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星二号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2022-09-13 02:33白晓飞邓国成
能源与环保 2022年8期
关键词:振幅剖面校正

白晓飞,吴 侠,邓国成,皮 伟

(1.河南省地质物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9; 2.河南省地球物理空间信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9)

宁夏吴忠银星二号煤矿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呈低缓丘陵地貌。在此处开展三维地震工作,因厚沙土层覆盖等因素,存在2处难点:①研究区内障碍物导致的部分炮、检点偏移;②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不一致,低降速带变化剧烈,存在一定的静校正问题。关于厚沙土层覆盖区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成果不多,缺少可供参考的数据采集经验。本文针对上述难点进行探讨研究,采取改善激发接收条件措施,依据试验确定技术参数,确保原始数据采集质量。施工时关注各种方法检查炮点、检波点位置,偏移距对应关系等,使空间属性和地震数据准确对应,确保观测系统定义的正确性;数据处理采用层析静校正与剩余静校正二者相结合方法,最终取得了较好的三维地震勘探效果。

1 地质概况与地震地质条件

1.1 地质概况

调查区内全部被第四系沙土所覆盖,地表无基岩出露,根据钻孔揭露,区内地层见表1[1]。

表1 井田地层Tab.1 Well field formation

井田内含煤地层属侏罗系延安组,平均厚度435.31 m,含煤层平均总厚度19.96 m。编号煤层为1—18下煤,自上而下依次为:1、3、3下、4上、4、5、6、7、8、9、10、11、12、14、15、17、18、18下,共18层。其中可采煤层10层。

根据各煤层的分布范围、煤层厚度和资源量情况,确定主要可采煤层4层:5、10、11、18下煤;次要可采煤层为1、3、3下、4上、4、12煤层,见表2。

1.2 地震地质条件

研究区属厚沙土层覆盖层,低洼地段表层多为盐碱性泥滩;地势较高处多为沙土掩盖且大部分被植物固定,局部有呈链状分布的沙丘随季节流动,表层结构松散且均匀性较差。虽大部分地段存在潜水位,但区内黄土覆盖层过厚,对地震波传播不利。研究区内各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多为砂岩、粉砂岩、泥岩,同煤层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易形成煤层反射波。主要煤层间距变化较大,部分次要煤层与主要煤层之间难以形成独立的反射波。

2 野外地震采集

2.1 试验区参数

通过对该区3个试验点激发层位、井深、药量试验以及浅层条件的分析,确定了如下施工参数。

表2 可采煤层的厚度、层间距等煤层发育情况Tab.2 Development of minable coal seams such as thickness and interval

以该区潜水位下2 m为激发层位,厚黄沙区(试验点1附近):井深16 m,药量3 kg;薄黄沙区(试验点2附近):井深10 m,药量3 kg;盐碱滩区(试验点3附近):井深8 m,药量2 kg。

检波器主频60 Hz,每道4个,2串2并,为防止风吹草动对检波器的影响,增加耦合效果,保证接收效果,检波器挖坑埋置。成孔方式为沙陀钻,成孔速度快、深度大、穿透力强等特点。

记录长度1 s,采样间隔1 ms。

2.2 三维观测系统主要参数分析

此次工作借鉴邻区三维勘探成功经验,采用小面元、适当方位的观测系统,同时注重炮检距的均匀分布,为精细落实小构造和岩性解释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观测系统论证将重点对面元大小、覆盖次数和最大炮检距等关键参数[2-5]进行分析:观测系统设计测线采用北东东向布设,叠加次数选择25次(横5×纵5)、CDP网格大小为5 m×10 m,道间距为10 m。设计最大炮检距Lmax小于浅层折射波干扰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主要目的层的深度。目的层最大深度Z约为650 m,煤系地层倾角20°~25°。横向应外推160 m,纵向深部外推3排炮点。记录长度暂定为1 s。

2.3 三维观测系统参数的选取

选择10线10炮制规则线束状三维观测系统进行施工,利于提高信噪比。具体参数如下:

接收道数400/800/1200,接收线数10条,接收线距40 m,接收道距10 m,激发炮排距40/80/120 m,激发炮点距20 m,CDP网格10 m(横)×5 m(纵),叠加次数25次(横5×纵5),横向最大炮检距270 m,横向最小炮检距10 m,纵向最大炮检距200/400/600 m,纵向最小炮检距0 m;最 大 炮 检 距336.0/482.6/658.0 m。

3 资料处理

资料处理时的局部错误会影响到全区的解释结果,在此期间要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谨慎对待全部数据与参数,以确保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6]。

(1)采用炮点位置分布图、初至交互检查等技术,查找、纠正物理点位坐标的错误,确保初始化工作准确无误。

(2)采用层析静校正处理,有效消除因地表地形产生的野外静校正影响。

(3)在净化原始地震数据时,选取多域、多方法去噪处理,结合处理人员经验选用合理初至切除参数和动校后切除参数,可用于提高浅中层的信噪比;叠前采用各种有效的保幅去噪技术与手段,尽可能地消除各类干扰波对目的层间弱反射信号的影响,保护低频有效信号。

(4)基于叠前去噪处理技术,完成振幅补偿。如:将球面扩散补偿与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相结合[7],对地震反射波进行补偿,合理消除大地对激发的地震波严重吸收衰减的影响,使研究区各道的振幅趋于一致;采用叠前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处理技术[8],压缩子波,可以有效提高目的层煤层分辨率,拓宽有效信号频带,达到实现地表一致性子波处理的工作目的。

(5)利用高精度动校正技术实现共反射点道集的同相叠加,保证高频信号在叠加中不受损失;加上适当的信号增强处理,提高叠后剖面的信噪比。

(6)对野外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检查,通过层析静校正技术建立合理的研究区近地表模型,求取准确合理的野外一次静校正量;将速度分析同剩余静校正二者进行循环迭代,可得高精度的动、静校正结果。

在结合相邻研究区处理经验,制订了如下处理流程,确定了关键处理参数[9-12](图1)。

图1 处理流程Fig.1 Processing flow

提高信噪比是此次工作重点,必须有效压制各项干扰波,研究区的主要干扰波是野值和低频面波、声波、随机干扰。使用人工交互剔出坏道后,再运用地表一致性原理进行异常振幅压制,可以完全剔除野值。采用自适应面波衰减方法对低频面波干扰进行压制。针对研究区存在的声波、随机干扰,采用“多道统计、单道去噪、分频压制”的指导思想进行压制。

4 资料解释

按照已知→未知、简单→复杂、点→面、大→小的原则,利用解释工作战灵活、直观、高效率的特性[13-14],综合研究区内全部地质、物探资料,对三维数据体进行资料解释(图2)。

图2 资料解释流程Fig.2 Data interpretation flow chart

4.1 波组特征与命名

在时间剖面上,反射波组呈倾斜状,其突出特点是反射波强弱相间出现,且反差显著。这一反射波组是由侏罗纪含煤地层形成的,其中的强反射波是煤层与其顶底板之间存在的显著波阻抗差造成的。由于研究区煤层较多,不同煤层反射波存在干涉现象,造成有些煤层反射波变弱或消失。此次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为5、10、11、18下煤层,次要目的层为1、3、3下、4上、4、12煤层,如图3所示。

T1波是1煤层形成的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能量时强时弱、连续性差,不易对比追踪;T3波是3煤层和3下煤层形成的复合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能量时强时弱,连续性差,不易对比追踪;T4波是4上煤层形成的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全区能量较弱,连续性差,不易对比追踪;T5波是4煤层和5煤层形成的复合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能量弱时强时弱,连续性差,不易对比追踪;T10波是10煤层和11煤层形成的复合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能量强,连续性好,易连续对比追踪;T12波是12煤层形成的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全区能量较弱,连续性差,不易对比追踪;T18波是18下煤层形成的反射波,由1个相位构成,能量时强时弱,连续性较差,不易连续对比追踪。

图3 研究区典型时间剖面Fig.3 Typical time profile of the study area

4.2 区内目的层反射波的对比追踪

根据地质任务,此次解释工作主要是对煤层反射波的追踪。

(1)强反射波的对比追踪。T10波能量较强,连续性好,特征明显,全区较容易连续对比追踪。

(2)弱反射波的对比追踪。由于T1、T3、T4、T5、T12、T18波能量弱,连续性较差,不易追踪;对T1、T3、T4、T5、T12、T18波的对比追踪综合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已知的钻孔资料,绘制煤层间距等值线,以指导波的对比追踪;②进行整个波组对比,考虑辅助相位的变化情况;③充分发挥水平切片与垂直剖面联合显示对比的优势。

4.3 构造与岩性解释

4.3.1 褶曲解释

研究区煤系地层在研究区整体呈单斜形态,在单斜形态上发育一背斜和一向斜,如图4、图5所示。

4.3.2 断层解释

断点解释最为重要,在时间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同相轴的错断。

大断点错断明显,有一定的时差,在剖面上容易解释(图6)。对于小断点解释采用彩色剖面显示,逐级放大、层拉平等手段,还采用了对小断点分辨率较高的新技术综合解释。

图4 褶曲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Fig.4 Reflection of fold on time section

图5 褶曲在等时切片上的反映Fig.5 Reflection of folds on isochronous slices

图6 断点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Fig.6 Reflection of breakpoints on time profile

4.3.3 煤厚解释

采用反射波的振幅和人工神经网络对煤厚进行了预测。

(1)波形振幅法。研究区各煤层厚度1.10~3.25 m,而煤层反射波主波长约50 m,所以煤厚<λ/4,煤厚与煤层反射波振幅呈准线性,可用振幅来反演煤厚。

(2)BP人工神经网络。此次解释利用petrel软件提取了多种地震属性,并进行对比,最后优选了6种属性(平均能量、最大振幅、最小振幅、平均振幅、均方根属性、主频属性)作为神经元,对煤层厚度变化趋势进行了解释。

5 地质成果

5.1 煤层分布特征

查明煤层分布特征,主要煤层为5、10、11、18下和次要煤层1、3、3下、4上、4、12的底板形态基本相同,总体形态为走向NW、倾向SW的单斜形态,在单斜背景上发育2个较大的褶曲,背斜(S1)和向斜(S2),背斜(S1)位于研究区西部,轴向近SN,北端仰起,南端倾伏,两翼不对称,西翼较陡,东翼较缓,向斜(S2)位于研究区北部,轴向近SN,北端逐渐扬起,两翼基本对称。10、11、12、18下煤层分布全区,其他煤层在测区东部都有缺失。以12煤层为例,煤层底板标高在+760 ~+1 180 m,最深处位于研究区西南部边界附近,底板标高约+760 m;最浅处位于东北部边界附近,约+1 180 m。12煤层底板等高线如图7所示。

图7 12煤层底板等高线示意Fig.7 Contour map of 12 coal seam floor

5.2 褶曲和断层

查明了研究区内发育的褶曲构造主要为S1背斜和S2向斜。

(1)S1背斜。轴部位于研究区北部,轴向SN,北端逐渐仰起,两翼不对称,西翼较陡,煤层倾角16°~35°,东翼较缓,煤层倾角6~15°,区内延展长度约1 000 m。在时间剖面上反映明显。

(2)S2向斜。S2向斜轴部位于研究区北部,轴向SN,向斜北端逐渐扬起,两翼基本对称,煤层倾角10°~14°。区内延展长度约1 100 m。在时间剖面上反映明显。

研究区共解释断层45条。

6 结论

宁夏吴忠银星二号煤矿地处丘陵地貌,区内相对高差较大,且被厚沙土层覆盖,不利于地震波的传播;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静校正等问题。通过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了原始数据质量;采用层析静校正与剩余静校正二者相结合方法,最终查明了区内煤层、褶曲和断层分布情况,为煤矿开发设计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振幅剖面校正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建立在校正系统上的强大实力Sonance所能士i12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机内校正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