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渊源及实现路径略论

2022-09-21 03:08王姝琪谢安国王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农民

王姝琪,谢安国,王晓霞

(1.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2.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3.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拧成一根绳,历经5年不懈奋斗,到2020年,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在中国土地上基本被完全消灭。脱贫攻坚战的完美收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更高的历史起点。溯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渊源、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不仅有助于推进乡村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对于新时代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溯源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的理论正源。马克思对贫困产生的根源、消除贫困的路径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致贫的根源,消除贫困的办法就是从根源出发,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追求的是所有人民的共治共建共享,共治共建是途径,共享是最终目标,从本源上消除贫困。从治理贫困的途径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深化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坚持以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发展。加强党的领导,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凝聚各界力量,采用更为精准的策略;另一方面不断培育农民的内生动力,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在文化上进行传播,在技术上进行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贫困治理思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根基。从先秦开始,就有很多思想家开始对贫困问题进行思考。对于历史上的统治阶级自身而言,皇位的交替需要“顺应天命”,天子自身就需要“修德”,上以克制私欲,下以体恤百姓,如果天子“失德”就会受到来自天的惩处。人民作为统治的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需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在思想上要对百姓实施教化,遵从“礼”,具有一定的规矩意识;在民生上,要发展经济,注重民生。百姓生活富裕就安乡重家,生活贫困就会危乡轻家;在贫困治理方面,“以政裕民”发展经济,救济穷弱,引入社会力量,思想教化,使人民安土重迁、礼仪有序,形成了一套中国传统反贫困理论。乡村振兴就是从思想理念上传承了“民本”思想,重视民生建设,在实现路径上传承“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针对我国“粗放式”扶贫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脱贫攻坚战正式拉开帷幕。随后,我国扶贫工作迈入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关于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实、目标导向、资金管理、易地搬迁、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下狠劲,咬硬骨头。同时,创新组织形式以支持政策落实,创立“五级书记”负责制,创新精准机制,由村到户,为每个贫困人口量身定制脱贫方案。一方面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投入脱贫工作,确保政策、资金、人力的投入,另一方面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结合“扶智扶志”策略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等、靠、要”的思想。积极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构建大扶贫格局。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确定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要求。随着脱贫工作的开展,2019年以来,中央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将目光转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正式出台,设立5年过渡期,着重从政策设计、机制创新、组织完善等方面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

2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产业兴旺是生活富裕的根本路径,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为多产业协同发展构筑良好环境,治理有效为产业兴旺提供保障。党的领导为总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指引发展方向,构建法理空间。在组织方面,不管是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还是乡村振兴所要求的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人民素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组织体系的完备等,涉及乡村全面升级的问题,需要国家设置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法规以及有关规划。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地方各级乡村振兴机构的设立,完善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机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基了组织基础。在法律方面,《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从根本上明确了党坚持依法振兴的原则,为保障农业优先发展地位、完善“三农”法律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法理支撑,为我国农业实现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夯实了各级政府和党委的责任。

发展经济是摆脱贫困最根本的道路,乡村产业的发展可以最直接的作用于农民收入的提升,帮助农民拓宽收入渠道、稳定增收,实现美好生活。乡村现代化的实现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础,要对脱贫攻坚战所建设起来的以保障生活为目的的初级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的多产联合发展。规模化生产对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数字化等新技术落地具有重大影响,其实现的前提在于土地制度的创新。产业振兴路径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引入工业思维,不断推行不同形式的农业合作化生产,创办新型合作社,实现土地的灵活使用和保障农民的收入。新型农业农村合作社是集生产、加工、销售、推介、分红、发展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新型经济组织。在农民端,以提供必要生产物资等途径吸引农民入社,为农民提供完整的生产指导服务,在促进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提升的基础上以新的入股方式对“靠天吃饭”的农民予以保障,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涉农企业行业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解决其他产业的用工难题,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在企业端,合作社以高品质农产品吸引采购商;促进企业与政府协同搭建示范区,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产推介活动,树立标杆,积极走联合发展路线,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品研发、标准生产、产业加工、货品储运、成品销售、打造品牌、售后服务一条龙,充分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企业实现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利用企业对市场的敏感特性掌握市场动态,畅通农民生产、销售信息;以企业为桥梁,构建资源、农民、市场的统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

舒尔茨指出,物质资源投入与人才资源投入的不匹配是阻碍传统农业破局的关键因素。乡村振兴靠的不只是物质资源的不断投入,更为重要的是能将物质资源合理配置、产生最大效益的人力资源投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针对目前我国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加剧、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要将人才振兴的重点聚焦在长期培养与短期引进相结合、产业振兴需要与人才振兴培育相结合上。①“培”要加强。建立志智双扶长效机制,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培训范围,深挖乡村初、高中毕业生潜力,培养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培训机制体制和方式,开展个性化、灵活的实用培训,积极推广以工代培,消除农民担心浪费生产时间而排斥培训的心理,既提升了农民生产技能,又给予农民生活保障,让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将“扶志扶智”成效纳入实绩考核,促地方政府将培训落到实处。②“引”要创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过去条框束缚使农业专业科研人员难以投身于一线,通过改革高校的人才评价政策导向,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将科研做在“大地上”,鼓励科研人员创业,投身农业一线,成为新时代的“农民”,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农民职业化,推进智慧农业发展。③“留”是重点。人才振兴需要“培得好、引得来、留得住”。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备,政策的倾斜,使新“乡贤”群体落叶归根。要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5G”网络的下乡使“知识下乡”成为可能,各界精英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与乡村干部进行交流对接,指导农村发展规划和农业生产经营。要创造条件,广开思路,为乡村多留人才。

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灵魂,是本民族开拓进取的力量来源。任何缺少了文化内涵支撑的繁荣,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振兴将为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振兴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避免不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冲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播优秀的先进文化,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保护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传承其内在价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中之重。一是对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开发。各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在现今乡村旅游景区发展极其单一的背景下,走“产业+文化”的道路,将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与当地“非遗”结合起来,淬炼特色文化品牌,将为景区注入活的灵魂,是乡村旅游景区破局“同质化”的关键。结合传统文化创建文创园区,创新乡村旅游新形式,结合特定的节日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让游客从单纯的观看模式转变为实践互动模式,结合线上直播打响景区品牌,为乡村旅游业注入新活力。二是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对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封建糟粕进行摒弃,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丰富农民群众的农闲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养,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进行各类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善,开展多种“好人”“道德模范”的表彰评选活动,通过义榜宣传、颁发奖状、新闻推送等手段激发榜样的正能量,让农民主动发现身边的榜样并乐于向其学习,激发村民主体意识,逐步实现乡风文明。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再在2021开始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将生态保护作为单独一章,党和政府愈发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愈发强调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乡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巨大提升,但建设“美丽乡村”还需努力。乡村振兴要从3个方面推动生态发展:一是推动农村产业绿色发展。通过规划先行,开发多条绿色发展路径,坚持“生态+产业”农业发展方向,缓解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矛盾,促使二者协调推进。环境治理为农村旅游产业打好基础,旅游产业又反哺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绿色变革,将农业生产变成一条绿色产业链。休闲农业、康养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变革了传统单一的农家乐发展模式,结合自然教育、历史传承,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多业态集成创新。二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制度,用制度来保障农村生态发展。对党员干部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红线意识,对不能开发、需要恢复的土地进行严格保护。三是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方式变革。通过建立“幸福功德银行”等形式,将环保观念具象为生活琐碎,融入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环保行为换取“银行”积分,以积分兑换商品,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给予农民福利,从而培育农民保护生态的意识,树立环保观念,促进乡村崇尚绿色生态环保,实现生态宜居。

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导者、推动者。在脱贫攻坚中,我国积极进行制度创新,统筹社会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人民群众,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脱贫攻坚战的完美收官,足以证明组织振兴是乡村工作的核心,是推进乡村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乡村振兴实现的根本保障。要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政策的理解以及作用的发挥最直接体现于乡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要整体优化提升从事农村工作党员干部的水平,优化基层干部选、育、管、用的相关制度措施,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为民服务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平安社会建设能力等,明确基层党组的职责,以农民的满意度为标尺,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引领、知识素养,培育农民“主人翁”意识的同时提升农民群众参与村务治理的能力,逐步完善乡村法治保障、德治机制和自治体系。

脱贫攻坚战基本完全消灭了中国的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的问题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愈发复杂、多维、流动的严峻态势,接下来需要乡村振兴接过这个“接力棒”,重点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这就要求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若出现纰漏,使得大规模返贫致贫现象出现,不仅极大影响我国脱贫成效、影响村民的幸福生活,还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大桎梏。针对这一情况,日后我国乡村工作的一大主要发力点是治理相对贫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相对贫困、促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法宝。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的内涵、成因更为复杂多变,任何贫困标准的变化或者农民主体的流动都可能导致相对贫困的出现。基于此,一要建设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机制,精准识别相对贫困衍生的可能,为之后帮扶机制定向出击瞄准目标。首先落实扶贫干部责任机制。明确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的职责,严格遵守“四个不摘”。其次健全监测机制。通过人工入户走访排查筛选与部门数据比对筛选互为补充,打造监测的纵横网络。疏通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并由工作人员进行核实,收集材料,确保真实性后实施帮扶措施。开展村级定期摸排活动,要求各级干部实地走访,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建立的数据平台,及时发现返贫线索,主动发现致贫风险,找准临贫易贫群体。二要建设帮扶机制。首先是兜底保障方面,针对因病因灾等突发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临贫人员,要及时给予一定的短期物质资助,增强群众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帮助其渡过难关。其次是能力建设方面,对于失业、因疫情无法出去打工这类具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就业机会的临贫人员,要根据当地产业需要为其提供能力提升的机会以及相应的就业岗位。再次是心理建设方面。对于因倦怠等心理原因导致不愿工作的临贫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其丧失脱贫斗志。最后是助学防贫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因心理原因不愿上学的孩子进行及时疏导,避免形成贫困的代际传播。三是建设督导考评机制。把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的工作内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绩效作为各部门的重要考评内容,定期评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批评督促业绩较差人员,畅通业绩突出人员的晋升渠道,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农民合作社带农富农作用增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不要再折腾农民
农民需要什么就送什么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