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理解中培养初中历史的学习能力

2022-09-11 04:56陈文芝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笔记抗战

陈文芝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持续提高,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同学历史学科的学习成效。初中历史作为同学们深入学习历史学科的起点,尤其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历史学科学习能力,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逐步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一、挖掘历史故事,在串联历史的宏大与精彩中加深理解

死记硬背式的历史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挖掘历史故事,将其串联起来,就能使历史故事充满更多乐趣。我们要知道,每一本历史教材不只讲述了一段段宏大的历史,更是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满天繁星,如果将其按照逻辑结构串联起来,那么其中蕴含的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将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挖掘历史教材里的历史故事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阅读教材。阅读教材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要阅读目录,形成故事框架;二是要阅读单元导言,把握逻辑背景;三是要阅读正文,熟悉历史知识;四是要阅读注释内容,开拓学习思路。从这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阅读,构建起一个大致故事框架的目标才能达成。

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分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五课。对这一单元内容从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进行有效阅读,一个关于中华民族抗战史的故事轮廓就能形成在脑海中。然后,结合课外资料,了解李宗仁、孙连仲、葛先才、张自忠、马宝玉、左权、马本斋等人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熟悉一场场诸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波澜壮阔的抗日战斗,认识一个个诸如卢沟桥、台儿庄、万家岭、平型关、狼牙山等载入史册的抗战地名,历史的完整画卷就能展现出来。经历这一学习过程后,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历史的动因和影响,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使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原本枯燥的理论性、结论性、总结性表述也变得顺理成章、有血有肉了。

课前对单元内容从这四个方面进行阅读,是一种比较好的单元预习方法。

二、从了解到理解,在课前、课堂、课后的连贯思考中培养学习能力

从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进行有效阅读,完成课前预习后,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大致经过和结果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只是学习的开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开始课堂学习后,我们要做的除了将自己的预习成果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一一对照验证外,还要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将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发生在抗日战争中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关键节点逐一记录下来,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笔记。形成学习笔记的过程,就是我们全面、準确了解该单元知识内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对抗日战争中与所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关键节点相关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做到了然于胸,准确掌握。

在形成课堂笔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借助老师的课堂设计和课堂互动,进行重点内容的概括梳理、去粗存精。比如,在学习“全民族坚持抗战”这一内容时,老师为了强调该内容的学习重点,或许会提出“抗日战争为什么说是全民族的抗战?请详细列出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一问题。这时,我们应积极思考,对全民族抗战的经过进行归纳,从国共两党、社会各界、各个民族三个方面分别列出相关的抗战人物、事件等史实,并将问题和答案一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这样的课堂笔记,称得上“既精准又高效”。

完成了课前、课堂的学习后,课后的思考温习,将是又一大考验。所谓“考验”,首先考验的是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这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课后的思考温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个途径是借助课后作业或习题来完成课后思考温习,另一个途径是对课前、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复盘。对课前、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复盘时,要对单元内容进行再精读、再细读及综合阅读,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与同学一起讨论和探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整理学习笔记。

最后的思考总结,我们可以是自我小结,即通过自问自答来完成。比如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会爆发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在进行全民族抗战时,国际上正在发生什么大事?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抗战胜利具有什么意义?在提出这一系列设问后,我们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所有结论或总结,都应以家国情怀、爱国情怀作为指引。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知识点的记忆量比较大,我们唯有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逐步深化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才能培养一定的初中历史学习能力。但事实上,我们所强调的初中历史的学习能力,与其说是能力,不如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习能力唯有建立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才能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笔记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抗日战争(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