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扒垃圾

2022-09-16 00:28青丝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做广告维京格陵兰岛

青丝

从电视上看到一段古巴的画面:逼仄的老城区,建筑在夕阳下投射出修长的阴影,石板路上缓缓行来一辆马车,车夫手上摇着铜铃铛,两旁的住户闻声纷纷把垃圾拎出来扔到马车的车斗里。如果不是坐在电视机前,我几乎以为自己穿越回了过去的年代——我童年时的生活场景,与之一模一样,分毫不差。更没想到,在不同文化之间,垃圾竟然能为观众构建起了一条足以共鸣的精神通道。

如果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垃圾是展示生活内容的最真实样本,从中可以获取巨量信息。过去物质匮乏,垃圾也少,每天做饭丢弃的烂菜叶子,馊了的剩饭剩菜,都有人回收。养猪的人会在周围几个街区放几口瓦坛,作为潲水桶,把收集来的厨余垃圾作为饲料。小孩子攒橘子皮、鸡鸭毛、鸡内金拿去卖钱,这是他们获取零花钱的重要方式。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有一句台词:“就算是一張卫生纸,一条内裤,都有它本身的用处。”能创作出这种剧本的人,就肯定经历过昔日物尽其用的生活。

垃圾还能反映出人类的物质文化故事。考古学家在挖掘工作中发现,古希腊的特洛伊人处理垃圾,不是集中倒在一个地方,而是各自就地填埋到土里。1973年,美国土木工程师计算出特洛伊城因垃圾堆积,每一百年会升高1.43米。还有考古学家从格陵兰岛上的多个人类遗址发现,数百年前就有5000多个维京人在岛上生活,但这些人最后都神秘消失了。

考古学家挖开各遗址的垃圾堆,一层层往下扒,分析这些早期居民的食物构成,最终破解了这一疑团。格陵兰岛的土壤层是由覆盖在岩石上的火山灰形成的,非常薄,肥力也不足,加上位于北极圈,冬季很长,牧草很难形成周期循环。维京人早期建立定居点,主要是靠放牧牛羊和捕猎为生,到了冬季就缺乏足够的牧草饲养牲畜。

各遗址留下的垃圾,无声地讲述了一个个悲惨的故事。最底层的垃圾是小型野鸟和兔子的骨头,维京人平时很少捕猎这种小动物,但处于饿死的边缘,也开始饥不择食。中间层是小牛犊和小羊羔的骨头,表明牲畜不论大小已全被吃光。最上层是大型猎狗的骨头,其中一些狗头骨上还有刀痕,说明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连捕猎的狗都被杀了吃掉。格陵兰岛人少是自然调整的结果,其生态系统只能支撑有限的人在上面居住。

除了考古,从生活垃圾也可以剖析现代人的行为模式。美国大萧条时期,费城一家报纸为了开拓业务,主动找到一家生产浓汤罐头的企业,想让他们在报纸上做广告。企业却不屑一顾,认为自家的产品是供富人阶层消费的,普通人没有这个消费能力,做广告是白浪费钱。报社于是派出记者到费城的富人区和中产社区分别做垃圾采样,通过扒垃圾了解每个家庭的选择,结果发现中产人群消费的汤罐头远远超出富人。因为富人家里雇有仆人做饭,多是采用新鲜食材,中产人群工作忙碌,不愿在做饭上多花时间,所以消费的汤罐头也更多。报社最后用事实说服了食品企业投入大笔资金做广告。

垃圾与现代人类的矛盾之处,在于工业社会开创了一个以速度、生产和消费为重的新时代。人们过上了过去之人梦想不到的舒适生活,但由此产生的垃圾也呈倍数剧增。现代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循环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衣服只穿一两次就扔,电子产品落伍了就换,家具旧了就全套更新,就连楼房也时常炸了重建——长久使用一件东西不再被视为美德,反而容易被他人视为失败者,大量制造垃圾成了经济能力与社会活力的重要指标。我有时想,如果千百年后的人挖掘我们这个时代的垃圾进行考古,发现到处都是巨型的水泥砖块,毫无人文价值,会不会皱眉嘲笑这个时代的人类活得太过廉价?

猜你喜欢
做广告维京格陵兰岛
维京火祭节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格陵兰岛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研究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不,发现美洲的不是维京人。以下是这一迷思有问题的原因所在 精读
回不去的格陵兰岛冰川
维京后裔分布在哪
腋下广告
维京探险者
拒绝做广告的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