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洋窑多釉色的烧制技艺

2022-09-16 03:28邱荣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出产泥坯釉瓷

邱荣兴

福建南平龙怡凤茶洋陶瓷有限公司 南平 353000

1980年3月,福建省博物馆与南平市文化馆调查发现一处宋元瓷窑遗址—茶洋窑。茶洋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自然村,西北距延平区约25公里,南靠南福铁路及闽江[1]。南平市也是我国建盏文化的发源地。茶洋窑是我国宋朝时期的大型窑厂,不但产量极高,且技艺精湛,远销海外,影响了世界的陶瓷文化发展,茶洋窑出产的陶瓷制品不但釉色繁多,且色亮温润,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我国开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后,也曾在茶洋窑的遗址下抢救挖掘出了大量的古代陶瓷文物,同时发现了八处茶洋窑窑址,多依山而建,也符合茶洋窑使用龙窑进行烧制的工艺特点,其中大岭、安后窑址多以宋时陶瓷器为主,其他窑址也更多出产清代的陶瓷制品,而在海外,仍有许多地区保留着茶洋窑的制作成品,例如日本收藏的灰被天目盏,就是源自茶洋窑。本文将深入分析茶洋窑多种釉色的烧制技艺。

一、茶洋窑的发展历史

茶洋窑创烧于北宋,当时建盏文化十分受到追捧,建盏起源于我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因釉色较深且纹理独具自然魅力而闻名,恰好与当时的社会思想及审美追求相吻合,也推动了建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茶洋窑同样位于南平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山而建的龙窑,大批量来生产黑釉瓷瓷器,其中以碗和盏为主,同时也涉猎青瓷、青白瓷、绿釉等陶瓷制品的制作,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审美的逐步变迁,其重心也从黑釉瓷转移到了青瓷、青白瓷、绿釉瓷的制作上,其烧制技艺也在不断地提升。

二、茶洋窑的作品特色

(一)作品类型

茶洋窑的作品以黑釉瓷为主,因为黑釉瓷这一釉色独受大众喜爱,也因此拓宽了黑釉瓷产品的生产范围,其类型包括杯、盘、碟、洗、壶、罐、炉、钵、盒、水注等,但以碗和盏为主,除此之外,还有青瓷、青白瓷等产品,但产量较少,同时兼顾白地黑花、绿釉、茶叶末釉、酱釉等品种,产量更为稀少,茶洋窑清末时受景德镇影响开始烧制青花瓷,但纵观整个茶洋窑的历史,还是以黑釉瓷为主,也推动了黑釉瓷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二)作品特色

1.黑釉瓷

茶洋窑出产的黑釉瓷有乌黑、褐黑等颜色的区分,部分碗和盏的底部有兔毫纹理,因为上釉通常不触及底部,因此外壁上的釉层较厚,下方会有流液,由于当地矿土土质的问题,所以器胎的含铁量较低,多数呈现灰色和灰白色,仅有少量才会是灰黑色、黑色,因此质感上没有建窑的厚重。茶洋窑出产的黑釉瓷繁多,釉色黑色、深褐色或酱褐色,釉面有的有浅色斑纹,似兔毫。腹外壁上部厚釉、下部薄釉的现象比较常见,看上去似二层釉。

黑釉碗类器主要是仿制建窑的束口盏和敛口盏。成型工艺上,碗体的腹壁底部带有常见的轮旋痕和跳刀痕,与建盏相比较,碗的局部变异明显,因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以下几种类型:

白覆轮的束口碗,小器形,形体较瘦削轻薄,实足,盏身为黑色或深色,口沿呈白色或浅色,俗称白覆轮。底足遗留月牙形的旋坯提刀痕迹。

平肩式的束口碗,中型器,腹部较深,在腹外壁底部切削成齐直的台面,与圈足相连成直角,俗称平肩。

实足束口碗,小器形,腹部较浅,口沿曲折不甚明显,腹下部急剧内收,底足低微浅洼。

实足敛口碗,小器形,形体扁矮,实足或微内凹。

图1 茶洋窑白覆轮黑釉盏

2.青釉

除了黑釉瓷外,茶洋窑生产最多的便是青釉,也称青瓷,在制作技艺和审美趋势上受浙江龙泉窑的影响较大,茶洋窑所生产的青瓷作品,釉色多呈青黄色,也有青绿色,且以青绿为盛,釉层更为纤薄,具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偶有开片,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有可能是坯与釉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但却能在机缘巧合之下,构成较为奇特的纹理,例如鱼子纹、牛毛纹、柳叶纹等等,更增添了艺术气息。施釉多不及底,在制作器物上也以瓶、盘、碟等为主,与黑釉瓷不同的是,黑釉瓷常用于饮茶、斗茶,而青釉则用作观赏性的较多,在装饰图案上常以吉祥淡雅的自然图案为主,例如莲花、水纹、菊花等等,方法多采用刻印、模印、划花、堆贴等,部分还采取了佛器的装饰手法,例如“福禄寿”、“卍”字等。而除了釉壁较薄的青瓷器外,茶洋窑还出产过一些釉壁较厚的青瓷器,特点为青中泛着黄褐色,内壁满釉色,外部着釉彩到下腹部,再利用刻花、划花等手法进行装饰。

3.青白瓷和白瓷

青白瓷和青瓷实质上使用同一类手法制作出来的瓷器,只是根据成品的颜色分为青白瓷。青白瓷青中泛白或白中有青,釉面晶莹剔透、温润得体,且开片较多,胎体纤薄细腻,因火候较高,所以胎体的釉色紧密贴合,器物在造型上也更显得轻巧雅致,制作种类繁多,有碗、盘、碟、盖碗、洗、钵、盏、盏托、高足杯等,应用类制品较多,在装饰手法上与青釉类似,但在图样的选择上,增添了很多带有日常气息的纹理,例如猴子、篦划水波、牡丹花等等。茶洋窑对青白瓷的烧制主要集中于宋朝,进入元朝后茶洋窑加重了对于黑釉瓷生产的比例,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后期又增添了青白瓷和白瓷的烧制比例,清朝中期,茶洋窑还烧制少量的青花瓷器,由此也能看出大众审美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三、茶洋窑多种釉色的烧制技艺

(一)黑釉瓷

图2 茶洋窑青白瓷

黑釉瓷的重点在于矿土的选择和对窑炉烧制过程的掌控。首选,需将矿土、高岭土等原料按比例融合,其中高岭土的作用是增加瓷器的可塑性和韧性,与水混合搅匀后淘洗、碾磨,为了保障泥坯细腻,还需过筛,随后将泥浆置于阴凉处发酵,便得到了制作泥坯的泥土,将泥坯塑形后,便进行第一次烧制,此次烧制主要是为了去除泥坯中的水汽,减少最终烧制不会变形,且强度更高,因此,第一次烧制时需要将窑炉门打开,待自然冷却后取出,得到素坯。下一步是上釉,此步骤的操作技艺影响最终釉壁厚薄程度,上釉结束后,将釉坯置于阴凉处晾干,再进行最终烧制,温度和还原气氛是黑釉瓷着色的关键,温度达到900℃以上,釉色开始融化,达到1300℃左右,釉色开始流动,而最终效果也与流动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燃烧物飞溅等问题,燃烧物通常采用松柏木,油脂丰厚且燃烧完全,采用匣体等避免燃烧物的油脂或火痕对最终成品的影响,烧制三天三夜后,熄火待自然冷却,便可得到黑釉瓷成品,值得注意的是,茶洋窑为了保障产量,通常建造龙窑进行烧制。

(二)青釉

青釉的烧制温度低于黑釉瓷,仅在1200℃左右,其釉色主要依靠石灰和黏土配置而成,而矿土中的铁元素在黑釉瓷中是重要元素,在青釉的烧制中却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不但降低透明度,让颜色较深,且会产生不和谐的斑纹,因此一定要控制铁元素的含量,但也因为有铁元素的作用,所以青釉较多并非纯净的青色,而是青绿、黄绿、灰绿等等,青釉瓷在泥坯塑形过后要进行纹理绘制,通常采用直接雕刻、模具印制、压花等方式。

(三)青白瓷和白瓷

青白瓷和白瓷的烧制工艺与青釉瓷相近,其主要区别在于选用的泥坯原料,需在黏土中添加大量的白泥,学名叫做高岭土矿,因景德镇高岭村得名,而茶洋窑生产此类瓷器也是受到了景德镇瓷器的影响。

结语:茶洋窑是我国重要的瓷器出产窑厂,其陶瓷文化影响了世界各地,对于推动世界陶瓷文化的进步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茶洋窑主要出产黑釉瓷,技艺精湛,成品独具特色,除此之外,还出产少量的青釉、青白瓷以及白瓷,这些在烧制流程上相近,主要工艺区分在于原料的选择和对窑炉内状况的控制,总体来说,茶洋窑品类丰富,技艺不俗,为推动我国传统陶瓷文化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出产泥坯釉瓷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从黑釉瓷盏看宋代茶文化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我国本土纳米农药新剂型正式“出产”
教师节特别篇
方形西瓜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