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对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分析

2022-09-15 03:42季浦和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车辙软化石墨

■季浦和

(福建南平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平 353000)

沥青是铺筑沥青路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高性能的沥青材料对于沥青路面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2]。 普通道路沥青对温度极其敏感,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道路交通和气候状况,容易引发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 为了改善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目前通常采用掺加改性剂的方法来获得性能优异的改性沥青[3]。

与常规改性剂相比, 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在沥青中可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抑制水分和氧气向沥青内部的渗透, 对沥青技术性能有更好的改善效果[4]。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具有独特结构的石墨烯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道路工程领域[5-6]。它与沥青有很好的亲和力,在热沥青中能够形成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分子结构,可极大地提高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和路用性能[7-9]。

本文将石墨烯按照一定质量比例加入SBS 改性沥青中,制备石墨烯-SBS 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基本指标试验、老化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离析试验,分析石墨烯对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

1 原材料和方法

1.1 原材料

(1)沥青。 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

(2)石墨烯。图1 为本研究采用的石墨烯,其技术指标见表2。

图1 石墨烯

表2 石墨烯技术指标

1.2 石墨烯-SBS 复合改性沥青制备方法

将SBS 改性沥青加热熔融后,用玻璃棒均匀搅拌10 min,使沥青处于稳定的流动状态,加入一定质量分数(0%、0.03%、0.06%、0.09%、0.12%)的石墨烯粉末,用玻璃棒继续轻轻搅拌10 min,使石墨烯粉末与沥青初步混合,再使用高速剪切机,转速设置为5000 r/min,温度控制在180°C 左右,剪切时间为60 min,使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SBS 改性沥青中,最终制备得到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

1.3 石墨烯-SBS 复合改性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微观形貌。 对样品表面进行喷金预处理,电压设置为20 kV,放大倍数为10000 X。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测试沥青三大指标,分析它们随石墨烯掺量变化的变化规律。 (1)通过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制备短期老化沥青试样, 具体方法参见《规程》T0610-2011,通过老化前后沥青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2)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试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分析其流变指标随石墨烯掺量变化的变化规律。 试验温度为46-70°C,应变设置为1%,频率为10 rad/s,具体方法参见《规程》T0628-2011。(3)依据《规程》T0661-2011 对复合改性沥青进行离析试验,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观形貌

从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SEM 微观形貌图(图2)中可看出,石墨烯掺量为0%时,沥青表面比较平整,没有明显的褶皱层状结构。 随着石墨烯掺量的增加,沥青中逐渐出现了一定的片层结构。 当掺量达到0.09%时,沥青中的片层结构丰富且分布均匀。 但是当掺量增加到0.12%时,石墨烯片层结构发生明显的堆叠团聚现象,说明此时石墨烯掺量过高,不利于沥青结构的稳定。

图2 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SEM 图像

2.2 基本指标

由沥青三大基本指标的测试结果(图3~5)可知,随着石墨烯掺量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先减小后增大,软化点先升高后降低。 当石墨烯掺量为0.09%时,针入度取得最小值,软化点取得最大值。石墨烯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能够更好地吸附和稳定沥青,石墨烯的层状结构能够抑制沥青分子的运动,使得沥青的稠度和硬度增加。 但是当石墨烯掺量过大(0.12%)时,石墨烯在SBS 改性沥青中容易出现团聚堆叠现象,其良好的润滑和导热作用引起针入度和软化点下降。 延度则随石墨烯掺量表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石墨烯纳米颗粒阻碍了沥青分子的自由流动,低温条件下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

图3 针入度测试结果

图4 软化点测试结果

图5 延度测试结果

2.3 抗老化性能

从短期老化后沥青试样的指标变化情况(图6)可知,在石墨烯掺量从0%增加到0.12%过程中,短期老化沥青试样的质量变化百分比不断减小,残留针入度比不断变大,说明石墨烯提高了SBS 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这是因为石墨烯的层状结构可阻碍氧气向沥青内部渗透, 抑制沥青轻质组分挥发,从而改善沥青抗老化性能。 当石墨烯掺量超过0.09%之后, 质量变化百分比的降低幅度和残留针入度比的增长幅度明显减小,0.09%的石墨烯掺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图6 抗老化性能分析结果

2.4 流变性能

从图7 可以看出, 在试验温度从46°C 升高到70°C 过程中, 各沥青样品的复数模量都在不断减小,说明高温条件使沥青样品发生软化,流动性增加,抵抗变形能力降低。 掺加石墨烯后,SBS 改性沥青复数模量增大,力学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增强,但是增强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在石墨烯掺量为0.09%时,复数模量取得最大值,继续增加掺量反而会导致复数模量的降低,这是由于石墨烯发生团聚堆叠现象, 影响了复合改性沥青的整体性能。

图7 复数模量测试结果

从图8 可以看出,沥青试样的相位角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温度越高,沥青的黏性特性越大,弹性特性越弱,变形恢复能力逐步降低。 掺加石墨烯后,SBS 改性沥青的相位角减小,弹性特性增大,变形恢复能力增强。 当石墨烯掺量为0.09%时,复合改性沥青的相位角最小, 抵抗永久变形能力最好。继续增加石墨烯掺量会造成沥青软化,黏性特性增强,弹性特性减弱,变形恢复能力降低。

图8 相位角测试结果

从图9 可以看出,沥青试样车辙因子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车辙病害。 掺加石墨烯提高了SBS 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有利于沥青抗车辙性能的提升。 在石墨烯掺量为0.09%时,车辙因子达到最大,抗车辙能力最强。

图9 车辙因子计算结果

2.5 储存稳定性

从软化点差值计算结果(图10)可知,随着石墨烯掺量的增加,软化点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在掺量为0.09%时达到最小值,比SBS 改性沥青降低了38%,说明石墨烯提高了SBS 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这是因为纳米石墨烯的片层结构能够与SBS 改性剂分子的网状交联结构相互纠缠,对SBS改性剂分子和沥青分子的运动产生了更好的屏障和抑制作用,使得二者能够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交联状态,而不易出现离析问题。 但是当石墨烯掺量过高(0.12%)时,会导致石墨烯与SBS 改性剂的比例失调,过多的石墨烯反而会引起储存稳定性下降。

图10 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

3 结论

(1)当石墨烯掺量为0.09%时,沥青中的片层结构丰富且分布均匀;当掺量增加到0.12%时,石墨烯片层结构发生明显的堆叠团聚现象,说明此时石墨烯掺量过高,不利于沥青结构的稳定。

(2)随着石墨烯掺量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先减小后增大,软化点先升高后降低,而延度则在不断降低。

(3)掺加石墨烯增强了SBS 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石墨烯掺量为0.09%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4)掺加石墨烯后,SBS 改性沥青的力学强度和弹性特性增大,抵抗永久变形能力增强。 石墨烯掺量为0.09%时,复合改性沥青抗车辙性能最优。

(5)石墨烯与SBS 改性沥青形成了稳定的物理交联状态,石墨烯掺量0.09%的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最好,但是掺量达到0.12%时反而会引起储存稳定性下降。

猜你喜欢
车辙软化石墨
塑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能力验证分析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类型及检测技术分析探析
温拌型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流变性能
脉状负极石墨性能优于领先的商业合成石墨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增生性瘢痕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橡皮为什么能擦铅笔字?
基于抗车辙性能的超长上坡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组合设计
20 17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