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现状及提升措施

2022-09-14 01:36张阿克姚鑫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阜阳市产业化农作物

张阿克 姚鑫鑫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阜阳 236065)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产量高、分布广、品种丰富,一直是中国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1]。阜阳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现状、利用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的措施,以期为当地秸秆产业化利用提供参考。

1 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现状

阜阳市耕地面积57.43万hm2,农作物常年播种总面积在120万公顷次以上,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2021年,阜阳市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849.57万t,实际可收集量约700.46万t,综合利用量669.98万t,占可收集秸秆的95.65%;秸秆产业化利用量达498.07万t,占利用总量的70%以上(其中:饲料化利用172.36万t,占产业化利用量的34.61%;肥料化利用47.31万t,占产业化利用量的9.50%;基料化利用33.94万t,占产业化利用量的6.81%;原料化利用27.18万t,占产业化利用量的5.46%;能源化利用217.28万t,占产业化利用量的43.62%)(图1)。截至2021年底,阜阳市已培育各类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300余家。同时,为完善秸秆产业化利用链条,阜阳市依托农机合作组织和企业,建设标准化收储中心151个、临时堆放转运点1 657个,构建“村有收储点、乡镇有收储中心、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收储体系,做到能收则收、应收尽收,有效降低了秸秆运输、装卸和储存成本[2],初步建成了秸秆收、储、用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条。

2 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模式

2.1 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饲料化利用包括秸秆青贮、秸秆黄贮、秸秆碱化、秸秆氨化、秸秆压块饲料(包括颗粒饲料)加工、秸秆揉搓丝化加工、秸秆蒸汽爆破等。2021年,阜阳市秸秆饲料化利用172.36万t,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的企业247家,是阜阳市目前利用主体最多的秸秆产业化利用模式。近年来,阜阳市扶持新建规模养殖场购置与养殖规模匹配的铡草机械及氨化膜、尿素等氨化处理物资,积极发展秸—饲—肥农牧结合循环模式,代表企业有阜南中羊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0.8亿元,建成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养殖加工厂,完成20万只奶山羊种养加一体化项目,将秸秆粉碎后进行科学压窖、封闭储存、发酵、运输至牧场与其他精粗饲料搅拌均匀后形成奶山羊的日粮,年消耗秸秆10万t,产奶5万t,实现产值5亿元。

2.2 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肥料化利用包括以秸秆为原料的固态有机肥、液态有机肥、叶面肥、专用肥、混合肥和炭基肥等肥料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现行有机肥料行业标准,如《有机肥料》(NY/T 525—2021)和《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2021年,阜阳市秸秆肥料化利用47.31万t,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的企业16家。代表企业有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研发以草木灰为原料的土壤修复剂,开展年产20万t土壤调理剂项目,为实现生物质和生物质灰的资源化利用、改良酸性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途径。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2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06亿元已完成,建成年产10万t土壤调节剂生产线,并配建原料配料区、主生产装置、成品包装楼等3个单体生产车间,2020年利用秸秆灰4 000 t以上。

2.3 秸秆基料化利用

秸秆基料化利用包括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基质、水稻育秧基质、其他栽培基质以及开展秸秆发酵床养殖。2021年,阜阳市秸秆基料化利用33.94万t,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的企业20家。代表企业阜南联美农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从事食用菌的研发、培育、种植、包装、加工以及品牌营销等,年消耗秸秆 3.6万t、鸡粪1.7万t,年产食用菌1.8万t,年实现产值2.6亿元。

2.4 秸秆原料化利用

秸秆原料化利用主要包括以秸秆、芦苇等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人造板材生产、秸秆复合材料生产、秸秆清洁制浆、秸秆木糖醇生产、秸秆糠醛生产、秸秆呋喃聚酯生产、秸秆可降解包装材料、秸秆墙体材料、秸秆盆钵、秸秆造纸、秸秆编织、秸秆纤维草毯(矿山修复)等。2021年,阜阳市秸秆原料化利用27.18万t,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的企业5家,代表企业有安徽进化硅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阜阳本土企业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成立的一家股份合作制高新技术企业,以农作物秸秆、稻壳或传统泡花碱为原料,采用废气二氧化碳代替硫酸作为沉淀反应剂,生产比表面积50~500目/g的纳米二氧化硅。2020年利用秸秆灰3 000 t以上,产值逾3 000万元。

2.5 秸秆能源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主要包括秸秆固化、秸秆炭化、秸秆沼气、秸秆热解气化以及生物质天然气、秸秆纤维素乙醇、秸秆活性炭等生产。2021年,阜阳市秸秆能源化利用217.28万t,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的企业40家,是阜阳市目前利用量最大的秸秆产业化利用模式。代表企业有国祯美洁(安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其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是安徽省最大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65亿元,主要利用阜阳市丰富的秸秆资源,通过先进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产电能、热能,2020年度共收购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18.42万t。同时,阜南县全力打造了县域动物植物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图2),全县域供应生物天然气,建设秸秆、畜禽粪污处理“站田式”气化站,探索出种养结合—燃气生产—新能源供给—有机肥利用的循环途径,年消耗秸秆10万t、畜禽粪污40万t,年产生物燃气1 000万m3,实现产值3亿元。

3 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利用企业较分散,规模化效应难以体现

2021年,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量498.07万t,其中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企业利用量99.5万t,仅占总量的19.98%。超过60%的秸秆被散户利用,其中有119.21万t用于饲料化、42.47万t用于肥料化、26.44万t用于基料化、22.37万t用于原料化、97.22万t用于能源化。由于散户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尾料处理、清洁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易造成二次污染及安全问题[3]。同时,在年利用秸秆500 t以上的企业中,年利用量5 000 t以上企业仅53家,占比不足20%,247家饲料化企业中有94家利用量在1 000 t以下。利用企业过于分散,不利于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条,难以形成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稳定运行机制。

3.2 利用方式较简单,高值化技术难以推广

2021年,阜阳市秸秆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合计389.64万t,占产业化利用总量的78.23%,其中饲料化利用多以养殖场自产自销的模式为主,能源化利用中近50%秸秆用于秸秆电厂燃料消耗。秸秆产业化利用仍以传统利用方式为主,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例如: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尚未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灰尘、噪音等环保问题,缺乏高效环保的设备;秸秆原料化利用设备还较为低端,产品单一,对秸秆清洁制浆技术和生物乙醇提取技术研究不够;基料化利用主要用于食用菌生产,栽培作物相对单一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秸秆先进技术应用规模较小,产业链较短,利用结构与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4 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的措施

4.1 完善收储体系,巩固产业基础

一是在现有收储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以乡镇秸秆标准化收储运中心为核心、行政村秸秆临时转运点为辅助的“1+X”收储网络。二是研究制定收储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保障安全生产。三是为秸秆运输环节设立“绿色通道”,减轻企业的运输负担,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4.2 坚持主导产业,探索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

阜阳市是安徽省畜牧养殖大市,肉、蛋、奶产量居全省首位。据统计,目前阜阳市有3 27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肉牛存栏26.31万头,羊存栏154.35万只,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前景广阔。同时,2021年12月《关于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生物天然气阜南“三全”模式的意见》提出,在阜阳市域内推广应用生物天然气阜南“三全”模式。因此,阜阳市应坚持秸秆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两大主线,扩大秸秆产业化利用规模,促进秸秆集约化高效利用,形成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聚区。按照秸秆收集、储运、加工、利用等全产业链开发与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以集约化、高值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进需求端、供给端协同发力,聚集资源要素,激发市场活力,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稳定运行机制。

4.3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技术设备水平

围绕饲料化和能源化两大主导发展方向,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示范性强的企业。在政策、资金、科研力量上予以倾斜[4]。进一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引导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在关键技术、主要设备、重点环节的难题攻克上形成合力。支持秸秆粉碎、裹包、压块、造粒等设备研发生产,提高秸秆饲料加工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整合秸秆资源,着力推进标准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围绕种植养殖、加工、储存、物流等分行业全链条制订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围绕饲料化和能源化,建立全市统一的秸秆产业化利用数据库,加强数据的实时性,增加数据共享途径,保障信息要素真实准确、高效利用。

4.4 大力发展养殖业,推动产业链前延后伸

养殖业作为秸秆饲料化产品的消费者和能源化原料的提供者,能够有效链接两大秸秆产业化利用方向。应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转变畜禽养殖生产方式,围绕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品种改良、扩大饲料饲草供给、强化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畜禽综合生产能力、屠宰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秸秆产业化利用链条前延后伸[5]。

猜你喜欢
阜阳市产业化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阜阳市葡萄种植专业气象服务分析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沈卓冉 王盼盼 沈婷婷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