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核电专家梦筑田湾

2022-09-19 12:33穆玲玲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夫连云港核电

文/穆玲玲

田湾核电站全景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在江苏连云港海上云台景区不远处的高公岛乡,有个叫田湾的小渔村,20多年前,中俄的核电专家在这里开始建设一座被誉为“中俄核能合作典范”的田湾核电站。20多年间,先后有上千位俄罗斯核电专家来到连云港,为中俄两国核能合作作出巨大努力,取得了优异成果,他们也在这里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3年,时任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总裁瓦列里·利马连科因在中俄核能合作及田湾核电站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当年的中国政府友谊奖。

今年3月,纪录片《梦筑田湾》在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俄语频道)播出。该片由中央电视台在田湾核电站摄制完成,集中展现俄罗斯核电专家在中国连云港工作、生活的场景。矗立于黄海之滨的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政府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国际战略协作、共同推动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这里是俄罗斯核电专家的“第二故乡”,他们在这里愉快工作,收获深厚的友谊、甜蜜的爱情,享受便利化生活,与中国人民一起建设世界上最好的核电站。

20多年的深厚情谊

1999年10月20日,震天的鞭炮、隆隆的机器声响彻田湾大地,随着第一罐混凝土浇灌,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国内首座VVER机组落户田湾。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连云港)代表处总代表谢尔盖·米纳科夫就是在那时和专家团队一起来到中国的。

“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在当时也是俄罗斯最先进的机组,有着独立的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和独一无二的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米纳科夫说,曾在俄罗斯的罗斯托夫核电站、巴拉科夫核电站以及捷克的核电站工作过的他,至今仍念念不忘当年的场景。“中国人有着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宠大工程的速度如此之快,让我们惊讶。”米纳科夫还表示,中国工程师的学习能力很强,有的可以直接用俄语交流。老一代的核工业专家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聪明谦虚、举止得体、专业知识丰富,“现在回忆起与他们共事的场景,留下的只有好印象。”

2007年5月17日,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年8月16日,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业运行。3、4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2月15日、12月22日投入商业运行。凝聚着中俄两国核工业人智慧的田湾核电站1—4号机组自商运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各项性能指标优良,在全国质量奖的殊荣榜上,第一次写上了“中国核电”的名字,创造了一个行业“零的突破”。

转眼,米纳科夫已在中国工作了20多年,在这里,他和一位连云港姑娘结婚,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读高中了。“中国的古老文化非常吸引人,我去了很多中国城市,我很想去了解这些。”20多年,米纳科夫深深爱上了这座海滨小城。

爱唱歌的老根

老根全名为叶斯捷费耶夫·亚历山大·根纳季耶维奇,是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连云港)代表处副总代表,中国同事们都喜欢喊他老根。2018年来到连云港工作的老根,工作严谨认真,谈到在连云港的感受,马上滔滔不绝,并不时伴随着爽朗的笑声。

“候鸟群飞,归向遥远的北方。而广阔的神州,在与无声的狂风抗争。心中的良知和荣誉,告诉我们需要留下,为最终的胜利,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2020年2月,一首俄语歌曲《中国人民必胜》在网络上广为传唱,那个自弹自唱的俄罗斯大叔,正是老根。深深被中国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感动的老根连夜创作并演唱了这首歌,表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下,两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展现出两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深情厚谊。“我要将歌曲献给与疫情战斗的中国兄弟姐妹。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中国人民必胜!”2021年的夏天,在田湾的江苏省首家外国专家书屋,连云港市科技局外专部门给老根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版,“我非常喜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在书中我看到了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老根说。

随着田湾核电站1—4号机组的建成商运,田湾核电7、8号机组等建造合同的签订,老根非常骄傲自己能在象征中俄友谊的田湾核电站工作,也希望两国关系能愈加成熟、稳定、坚韧。“中国人既有口号,更有实际行动。这不仅体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还体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老根说,中国政府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和在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巨大成就深深触动了他,这些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

谢尔盖·米纳科夫在田湾核电站代表处

我给政协委员提建议

绿莹莹的薄荷叶、水灵灵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色彩缤纷的玫瑰和雏菊……在田湾核电站附近的专家二村住宅区,一栋房外的小院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数十种蔬菜和花卉透露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家小院的主人是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代表处技术支持处主管阿纳托利·比柳科夫和奥莉佳·比柳科娃夫妇。

“连云港这座城市有山有海,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花卉和果蔬,热情友好的市民、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中国真的非常注重民生。”比柳科娃说。夫妻俩对中国人民的勤劳赞不绝口。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守秩序为疫情防控助了一臂之力。“很高兴能在田湾核电站工作,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在这边也用得上,也很开心能与中国同事共同奋斗。”比柳科夫说。

2021年9月,比柳科夫等3位俄方专家参加了连云港市连云区政协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俄携手·企地共建努力打造和谐美丽绿色能源基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在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相关企业和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的协商议事会上,阿纳托利·比柳科夫表示,希望能多组织有利于了解当地人文历史的活动。连云区政协有关同志当场表示,将会同社区街道、文体局等单位拿出促进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方案,常抓不懈,为专家提供更丰富便捷的业余文化生活。3位专家还提出增加俄文标志、丰富业余生活、便捷往来等建议,都一一得到回应。“在不同国家,我们遇到难题就是找所在企业,实在不行就找政府。中国的政协委员来和我们商量。这种方式真的很棒!”阿纳托利·比柳科夫说。

2020年9月12日,叶斯捷费耶夫·亚历山大·根纳季耶维奇(右一)在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参与中方趣味活动

“友谊奖”属于两国核工业人

来自核电世家的核电设计专家亚历山大·安德里亚诺夫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这所学校是俄罗斯一流的技术类大学,拥有82名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400名教授和1500名副教授,在水利、焊接、理论和应用力学、自动化管理、能量与电子网络等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当时核电站3、4号机组进入筹备阶段,在圣彼得堡核能设计院工作的青年核电专家安德里亚诺夫来到了田湾现场,担任设计监督组组长。“中俄两国在核能领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我很乐意参与其中。通过核能合作,我还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安德里亚诺夫说。

安德里亚诺夫来到田湾的时候,田湾核电站3、4机组建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众多难题。作为俄方技术支持专家,安德里亚诺夫和中国同行们一起为核电站建设奉献着力量。“我们几乎每天都需要同总包方和建设方打交道,大家虽然也有争执,但是最终都以解决问题圆满化解争执。中国建设方的工作能力非常强,我们合作非常愉快。”安德里亚诺夫说。

除了收获友情,安德里亚诺夫还在中国找到了真爱。2014年年底,两情相悦的安德里亚诺夫和张坚走进婚姻殿堂,并于次年迎来了爱情结晶。工作之余,夫妻俩陪两个孩子逛公园、带孩子到海边挖沙子、给孩子读俄文绘本上的童话故事,对这个“洋女婿”,张坚的父母也非常满意。

亚历山大·安德里亚诺夫幸福的一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安德里亚诺夫就决定留在连云港,支撑起俄方设计管理等工作,为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前期准备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5月19日,中俄两国元首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田湾核电7、8号和徐大堡3、4号机组开工仪式。此次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再添“核动力”,并将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10月28日,安德里亚诺夫由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局推荐,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友谊奖”。“深深感谢连云港,感谢江苏人民,颁给我‘友谊奖’的荣誉。这份荣誉,是属于奋斗在田湾核电站项目上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两国核工业人的,是中俄友谊的一份有力证明。”安德里亚诺夫作为获奖专家代表在交流发言中表示,他希望俄罗斯与中国一直像今天这样友好,在文化、环保、制造业等各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梦筑田湾》摄制组还专门随同田湾外国专家中的“中国通”苏子轩(俄名:伊戈尔)来到连云港市“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许可联窗”,体验当地政府和外专部门为畅通外籍人才来连通道在优化来华工作审批上作的努力。2020年,连云港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办”,市科技局与市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整合窗口、优化流程、容缺受理,将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两项业务实行“一窗联办”,一站式办理两证。部门间的协作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既实现了部门间业务联办的有效探索,也有效提升了连云港市的外国人才服务质量,助推了全市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科夫连云港核电
连云港港再添一条徐州—连云港集装箱内河航线
郁州海运新开辟连云港—邳州航线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今年前十个月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92亿吨
中国核电生长
浙能电力:中国核电IPO最大受益者
欧洲主要国家核电运营情况
世界核电缓慢复苏
狗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