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优化分析

2022-09-23 12:03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实验室食品监督

高 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新疆北屯 836000)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引起社会的恐慌,增加了社会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关注程度。食品检测实验室在保障食品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科学有效手段检测分析食品感官和理化特征等指标,协助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食品监督,控制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食品质量合格。在食品检测期间,环境条件、人员检验能力及经验、操作熟练程度等均会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检验检测报告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对实验室质量监督进行优化分析尤为重要。

1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概述

质量监督是保障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的一种监督方法。质量监督员以国家标准、法律法规、检验检测技术规范要求等为依据,遵循实验室内部文件规程等,对检验检测活动开展全过程、动态化、连续性监督活动,发现和解决检验检测活动各环节影响因素,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保障检验检测数据准确、真实、可靠[1]。科学开展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不仅能及时发现检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纠正和处理,强化实验室风险防范,还能保障检验检测报告的公信力,发挥其作为行政处罚技术依据的效用,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2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要点

2.1 留样监督

遵循《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及标准规范要求开展留样记录管理,便于发现生产加工阶段微生物污染情况、产品保质期内质量变化情况,确定产品保质期限等。质量监督时应确保留样操作符合技术标准,设置专门留样柜,并在标签标示条件下储存,确保留样数量充足,并详细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检测人员等信息,待结束检测试验后,按照相关规则和风险评估进行后续处理。此外,加强食品样品检测质量监督,确保检测结果达标,如熟制品中微生物限量需要满足相关标准(详见表1)。

表1 熟制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

2.2 监督方法

食品检测实验室监督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常规监督和特殊监督。常规监督也称一般性监督,基于监督计划开展的监督活动有现场观察、测量审核、模拟实验等,多种方法通常组合对比使用[2];特殊监督主要监督标准方法偏离状况、结果限量值等内容,需准确把握监督时机,采用常规监督+特殊监督的方式对实验室检测质量开展整体性监督工作。

2.3 工作人员监督

工作人员是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关键因素,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是否达标,是否具备岗位资格,是否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是否能够完成设备维护管理等,均属于人员监督工作要点。只有确保人员专业综合能力达标,检测经验丰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检测报告公正、准确、科学。

3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现状分析

3.1 不重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

实践表明,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或虽认识到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优化措施,导致质量监督形式化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与考核、管理文件等缺乏实操性规程;食品样品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等环节缺乏针对性的质量监控手段,样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导致检验结果失准[3];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缺乏体系性质量控制,没有落实到各个检测环节,导致检测结果缺乏科学性;部分实验室奖惩措施、质量监督计划等缺乏整体性、科学性规划,发现问题不彻底,体系文件、制度等落实不到位,质量监督较为薄弱,无法切实发挥质量监督工作的原有效能。

3.2 缺乏完善食品检测质量监督体系

食品检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需要进行严格操作,具备完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确保食品检测在可控范围内开展。现阶段,各个食品检测机构纷纷建立质量监督控制体系,但大多只是生搬硬套其他检测机构监督体系,缺乏对机构的深度剖析,没有结合机构自身发展规划,制定规章制度流于表面,不适用实验室实际工作,缺乏真实指导作用。同时,部分实验室质量监督控制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时代性,阻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操作方法价值的发挥,质量控制缺乏依据,难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更无法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数据支持。

3.3 实验室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工作人员是影响监督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①不重视质量监督工作,工作人员缺乏系统性文件培训,只有监督员、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了解质量监督内容及要求,检测人员、抽检人员等不熟悉具体内容,没有将质量监督融入工作各环节,导致质量监督效果不佳[4];②检测人员工作懈怠,不负责,没有严格按照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求和制度开展工作,甚至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4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优化措施

4.1 制定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

为保障实验室质量监督整体效果,需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计划,将计划与实际检测环节相融合。①充分认识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保障检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在开展日常质量监督工作时,对检测工作各个环节进行连续监督,评价被监督者的初始能力和持续能力,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标筛选影响检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加强控制,降低影响。②结合实际开展质量监督,从人员、检测项目、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着手,适当调整质量监督计划[5]。例如,充分考虑各检测项目情况,依照项目类型给出相应评价,如新检测项目、前期处理较为复杂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大项目,在监督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如需进行现场纠正,派指导人员进行纠正。③完善质量监督计划实施方案,确保被监督者充分了解监督活动目的,避免监督时段与不监督时段不一致的情况发生。合理选择质量监督人员,要全面了解被监督项目内容及影响因素,具备较强检测经验。在监督过程中,做好实际情况记录工作,针对监督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纠正,对于影响较为严重的失误,立即整改,查找问题原因,及时解决。④充分利用监督结果,为后续监督计划优化和监督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4.2 优化完善食品检测质量监督体系

质量监督体系是食品检测实验室持续开展的基石,是一种以质量监督管理为手段,协调组织内部人员、材料、设备和检测等控制因素和其他有机组织确立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监督目标,保障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的体系。实验室应当从监督对象、监督员、监督频次、监督时机和监督活动实施等方面着手,优化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从监督对象看,重点监督新进人员、关键技术人员、在培人员等,考察其是否取得相应证书,具备对应初始能力,并对其持续能力进行评价。从监督员看,要选拔具有较强专业综合能力,了解检测目的、熟悉检测方法和手段、能够判断检测数据准确性并承担结果的人员作监督员。一般情况下,食品检测包含常规理化分析、微生物分析、仪器分析和毒理分析等,需在专业内选择技术骨干担任监督员,选择符合实验室实际的监督人员数量,覆盖整个实验室。从监督频次看,依照不同的被监督对象选择不同的监督频次,如重点监督对象,采用每月至少1 次监督频次;常规工作人员,采用1年不少于2 次监督频次,并依照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监督频次,评价人员专业能力。

4.3 提升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食品检测实验室人员构成,检测人员主要负责食品检测工作、内审员负责实验室内审工作、管理层负责管理评审工作、监督员负责实验室内部日常监督工作。但实验室检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各方人员组成一个整体,各岗位及人员的工作相互交织,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所有人员均具有质量监督意识,掌握一定的质量监督方法和能力,保障食品检测报告质量。①提升人员质量监督意识,促使其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牢固树立质量监督理念,确保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能贯彻落实检测技术指标和规范操作,将质量监督贯穿工作始终[6]。②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如抽样培训、不确定度计算培训、实验室操作培训等,并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专项培训,确保其了解岗位职责与权限,积极参与实验室内审活动和质量监督活动。③注重检测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其危机处理能力。实验室管理及监测流程复杂,涉及危险因素较多,在检测阶段会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化学药剂、易燃易爆物,一旦出现错误操作或放置不当等情况,容易引发安全风险事故。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宣教,提出典型案例,就事故发生原因和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定期组织开展模拟演练活动,建立事故情境,确保事故发生后人员能熟练进行应急操作,降低事故危害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食品检测实验室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正确认知和理解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内涵及要点,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不重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缺乏完善食品检测质量监督体系、实验室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制定完善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制定完善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提升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等优化措施,不断提升食品检测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质量。

猜你喜欢
实验室食品监督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食品造假必严惩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