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菜用甘薯新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种植表现

2022-09-08 01:30曾燕楠赵韩伟纪洪亭王庆南程润东王勇王士红赵荷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茸毛食味甘薯

曾燕楠,赵韩伟,纪洪亭,王庆南,程润东,王勇,王士红,赵荷娟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6)

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食物,兼具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功能,亦可用作鲜食、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叶菜和观赏等,近年来作为叶菜用途的菜用甘薯种植面积正在逐步提升[1-2]。菜用甘薯是一种既传统又新型的特色叶菜,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VC)、烟酸等营养物质,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菜用甘薯耐高温、病虫害少,其推广应用可减少或免除农药的使用,是适合绿色生产的一种新型叶菜品种[3]。甘薯作为热带作物,生长需一定的高温条件,在南京地区7—9月自然环境条件下能满足商业化生长要求,收获期内茎尖产量可超75 000 kg·hm-2,每1 000 kg平均售价约4 000元,产值可超30万元·hm-2。在设施大棚内菜用甘薯的采摘可从4月持续到11月,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十分可观。本文对10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京地区种植的品种,为本地区菜用甘薯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本试验选用10个菜用甘薯品种(表1),其中以福菜薯18号为对照品种。

表1 菜用甘薯品种及选育单位

1.2 处理设计

试验于2021年6—9月在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仙林试验基地进行。采用盆栽试验,栽培基质为进口泥炭加珍珠岩。10个菜用甘薯品种于6月10日定植,以行距0.2 m、株距0.2 m扦插于花盆,每盆栽插10株苗,每个品种3次重复。生长期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定植后20 d进行摘心,35 d进行第一次采摘,以后每隔10 d采摘一次,每次采摘后进行追肥。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外观性状

主要记录各品种茎叶长势、叶色、叶脉色、茎色、叶形、茎尖茸毛和株型。

1.3.2 生长状况

调查菜用甘薯不同品种的茎尖产量和烘干率,同时对其干率、嫩茎粗、嫩茎长、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和分枝数进行调查。嫩茎粗指用直尺量摘断茎尖基部处的粗度。

嫩茎尖的叶柄长度指用直尺量摘断茎尖基部处的第一片叶的叶柄长度,叶长指摘断茎尖基部处的第一片叶的最大长度,叶宽指摘断茎尖基部处的第一片叶的最大宽度,叶面积指摘断茎尖基部处的第一片叶的面积。

1.3.3 食用评价

食味表现为烫后颜色、香味、苦涩味、甜味、滑腻感和纤维量,对其进行描述并评分。

1.3.4 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采用手持式SPAD-502Plus型叶绿素仪测定,以SPAD数值大小来表示。

1.3.5 品质指标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凯式定氮法,VC含量的测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尖特征特性表现

10个品种菜用甘薯茎尖特征特性表现见表2。除了品种202027茎叶长势中等,其他品种茎叶长势均较强,大部分品种无茸毛、心形叶、株型半直立,顶叶色和成叶色以绿为主。202021、202025、202027和202037顶叶为褐色,202005和202027少有茸毛。202022外观表现较特别,成叶色为墨绿色,株型直立紧凑,有利于密植和机械化采收。

表2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特征特性表现

2.2 茎尖生长状况和烘干率表现

嫩茎长度在11.15~16.62 cm,品种间差异显著,品种202005和202021显著高于对照。嫩茎粗为11.15~16.62 mm左右,除品种202027和202049与对照福菜薯18号差异显著外,其他品种与对照福菜薯18号相比无显著差异。叶面积除品种202005与对照福菜薯18号差异显著外,其他品种与对照福菜薯18号相比无明显差异。品种202021和202037分枝数较多,高于对照福菜薯18号。品种间烘干率即干物质率相差较大,品种202025、202027、202049、202037、202022与对照福菜薯18号差别较小,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品种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202005和202021综合表现较好(表3)。

表3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生长状况表现

2.3 茎尖食味表现

结果(表4)表明,202005和202037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烫后颜色翠绿,略有香味,微甜无苦涩味,较滑腻,无纤维,口感脆嫩,品质较佳。202024和202025综合评分低于对照,无香味,略有苦涩味,无滑腻感,有纤维,口感稍粗糙。其余品种与对照综合评分相当。

2.4 茎尖产量表现

202021显著高于对照,其次为202005、202037、202024和202022,与对照产量相当,无明显差异。表5看出,不同采摘期的茎尖产量不同,但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随着温度升高,降雨增多,菜用甘薯生长旺盛,茎尖产量逐渐增加,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达到一个采摘量的高峰,2021年8月中旬温度较低,所以第5次产量稍有降低,进入9月后随着温度降低茎尖产量略有下降。

表4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食味表现

表5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产量表现

2.5 茎尖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表现

由表6可见,茎尖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为38.86~48.40,202049和202022显著高于对照福菜薯18号。品种202049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品种202049、202022、202021、202037和202027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他品种与对照相比略有降低,品种202024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最低。

表6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表现

2.6 茎尖品质表现

2.6.1 粗蛋白的含量

由表7可知,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叶粗蛋白含量为318.56~372.74 mg·g-1,除了品种202022、202024和宁菜薯3号,其他品种均低于对照福菜薯18号。

表7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叶粗蛋白含量

2.6.2 VC含量

由表8可知,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叶VC含量为655.20~1 032.31 μg·g-1,品种202049高于对照福菜薯18号,品种202024、202005、202027和202037稍低于对照,未达显著水平,其他品种均显著低于对照。

表8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VC含量

2.6.3 可溶性糖含量

由表9可知,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含量为4.47%~10.19%,品种间差异较大,除品种202024和202022、202027外,其他品种均低于对照福菜薯18号,其中202005和202021达显著水平。

表9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可溶性糖含量

3 讨论

菜用甘薯具有耐高温、抗逆性强、无公害、栽培容易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夏季“伏缺菜”,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带动农民增收的高效特色蔬菜[4]。从食用品质方面来看,菜用甘薯品种应选择茎尖鲜嫩、分枝和采后再生能力强、熟食品质佳、适口性好、无茸毛或少茸毛的品种[5-6]。本研究中10个菜用甘薯品种食味清甜,除202005和202027有少量茸毛外,其余品种均无茸毛,均适宜作为菜用甘薯品种。从栽培角度出发,应选择再生能力强、多分枝、植株生长旺盛且茎尖产量较高的菜用甘薯品种[7],本试验中202005、202021和202037分枝数较高,产量也高于对照福菜薯18号,且202005达显著水平,符合品种选择要求。

菜用甘薯营养丰富和矿质元素含量较高[8],本试验中10个菜用甘薯品种的VC含量为655.20~1 032.31 μg·g-1,这与赵永光等[9-10]研究的多个甘薯品种VC含量结果相差不大,与赵波等[11]研究的VC含量结果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品种、栽培方式和采收时期等不同造成的。本试验各品种粗蛋白含量为318.56~372.74 mg·g-1,这与王庆南等[7]甘薯茎尖茎叶蛋白质含量为鲜重2.74%的结果一致,与杜连起等[12]甘薯茎尖粗蛋白含量在2.09%~3.23%结果一致。黄婷等[10]报道的菜用甘薯品种茎尖的可溶性糖含量并不高,为6.38%~11.78%,本试验中10个菜用甘薯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更低,说明菜用甘薯的碳水化合物较低,热量偏低。

本试验根据其特征特性、生长状况、产量、干物质率、食味评价、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营养品质等综合考量,结合实际种植分析,在10个菜用甘薯品种中,202005、202021、福菜薯18号和202037产量表现较好,且它们的营养品质丰富和食用品质较好,适合本地区种植。另外,202022叶色为墨绿色,株型直立紧凑,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进行机械化采收。

猜你喜欢
茸毛食味甘薯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蚂蚁的春天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超级大的蒲公英
有趣的胖大海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吹茸毛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