应基于金额占比原则,优先选取大额资金的争议进行解决。

EPC项目的竣工结算,一是对合同的工作内容完成度的审查,即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是否全部完成;二是按照合同清单价格对项目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单价进行确认,按照合同约定计算对应工程量并形成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单价格,保证结算工作的完整性和费用的合规性[10]。

4.3 项目总结和评价

项目结算工作完成后,应从EPC总包投标、限价设计、进度管理、采购及分包合同招标、项目费用管理、工程结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评价,对各分包合同进行费用数据回归,从而提高项目费用管理及控制的业务水平。

5 结语

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激烈。在该环境下,执行EPC总承包项目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持续改进优化造价管理,提升项目利润率。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经验,阐述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内容的关键点与执行方式,同时向参与项目工作的设计、采购、施工工程师灌输工程费用理念,便于提升项目执行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分包商分包工期
海洋石油陆地工程建造的分包管理
探析公路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管理
律师解疑
软件项目管理中工期问题研究 
浅谈缩短核电站安全壳打压试验时间的可行性
建设工程指定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及立法建议
工期
工程项目分包管控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