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野: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想做电影工匠

2022-09-24 01:41文综米亚
时代邮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陆勇笨小孩牧野

文 文综 米亚

2022年7月30日,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37岁的文牧野凭借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奇迹·笨小孩》获得本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4年前,电影《我不是药神》以“黑马之姿”横空出世。文牧野通过这部处女作一战成名。如今,电影《奇迹·笨小孩》再次验证了导演文牧野的实力。

文牧野表示,电影《奇迹·笨小孩》讲述的就是奇迹的故事,而影片中的奇迹,是追求幸福的精神,“这个电影里的‘奇迹’就是面对困难的时候永不放弃,相信自己能够追求到心中的幸福,这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奇迹。”

“差生”的电影梦

1985年,文牧野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个单亲家庭里。在各种媒体采访中,文牧野从不避讳他曾经是个老师眼中无可救药的“学渣”,不上课的时候就打游戏。但妈妈从来没有因此而骂他。

有一天,开发廊的妈妈看到小年轻都喜欢染各种颜色的头发,便给儿子也染了一个,不过还是被学校勒令剪掉了。据说《我不是药神》中的黄毛,就是根据文牧野高中时的形象打造的。

虽然学习一塌糊涂,但他却爱好看书、看漫画、看电影。2004年高考,文牧野只得了290分,差点没学可上。恰好这一年,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今长春人文学院)可以补招,有两个专业供文牧野选择,一个是“教育技术”,另一个是“广播电视编导”。他选择了后者,因为“感觉跟电影有点关系”。

大学时期,文牧野依然是我行我素,只有短片作业能够让他认真面对。他的第一个作业,是用自己的破DV松下GS5拍的,叫《跑》,关于一帮人拿着刀砍人的故事,没什么主题。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文牧野只认识这些“坏小子”,不需要耗费成本。就是这个小视频,被一位电视台的老师看到,觉得拍得不错,便拿到班里播放,并且说他很有天赋。在140个同学面前,文牧野感到很兴奋,上学这么多年从来没被表扬过。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像可以走拍电影这条路。

从此一切都变得有趣而动力十足。他常拉着朋友拍短片,自学剪辑软件,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虽是作业,却总是要求做原创音乐。每拍完一个片子,就在网上找各种短片大赛参加。

在同学的印象中,“他是那种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也能够深入浅出地准确表达想法,引经据典,确实很适合做导演。”同学还记得他拍过的的学生作业《暖阳》,讲一个女孩被侵犯的事,“能感觉出来,他一直对现实主义题材比较敏感。”

文牧野大学毕业,为了追求热爱的电影事业,开始了北漂生活,一度靠拍广告谋生,但拍电影的愿望一直未放弃。他决心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可由于成绩太差,前两次都失之交臂。2011年,第三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文牧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田壮壮导演的研究生。此时,与他同龄的人大都已经硕士毕业了。

2014年,文牧野执导了硕士毕业作品《安魂曲》,该片获得第12届亚洲国际短片电影节(AISFF)国际短片大奖,这也是文牧野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

“坏猴子”里的“文保保”

2016年秋,宁浩的坏猴子影业主导启动了“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首批签约的青年导演有10位,文牧野是其中之一。“坏猴子”代表着独立、有态度,就像文牧野。文牧野似乎成了“坏猴子”里最受宠的那一个。

宁浩把《我不是药神》的剧本交给了文牧野,给出的理由是,“他拍的东西有很多细节。而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只有用准确的细节才能真正触动人,让人觉得有真实感。”文牧野确实做到了。

《我不是药神》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原型,而每一个细节,都埋着伏笔。让大家印象深刻的那位老太太,颤抖着说:“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老太太的人物原型71岁,家里真的因为她的病被拖垮。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她没有余力去了解更多信息。所有的渠道,都是“听说”。

而更让人关注的原型,肯定是主人公陆勇。陆勇本身是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他是幸运的,能吃得起这个药,但是家里负担还是很重。37岁那年,他的父亲为了供他吃药再次外出工作,在一次联系业务的途中,车祸身亡。这个情节,就像影片中被撞身亡的黄毛。

陆勇被捕的时候,病友纷纷出来求情。最终法院裁定陆勇无罪,并且在公布的说理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尽管违反了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但是他的行为的实际危害程度,相对于白血病群体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言,是难以相提并论的。如果认定陆勇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所有这些感人的细节,经过文牧野的处理,都完整地呈现在了银幕上。观众们仿佛跟着片中人物一起,体会了一次绝望的人生,几乎所有观影的人,都被感动哭了。

其实痛哭的,不止是观众,还有演员。《我不是药神》最终获奖无数,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这个故事以扎实的剧本、满满的诚意和极其细腻的演绎手法,赢得了很多人的肯定。文牧野也实现了他想要的“娱乐性、社会性、灵魂性”三合一。

演员徐峥评价道:“文牧野是天生做导演的人。”拍摄过程中,他百分百地信任文牧野,文牧野也因怀揣着“我是最了解这个项目的人”的自信而大胆去拍。

“剧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开拍之前就已经用了非常多的时间去磨合。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我都在开拍之前就解决了。开机以后,整个剧组都是我的‘手脚’,我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自由度才能开机,否则整个权力架构就会崩塌。”文牧野说,“你想让每个人都听话,但不是每个人上来就能听话,这需要我全力以赴去准备。”

从写剧本到筹备的3年时间里,每场戏都深深印在了文牧野脑子里。到了片场,他像一个疯狂旋转的陀螺,对摄影机运动、演员走位、造型美术等各部门的要求都精确到毫厘之间。“快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慢一点”“这句话你要说得‘糊’一点”“要不咱们再保一条?”剧组人叫他 “文保保”,文牧野对每一个镜头都精益求精,总把“保一条”挂在嘴边。《我不是药神》中包子铺那场戏,饰演吕受益的王传君吃了44个包子,每一次都是从头拍到尾。所有人都毫无怨言地配合,因为每一次问文牧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都会给出一个详细的答案,让人完全信服。

文牧野如此形容:“整个剧组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百分之百的能量,都会自豪地说‘这部电影有我的一份功劳’。”

《我不是药神》杀青后,文牧野连续发烧3天,就像身体把长时间积累的压力“一把火放了出来”。文牧野深知,对于新人导演,压力和挫折都不可避免,但满腔热血的冲劲和坚持不懈的韧劲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坚持自我,排除杂念,永远用最饱满的热爱去创作,无论是你的第几部电影。”

成为电影匠人

“我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拍过了《我不是药神》之后,你要记得,你一辈子都要以拍处女作的精神去拍你之后的电影。’我一定会这么做的。”这是2019年文牧野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如今,文牧野凭借《奇迹·笨小孩》再获最佳导演奖,他完成了两年前的承诺。在面对网络上盛传的一句话“你可以永远相信文牧野,他总是能够带来惊喜,带来奇迹”,文牧野却做了另外的回答。“信任,很难是永恒的。大家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判断,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题材,或者喜欢的导演去看。而我尽量相信自己的判断,但不能奢求别人永远相信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诚恳的表达。

很多人认为,现实题材电影的商业化已经被文牧野稳稳把攥了,但这个领域在他看来仍然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比如,现实题材作为一种电影的材质,它首先是关乎人,离人近的。贯彻在文牧野作品中的一个情感核心,将更多同样经历现实世界的观众牢牢抓住,那就是希望。

《我不是药神》那么痛、那么苦的一个现实故事,黑心药商抛出的一句“穷病,无药可救”,程勇用善良破局。《奇迹·笨小孩》那么难,但是到最后景浩对妹妹说,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做到。所以,从文牧野作品的核心来看,都是积极的,带有希望的,这似乎也是他想透过作品传递给大家的。

从早年的《石头》《安魂曲》等短片,再到《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等精品,文牧野是始终扎根于现实的导演,同时他的珍贵在于,各种极其丰富的类型片视听语言,都成为他娴熟掌握的工具,而他对待电影和世界都抱着最大程度的真诚和善意。

比起艺术家,文牧野更想成为一名电影匠人。在知乎上,甚至有网友将《奇迹·笨小孩》评价为是文牧野一部“炫技”之作。他用纯熟的电影技法,弥补了命题作文自身携带的缺陷,无论是对演员表演的调教,戏剧冲突和节奏的安排,还是通过画面潜藏更深层次的个人表达,都调和得精巧而舒适。他在有限的空间里,把电影的能量做到了最大化。

“永远以处女作的精神拍电影”,保持热爱,砥砺前行。文牧野时刻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用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创造更多属于中国电影的“奇迹”。

猜你喜欢
陆勇笨小孩牧野
如果你遇见“笨小孩”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不要把秘密告诉我
不要把秘密告诉我
“笨小孩”爱因斯坦
专利权与生命权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陆勇案引发思考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从“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事件谈起
笨小孩的动物画展
难忘的消防演习
上帝最爱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