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常事”知多少

2022-09-17 07:35本刊编辑部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2年8期
关键词:霍去病戚继光岳飞

文/本刊编辑部

军事理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篇》

用兵作战的上策是用计谋取胜;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孤立敌人;再次是直接攻打敌人的军队;下策是去攻打敌人的城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嘴唇和牙齿表里相依,如果嘴唇不存在了,牙齿也会觉得冷。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看出晋国的阴谋,就以这句话劝谏虞公,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虢国一亡,虞国也就跟着完了。虞公不听,结果晋国灭虢国后顺势就灭掉了虞国。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常棣》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

——《吕氏春秋》

用武就凭力量取胜,用文就凭仁德取胜。用文用武都能取胜,什么样的敌人能不归服?

与战争有关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塞下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示儿》

大将年少时

冠军侯霍去病

公元前140年,霍去病出生。公元前123年,年轻的霍去病第一次跟随舅舅——名将卫青出征。“初生牛犊不怕虎”,霍去病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匈奴人的营帐,犹如天降神兵,斩杀匈奴两千多人。尽管汉军在此次战争中并未大获全胜,霍去病却一战成名。

在霍去病之前,从未有人能用如此大胆而出人意料的作战方式取胜。汉武帝大喜之下专门为他量身打造了头衔“冠军侯”,取“功冠全军”之意。霍去病首战告捷,自此每战皆胜,一生没打过败仗,可谓鲜有的天才将领。其实,在霍去病看似轻松的成功背后,是他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以及常人不可比拟的勇气与决心。

【摘编自《了不起的中国军事》(青岛出版社)】

精忠报国的岳飞

岳飞从小好学,父亲每天教他认字读书,也常给他讲一些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岳飞的记忆力很好,对《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经典烂熟于心。

岳飞从小就有超人的力量,还没成年就能“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后来,岳飞跟周同学骑射,能左右开弓,跟陈广学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

当岳飞长大成人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公元1127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就此灭亡。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为国家报仇雪耻。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摘编自《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吉林文史出版社)】

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更熟读历代兵书。他不但对战争有着自己的思考,更有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在当地中了武举人的戚继光进京赶考时赶上了明朝的一个大事件:蒙古部族首领俺答率领数万精骑,冲破长城防线一路破关南下,直接打到了京师,这就是历史上的“庚戌之变”。军情紧急,戚继光等考生们考不成试了,全部被编入军队参加战斗。戚继光被任命为督防九门的旗牌官,他在认真完成任务之余,仔细侦测并分析敌情,提出了很多作战建议,每一条都切中要害。

蒙古军队退兵后,初露锋芒的戚继光已经成了军中小有名气的人物。当时代理兵部事务的大臣王邦瑞,给了二十二岁的戚继光一个极高的评价:“青年而资性敏慧,壮志而骑射优长。”

【摘编自《了不起的中国军事》(青岛出版社)】

连连看——请为古代军事名人找到对应的说法吧!

孙武 周瑜 吴起 韩信 马援马革裹尸 千秋兵圣 多多益善 羽扇纶巾 不败将军

(答案在本期找)

猜你喜欢
霍去病戚继光岳飞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霍去病之死
岳飞,我想对你说
岳飞
霍去病被摸得锃亮
戚继光点兵
戚继光开发的抗倭神器,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姚渝永连环画选页 《戚继光御倭》
戚继光巧对王使司
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