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带覆盖免耕下吉林南部玉米行间土壤水分和温度的时空动态

2022-09-22 08:24高伟达任图生李保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行间土壤温度苗期

田 梦,高伟达,任图生,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高强度集约利用下,黑土地土壤侵蚀加剧,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现象突出[1–2]。目前,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47万km2,占黑土区总面积的37.9%[3],黑土层厚度也由开垦初期的 60—70 cm 下降至 20—30 cm[4]。此外,东北黑土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且全年降水不均,水分对作物生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松辽平原,近10年玉米生长季发生干旱的频率达到了60%[5]。Zhang[6]对松辽平原玉米产区作物产量–气候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干旱是影响该地玉米产量的最关键气象因素。因此,保护黑土地资源,提升保水能力,对实现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秸秆全覆盖免耕是保护性耕作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免除机械翻耕、减少土壤扰动和周年秸秆覆盖还田,实现了降低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蓄水保墒的目标[7–8]。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免耕管理下土壤含水量较高,加上大量秸秆覆盖,导致冷凉区春季农田地温偏低,影响作物出苗和前期生长,甚至造成玉米减产[9–12]。另外,对于秸秆量较大的地区,地表大量秸秆存在影响免耕播种机性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播种质量。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既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肥力,又可以降低春季土壤低温风险的耕作模式。

Kaspar等[13]和 Swan等[14]指出,移除种植行作物秸秆,从全面覆盖调整为采用条带覆盖改变了土壤水热的时空分布,从而提高玉米株高和产量。近年来在我国吉林南部黑土区实践证明,与秸秆全覆盖下免耕相比,条带覆盖免耕提高了播种的质量,也受到了农民的认可。但关于该模式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在玉米生长季内行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仍缺乏定量研究。为此,本研究基于田间试验,通过原位连续动态监测条带覆盖免耕下行尺度上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变化过程,为认识条带覆盖免耕技术模式,改善吉林南部黑土区土壤水分和温度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科学地推广该项耕作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试验站 (北纬43°10′,东经 124°22′)。该地区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6 mm,降雨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2%;历年平均气温为5.9℃,≥10℃的活动积温为3078℃。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黑土(Mollisols,USDA),质地为黏壤土,0—20 cm土层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分别为24%、45%和31%,有机质含量为21 g/kg。

1.2 田间试验设置

本研究仅针对条带覆盖免耕模式开展田间观测。种植作物为一年熟春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行距为100 cm,窄行行距40 cm。具体田间操作如下:每年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留高茬(30 cm),其余部分经联合收割机粉碎后全部覆盖于地表。第二年春季播种前,首先用秸秆归行机将播种带地表覆盖的秸秆进行归行,然后利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和镇压作业。玉米株距为25 cm,种植密度为6.4万株/hm2。每年宽窄行进行轮换,即下一年在上一年的宽行进行播种。肥料采用缓释掺混肥料 (N–P2O5–K2O 24–13–15),总养分≥52%,施肥量为800 kg/hm2。肥料于播种过程中随播种机沟施入土壤,施肥位置距播种行外侧10 cm,深度 10 cm。

1.3 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测定

田间观测年份为2018年,玉米播种时间为5月20日。为准确测定行间不同位置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待玉米出苗后(6月1日),选择长势良好的植株所在行安装水分和温度探头。在距离植株约10 cm 处挖开一个宽约100 cm、深约25 cm的剖面,用尺子测定好安装位置的距离后,分别在3个土壤深度5、10和20 cm,7个行间位置埋设土壤TDR水分探头和热电偶温度探头。7个监测点分别为:玉米植株下方(记为0位点)、窄行内距离植株10和20 cm处(记为–10和–20位点)和宽行内距离植株10、20、30和50 cm处(记为10、20、30和50位点),具体见图1。本研究中,土壤水分、温度从2018年6月5日开始监测,至2018年10月8日玉米收获时结束监测。土壤含水量采用 TDR100 (Campbell Scientific Inc., Logan, UT),每 2 h 测定一次;土壤温度采用铜–康铜型热电偶,每1 h测定一次;含水量和温度数据由数据采集仪 (CR1000, Campbell Scientific Inc.,Logan, UT)自动记录。降水量和太阳辐射数据由试验地旁边的自动气象站进行监测和记录。

图1 田间土壤温度和水分探头埋设方式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installation the probes for measuring soil water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f different soil layers in the field

1.4 数据处理

1.4.1 土壤含水量计算 利用BMO方法[15]处理TDR波形,得到土壤介电常数(Ka)。将Ka带入Topp公式[16]计算土壤体积含水量(θ):

1.4.2 土壤储水量计算 各生育期宽行与窄行0—20 cm土层的平均储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Ww和SWN分别为宽行和窄行储水量(mm);θ10i、θ20i、θ30i、θ50i、θ–10i和θ–20i分别为 10、20、30、50、–10和–20位点的含水量;Zi为第i层土壤厚度(mm)。

1.4.3 行间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异系数 在本研究中,计算一段时间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用来描述含水量的稳定性(CVtime),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σtime为行间某一位点在某一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日平均含水量的标准差;μtime为对应土壤日平均含水量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期间降水情况

图2展示了2018年与过去30年试验区玉米生长季内月平均降水量的比较及2018年月平均气温。总体来看,2018年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465 mm)与多年平均值(477 mm)相近,为平水年。从降水分布来看,玉米生育期内降水呈正态分布。与30年平均值相比较,2018年6月降水量降低了30 mm,而8月份降水增加了54.6 mm。2018年6—9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2.4℃、25.3℃、22.1℃和16.1℃。因此,2018年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图2 2018年玉米生育期内月降雨量、月平均气温和过去30年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月降雨Fig.2 Monthly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in 2018 and average monthly rainfall in the past 30 years during the maize growing season

2.2 覆盖带和未覆盖带行间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从玉米整个生育期来看,覆盖带和未覆盖带不同监测点5、10 和20 cm 深度土壤含水量动态特征不同(图3)。在5 cm土壤深度,整个作物生育期内,覆盖带平均土壤含水量高于未覆盖带。在行间不同监测点的变化趋势为50位点>0位点> –20、10、20 和 30 位点> –10 位点。50 位点处日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31~0.44 cm3/cm3,平均含水量为0.38 cm3/cm3;而株下(0位点)含水量变化范围在0.23~0.38 cm3/cm3;窄行–10位点的平均含水量比宽行50位点低44% (图3)。在10 cm深度,各监测点含水量在行间分布规律与5 cm深度相似,但行间土壤含水量差异减小。在20 cm深度,–20位点含水量低于其他监测点,其余监测点行间含水量差异较小。此外,50位点和–20位点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比10和20 cm深度含水量高约11%。其余监测点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

图3 玉米生育期内监测点–20、–10、0、10、20和50 在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Fig.3 The dynamics of soil water content of three soil depths at –20, –10, 0, 10, 20 and 50 monitoring points during the maize growing season

受植物生长及气候影响,覆盖带和未覆盖带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在玉米各生育期的动态特征不同。播种前,土壤水分充足而且宽行和窄行都处于秸秆覆盖状态,行间覆盖带与未覆盖带含水量分布均匀,各监测点平均含水量的变化范围为0.32~0.39 cm3/cm3,苗期行间平均含水量为0.36 cm3/cm3,且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图3)。在拔节期土壤行间平均含水量为0.31 cm3/cm3,且覆盖带与未覆盖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在5 cm土壤深度,50 位点在整个行间土壤含水量最高,为0.38 cm3/cm3,而表层其余监测点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变化范围在 0.28~0.31 cm3/cm3。20 cm 土壤深度–20位点在整个行间土壤含水量最低,为0.27 cm3/cm3。在10和20 cm土壤深度,覆盖行和株下的含水量范围为 0.30~0.34 cm3/cm3,高于未覆盖行 (0.27~0.31 cm3/cm3)。在吐丝灌浆期,土壤行间平均含水量为0.29 cm3/cm3,在玉米4个生育期中最低。在表层5 cm土壤深度,50 位点和株下0 位点土壤含水量均高于0.30 cm3/cm3,其余监测点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在0.23~0.29 cm3/cm3,其中–10位点土壤含水量最低,为0.23 cm3/cm3。而10和20 cm土壤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与拔节期相同。成熟期土壤行间平均含水量为0.32 cm3/cm3。在5 cm土壤深度,平均含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为50位点(0.38 cm3/cm3)>0位点(0.33 cm3/cm3)>–20、10、20 和 30 位点 (0.29~0.31 cm3/cm3)>–10 位点 (0.25 cm3/cm3)。在 10 和 20 cm 位置,覆盖行和株下(50、20、10、和0位点)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32~0.36 cm3/cm3,略高于未覆盖带位点土壤含水量 (0.29~0.33 cm3/cm3)。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尺度变异性(CVtime)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土壤含水量的稳定性,与作物生长也有密切关系。相较于其他生育期,苗期的CVtime最小,行间各位置在5、10和20 cm土壤深度的CVtime均小于3%。拔节期和吐丝灌浆期的土壤平均含水量较低,但降雨集中,土壤干湿交替过程变化明显,因此CVtime高于苗期和成熟期(表1)。且不同位置的CVtime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5.3%~22.6%。其中,在5 cm 深度,CVtime在–10 位点>10 位点>–20、0、20和 30 位点>50 位点;在 10 cm 深度,0 和–20 位点的CVtime高于其他位置,而50 位点的CVtime最小;在20 cm 深度,–20 和–10 位点的CVtime高于 20、30 和 50位点。在成熟期,CVtime的变化范围为3.8%~12.2%,其中50位点CVtime最小,其次为0 位点,其余监测点差异不大(表1)。

表1 玉米生育期条带覆盖免耕行间不同监测点在5、10 和2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尺度变异系数Table 1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time, %) of soil water content of different monitoring points in 5, 10 and 20 cm soil depths at different maize growth stages

图4展示了玉米不同生育期内窄行(–20 和–10位点)和宽行 (10、20、30 和 50 位点) 0—20 cm 土壤剖面的储水量。根据储水量大小,4个生育期依次为苗期>成熟期>拔节期>吐丝灌浆期。在每个生育期内,宽行土壤储水量都高于窄行,在苗期、拔节期、吐丝灌浆期和成熟期,宽行比窄行区域储水量分别高出8.5%、13.1%、11.1%和9.6%。

图4 宽行与窄行区域各生育期0—20 cm深度土壤储水量的比较Fig.4 Comparisons of soil water storage in 0−20 cm soil profile between wide and narrow rows at four maize growth stages

2.3 行间不同位置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反映了降雨过程中水分在土壤剖面内入渗再分布的过程。我们选择了3次较为有代表性的降雨事件,分别发生在7月8日、7月11—12日、7月26日,其降雨量分别为16.4、52.2和59.4 mm。图5展示了降雨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过程。

图5 不同监测点5、10和2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对3次降雨的响应Fig.5 The responses of soil water content to three rainfall events in 5, 10 and 20 cm depths of monitoring points

第一次降雨前,5 cm深度50位点初始土壤含水量约为0.36 cm3/cm3,其他监测点的初始含水量约为0.25 cm3/cm3。降水 16.4 mm 后,在 5 和 10 cm 深度,–20、–10、0 和10位点的含水量迅速增加约30%~40%,20、30和50位点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对降雨没有响应;20 cm深度–20、–10和0位点土壤含水量上升了16%~30%,其他监测点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次降雨(52.2 mm)前各位点土壤初始含水量较高:5 cm深度 –20和0位点(–10位点处传感器故障,缺数据)约为0.30 cm3/cm3,10、20和30位点的土壤含水量约为0.25 cm3/cm3,50位点的土壤含水量达到0.37 cm3/cm3。降雨后3个土壤深度各位点的含水量都有增加:在5 cm深度,10 位点的含水量约增加了40%,–20和0位点含水量增加了33%,20和30位点含水量增加24%,50位点含水量仅增加了10%。在10与20 cm深度,行间含水量对降雨响应差异减小,各监测点土壤含水量增加约18%~36%。

第三次降雨(59.4 mm)与第二次降雨相隔14天,降雨前表层土壤较为干燥。除5 cm深度50位点外,其他监测点含水量在0.15~0.25 cm3/cm3。降雨后,在 5 cm 深度,–20、–10、0 和 10 位点含水量迅速上升了约60%~70%; 20、30和50位点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7%、48%和18%。在10 和20 cm深度,各个位点土壤含水量均有所上升且趋于一致,而且与表层几乎在同一时间达到最大含水量。此外,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降雨中,宽行含水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滞后于窄行约14 h。

2.4 不同位置土壤含水量在降雨后变干过程的差异

选取苗期(6月19、23和27日)和拔节期(7月12、16和20日)为例,土壤变干过程中各监测点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见图6。在苗期,各监测点土壤含水量在6月19日为0.32~0.40 cm3/cm3。土壤变干过程中,窄行 –20、–10 位点 5 cm 深度土壤的含水量损失最快,连续8天无降雨后,含水量减少了18%,其次为宽行0、10和20位点,含水量减少6%,而 30 和 50 位点水分无损耗。在 10 和 20 cm 深度,–20 位点含水量减少最快,在两个层次分别降低了14%和10%,而在10 cm深度的0位点含水量减少了8%,其余监测点含水量减少均小于或等于5%。

图6 苗期及拔节期土壤变干过程中行间不同监测点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Fig.6 The changes of soil water content as soil dry processes during seedling and jointing stages at different monitoring points between rows

在拔节期,各监测点土壤含水量7月12日为0.29~0.40 cm3/cm3。0位点含水量减少最多,在5、10和20 cm深度含水量分别减少了29%、34%和25%。其次为10、–10和–20位点,10位点在5、10和20 cm剖面内含水量分别急剧减少了33%、23%和16%。–10位点在5、10和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约21%~26%,–20位点在5、10和20 cm剖面内土壤含水量均下降27%,干燥峰下移至20 cm深度以下;而在20和30位点,土壤含水量在0—20 cm剖面内损失了8%~13%。50位点在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小,降低了约6%。

2.5 行间土壤温度时空动态特征

整个玉米生长季内各监测点在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日平均温度时空动态特征见图7。总的来看,3个土壤深度、7个监测点的土壤温度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由苗期逐渐升高,到吐丝灌浆期达到t最高后逐渐下降。在苗期和拔节期,行间土壤日均温按照–20、–10、0、10、20、30和 50位点的顺序依次降低,宽行的土壤温度低于窄行和株下。在5 cm深度,与50位点相比,0位点(株下)土壤日均温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高1.8℃和1.1℃,在10 cm深度分别高1.4℃和0.7℃,在20 cm深度分别高1.0℃和0.6℃;而与–20位点相比,0位点在5 cm深度的日均温度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降低了0.5℃和0.4℃。在吐丝灌浆期,不同监测点在3个深度的土壤温度没有明显差异。在玉米成熟期,行间各监测点土壤温度呈现出与苗期相反的变化趋势,50位点的土壤温度最高,–20位点最低。

图7 不同监测点在5、10和20 cm深度日平均土壤温度随时间动态变化Fig.7 Dynamics of mean daily soil temperature in 5,10 and 20 cm depths of various monitoring points

2.6 玉米苗期行间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

在吉林南部,土壤温度与玉米苗期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的结果也表明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不同监测点土壤温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苗期和拔节期(图7)。因此,本部分重点分析苗期条带秸秆覆盖免耕行间不同位置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总的来看,土壤温度与太阳辐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正弦函数变化。本文选择苗期太阳辐射较强的6月9日和较弱的6月14日为例,分析行间不同位点在5 cm深度土壤温度的日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图8)。在6月9日,太阳辐射较强,0位点与20和50位点的最大温差出现在14:00,分别为5.1℃和8.6℃;0位点与–20位点的最大温差出现于 12:00,0位点比–20位点低 2.5℃ (图 8a)。另外,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约为12:00,而窄行位点达到最高温度时间为15:00,宽行位点达到最高温的时间为18:00左右,土壤温度变化均滞后于太阳辐射变化。在太阳辐射较弱的6月14日,土壤温度日变幅较小,行间不同监测点的温度差异也低于6月9日相同时间的值。例如,0位点的最高温度比20和50位点分别高出1.1℃和2.0℃,比–20 位点则低 0.6℃ (图 8b)。

图8 玉米苗期其中两天的–20、0、20和50监测点在5 cm深度土壤温度和太阳辐射日变化特征Fig.8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ily changes of soil temperature at –20, 0, 20 and 50 monitoring points in 5 cm depth and the solar radiation in two selected days of maize seedling stage

3 讨论

土壤水分和温度在行间的分布规律受到土壤性状、地表覆盖、气象条件、净辐射、植物根系吸水等很多因素的影响[17–21],同时土壤温度的变化与水分状况相关[22–24]。本研究中,我们假设不同监测点相同深度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基本相同。因此,土壤性状差异不再讨论。在不同玉米生育期内,NT-SRC管理下作用于行间不同监测点土壤水、热特征的因素也不同。

在玉米苗期,尽管降水量在全生育期处于最低水平,但由于播种前作物地表一直保持秸秆全覆盖状态。因此,所有位点0—20 cm土壤剖面整体含水量较高,分布较为均匀(图3)。苗期玉米植株较小,作物蒸腾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土壤水分损失途径主要是土面蒸发。对于宽行和窄行,影响土面蒸发的主要因素是地表秸秆覆盖程度。宽行表面秸秆覆盖,能有效地抑制蒸发[25],使宽行土壤储水量比窄行高8.5%;尤其明显的是,50位点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监测点。另外,苗期阶段,降雨事件较少(图2)。因此,窄行位点和宽行位点土壤含水量变化均不剧烈(表1)。在此阶段土壤温度是限制玉米萌发、生长的主要因素。玉米苗期行间不同监测点土壤温度的变化非常剧烈。秸秆覆盖一方面直接降低了地表净辐射,另一方面使宽行土壤含水量较高。两方面使窄行(苗带)土壤升温快且温度高(图7和图8)。作为土壤与大气热量交换的一道屏障,秸秆覆盖降温作用明显,导致苗期温度过低,是影响免耕下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13,26]。本研究中,在晴朗的白天,苗期株下0位点在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在20℃~27℃,而宽行50位点的温度变化在17℃~19℃,窄行处的日平均温度比宽行处高2.2℃(图8)。研究表明,即使土壤温度改变1℃,也会对玉米生长速率产生显著的影响[27]。有研究指出,相较于裸土处理,在出苗后30天,秸秆覆盖处理下玉米叶片减少1.1~1.4片[28]。因此,NT-SRC有效地提高了根系生长区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

在拔节期,玉米株高和叶面积处于逐渐升高阶段,因此,拔节期土壤含水量时空动态特征主要受作物吸水、土面蒸发和降雨的影响。整体来看,拔节期宽行含水量高且比窄行稳定(图3和表1),其主要原因是秸秆覆盖一方面减少土壤蒸发[25,29],另一方面,尽管秸秆覆盖对降水具有截获作用,减少了降水入渗量[30],但其减缓了土壤含水量在降雨和干旱过程中的变化强度,增强了土壤含水量的稳定性(图5和图6)[31]。玉米根系主要分在10和–10位点的空间内,根系吸水使两个位点土壤含水量变异增大(表1)。在此阶段,土壤含水量和地表净辐射差异是导致行间不同监测点土壤温度时空分布特征差异的驱动因子。宽行有秸秆覆盖,含水量高、净辐射低,所以日平均温、最高温度和升温速率均低于窄行。

在吐丝灌浆期和成熟期,吉林南部黑土区农田土面蒸发量很低[32]。玉米蒸腾量在全生育期最大,土壤水分损失主要过程为玉米植株蒸腾作用[33]。此阶段是玉米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易发生干旱胁迫[34]。降雨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内(图2)。因此,玉米根系分布特征与该时期行间含水量动态变化也有密切的关系。玉米根系密度随土壤深度一般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5–36]。所以,在本研究中,5 cm深度玉米根系吸水主要使–10和10位点土壤含水量迅速下降。随着深度的增加,根系吸水作用位点逐渐扩大到–20和20、30位点(表1)。50位点不受影响。在吐丝灌浆期,行间相同深度不同监测点日平均土壤温度基本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秸秆覆盖带土壤含水量较高,热容量较大,接收到的净辐射较小,土壤温度日变化较小。在成熟期,由于气温的降低,部分土壤热量通过热交换散失到大气中,而秸秆覆盖能够降低这种热量的损失,使得宽行处的土壤温度高于窄行处,秸秆起到了保温作用。同时成熟期宽行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热惯量较大,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土壤温度随气温的降低[37]。

4 结论

免耕条件下,玉米采用窄行播种、宽行秸秆覆盖的技术措施,避免了秸秆覆盖降低苗期土壤温度的副作用,又提高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玉米抵御干旱能力。因此,免耕-带状秸秆还田可创造适合玉米生长的水热时空分布。由于本研究仅基于一个平水年的结果,在春季干旱或者雨水偏多的情况下,玉米行间的土壤水热时空动态特征还需进一步评估。

猜你喜欢
行间土壤温度苗期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