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2022-09-24 03:38王玉芹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满铁资料日本

王玉芹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满铁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3)

“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日本政府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样本于1906年建立的最大殖民侵略机构,1907年进驻大连后,在长达40年时间里,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全方位、多层面的侵略。资深满铁研究专家苏崇民认为:“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满蒙政策的主要经济工具,它以经营南满铁路和抚顺煤矿为重点,同时插手一切有利可图及扩大日本侵略势力的各种行业,实行所谓的‘综合经营’,有‘满铁王国’之称。”[1]847

东北沦陷前夕, 旅大租借地和满铁附属地早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满铁在这一地区“大兴土木,扩建工厂,增修卫生、教育机构,设立调查研究机关,霸占当地农民土地,设立农场、试验场等”,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地。日本殖民者依靠满铁附属地对东北进行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同时豢养大批侵华士兵和日本移民,备有大量侵华武器。日本关东军正是从满铁附属地开始实现侵占全东北战略意图的。伪满洲国成立后,关东军指使满铁夺取东北矿权等,通过创办特殊会社统制各种产业。至1937年,满铁下属的株式会社已发展到67个[1]656,这些特殊会社成为日本当局制定“满洲开发五年计划”的基础。东北经济被纳入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体系中,完全依附和从属于宗主国日本。同时,满铁垄断东北铁路、公路、港湾及河川,并向中国东北地区大量移民。满铁交通运输在日本对华侵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大量增加营业收入;另一方面是日本侵入中国东北的主要交通通道。七七事变后,满铁跟随日军侵入华北,攫取华北5 000公里的铁路,并由它的子公司兴中公司以军管的名义占据主要厂矿,由此满铁掌管了华北经济命脉。与赤裸裸的政治侵略、经济掠夺相比,文化侵略更具隐蔽性,且影响深远。满铁建立之初就以纸质材料为媒介,履行对华文化渗透、精神麻醉使命。满铁的文化侵略涉及文教、卫生和新闻出版等方面,主要通过开办学校、设立医院和出版报纸等一整套殖民文化侵略网络,操纵控制东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无孔不入地向东北人民宣扬日本的殖民主义思想,摧残东北原有的传统文化,煽动民族分裂,意图使东北人民在思想和文化上也要以日本人和日本文化为中心,以取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此外,在“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七七事变及日本侵占中国关内的历次战争中,满铁都以其掌握的雄厚人力、财力和物力在各个方面协助关东军,可以说,没有满铁强有力的支持,关东军的侵略是难以成功的[2]。然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1945年,满铁随着日本的战败而解体。

一、满铁研究分期及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对满铁在华长达40年的殖民侵略历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在7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产生了比较有影响力的近70部研究著作和500多篇学术论文。按照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及研究深入程度,满铁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一)萌芽起步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办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制,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学界开始关注满铁资料和满铁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期,满铁研究逐步开展。1958年,国家科学规划委指派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前身)和吉林大学共同承担《满铁史资料》的编辑和出版工作,解学诗担任课题组长。该丛书是满铁对东北经济侵略的系列资料汇编。由于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局限性,在近30年时间内,仅出版了《满铁史资料》之“路权篇”[3]一部著作,发表了雪竹的《“九一八”事变前抚顺煤矿工人斗争》和解学诗的《〈满铁史资料〉第二卷序言》两篇论文。上述三项成果是满铁研究的拓荒之作,开创了满铁研究的先河。

(二)长足进步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篇章,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中共中央多次下发文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国家的领导和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满铁史研究的发展。这一时期满铁研究取得飞速发展,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1.研究成果丰富。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批满铁研究著作和论文陆续出版发表,至2012年,共出版30多部满铁研究著作和近300篇满铁研究论文。作为国内满铁研究的鼻祖苏崇民和解学诗,先后发表其代表作《满铁史》和《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4]。从总体上看,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满铁附属地研究。如程维荣的《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5]、安生的《满铁“附属地”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等。(2)满铁参与日本侵华战争研究。如解学诗的《“九一八”事变与满铁》、杨韶明的《“满铁”参与七七事变述略》、崔艳明的《满铁调查与日本全面侵华》等。(3)满铁对华经济掠夺研究。如解学诗的《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6]、杨黔云的《“满铁”与东北经济的殖民化》等。(4)满铁资料研究。此时期大型满铁资料丛书不断涌现。如满铁资料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30卷)、解学诗和苏崇民的《满铁档案资料汇编》(15卷)等。此外,还有满铁对华文化侵略等方面的研究。

2.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研究。科学无国界,改革开放后,学术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在此大背景下,满铁研究秉承团结合作理念,中外各机构、国内各单位间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合作。(1)中日合作。1995年,在日本基金资助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出版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馆馆藏资料目录》,后来陆续出版《满铁调查期刊载文目录》和《满铁调查报告目录》。2002年,解学诗、松村高夫的《满铁与中国劳工》在日本由东京评论社出版,次年在中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些合作成果的出版对于中日两国学者充分利用双方资料、深化抗战史研究、中国学者学习日本学者实证研究的专长、日本学者克服忽略事件必然性研究的缺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这为“中日两国学者间就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的建立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与努力”[7]。此后,两国在满铁研究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在此不一一赘述。(2)国内各单位间合作。在满铁研究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满铁资料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共计30卷,3 000余万字,由吉林省图书馆、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等55家单位400多名学者合作完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3.建立多个满铁研究机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满铁历史,1995年,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大力支持下,解学诗用多年积累的数万件资料创办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馆。满铁资料馆藏有图书、期刊、资料、地图等共计3万余件,有日本人手绘的大幅图表及附图资料2 611幅,还有日本外务省和陆海军的满铁档案缩微胶片资料500卷。20多年来,资料馆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共接待查阅利用者近万人次。不仅如此,资料馆在满铁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承担并完成满铁调查部研究、满铁劳务问题研究和满铁与“九一八”事变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此外,成立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满铁资料研究分会”。该分会成立于1998年,主管单位为北京交通大学。分会成立后,开始着手编辑全国满铁资料联合目录,2007年,《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同时,分会创办《满铁研究》(1)韩宝明主编,季刊电子杂志。电子杂志,为学者了解满铁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窗口。此外,该分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探讨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满铁研究资料分会在组织推动满铁研究,凝聚满铁研究力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满铁研究硕博学位论文涌现。在学界普遍关注满铁研究的基础上,许多高校研究生纷纷撰写满铁相关的学位论文。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石善涛撰写《日本控制下的大连港(1907-1926)》,这是首篇满铁研究的学位论文。至2012年,共有近百篇满铁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发表,学位授予单位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等。这些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深入,研究视角多样,包括“满铁社宅”研究、满铁附属地研究和满铁对东北殖民地化研究等,这些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学术成果丰富了满铁问题研究,为后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此时期满铁研究以大量客观、翔实的原始材料,产出了一批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不仅为满铁历史创新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开阔了学者的眼界,增强了研究信心。当然,研究质量良莠不齐、为现实服务的研究较少等问题,也是这一时期满铁研究的不足。

(三)繁荣发展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

中共十八大以来,满铁研究在各方面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成立专门满铁研究机构。吉林省领导高度重视满铁研究。在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领导的指导下,2015年底设立满铁侵华历史研究基地,每年设立三个省社科基金项目。2016年11月,吉林省政府划拨专项经费,以满铁资料馆和满铁侵华历史研究基地为依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成立日本侵华历史研究中心,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于次年4月正式揭牌。当时,国内外8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满铁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满铁研究实体机构,对于加强满铁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不断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逐渐凸显满铁研究的重镇地位。

2.多项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科研项目是科研成果的依托。多年来,满铁研究多次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例如,获立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专项的有邵汉明的“满铁资料整理与研究”(17KZD001);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有邵汉明的“满铁调查部研究”(96AZS007)、李淑娟的“《满铁调查报告》与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2AZS008);获立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有王秉忠的“‘满铁’研究”(92BZS026)、安宝的“基于《满铁调查报告》考察的沦陷时期华北乡村社会”(17BZS083)、李淑娟的“‘满铁’附属地问题研究”(17BZS024);获立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有齐百顺的“满铁调查报告与近代内蒙古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XZS042)(2)参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在获立国家社科基金方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武向平。她曾三次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近代日本对华资源‘调查’及盗绘图表整理与研究(1894—1945)”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武向平在满铁研究方面建树颇多,是满铁研究的权威,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3.满铁资料抢救、保护工作成绩突出。满铁资料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很多资料出现泛黄、脆化或损毁现象。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满铁资料存藏单位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满铁资料存藏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为例,1995年设立满铁资料馆,藏纳图书等3万余件。2018年3月,在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满铁资料馆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现在馆藏的每本资料,都保存在恒温恒湿、安全整洁的环境中。为了更好地对老一代满铁研究者的学术成果进行传承,2018年9月创建“解学诗文库”。该文库的建立为满铁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库和坚实的学术阵地。此外,2017—201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对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馆藏3万件满铁资料及“解学诗文库”2 000多册文书、手稿等资料全部进行了数字化扫描。目前正在进行馆藏满铁资料总目和《满铁调查月报》[8]分目的编纂工作,下一步将进行满铁资料数据库建设。通过数字化借阅方式可大大减少原件流通,更好地保存、保护满铁资料。

4.出版大型多卷本满铁资料丛书。满铁档案是支撑满铁研究的核心材料,满铁资料的整理出版和学术研究同步进行。为便于学者查阅,把2012年至今出版的大型满铁资料丛书整理成表1。

表1 满铁资料丛书一览表(2012年至今)

这一时期出版的满铁资料集较过去相比分类更明确、主题更鲜明,还有单位组织学者将丛书译为中文,促成了中国满铁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5.持续深入开展满铁专题研究。此时期满铁研究表现出更为活跃的态势,学者们深层挖掘满铁史料,在高度重视传统问题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这一时期满铁研究主要聚焦满铁文化侵略研究、满铁自身历史研究和基于满铁调查资料的研究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满铁专题研究的细致化程度前所未有,例如,学者们将日本对华矿产资源掠夺细化为煤炭资源掠夺、铁矿资源掠夺和金矿资源掠夺等;将农业资源掠夺细化为大豆资源掠夺、粮食资源掠夺等。深挖史料,从微观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如李雨桐的《满铁对中国东北金矿资源的掠夺(1931—1945)》[9]等。此外,也有学者对“昭和制钢所”、抚顺煤矿和鞍山制铁所等进行单位制研究。

上述瞩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国家社科规划办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的深切关怀和积极支持,更得益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推动。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怀。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尤其重视抗日战争问题的研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0]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指导新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在全国社科界产生强烈反响,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工作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决心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努力工作。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保证了满铁研究在正确方向和正确方法指引下开展工作,满铁资料得到了更有效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满铁史研究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启航。

其次,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社科研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于满铁资料的特殊性,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等曾先后向有关部门呼吁整理和研究满铁资料,“满铁资料整理研究”课题后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项目[11]。实际上,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满铁资料整理和研究。为加强对满铁史研究的倾斜力度,1978年满铁开山之作《满铁史资料》即为国家规划委委托课题。迄今为止,满铁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级资助课题达10多项。以项目为纽带,广泛集中各地科研力量参与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满铁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推动。(1)满铁研究学者的不懈努力。满铁研究70年来,在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涌现出一批知名满铁研究专家,如解学诗、苏崇民、武向平、李娜、李淑娟、王铁军、王秉忠、安宝和齐百顺等。这些学者勤奋努力,矢志不渝地坚定满铁研究方向,并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成为后学者的学习典范和带路人。(2)满铁研究团队的建立。学术研究贵在薪火相传。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在满铁研究团队建设方面堪称典范。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满铁研究专家,解学诗先生在出色做好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创建研究团队,培养新生代研究队伍,为满铁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共历经四代传承。第一代是解学诗馆长时期(1995—2000)。自1995年解学诗担任满铁资料馆馆长后,他以拓荒者的精神,团结大家不断开拓进取,使满铁史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首先带领郭洪茂、李力、孙彤和景壮等致力于多项课题研究,同时,特别重视对李娜、王玉芹和王晓峰等年轻学人的培养,多次认真点评他们的著述,帮助他们解答研究中的疑难问题。这种甘为人梯的无私之举,显示了前辈学者的胸襟。第二代是郭洪茂所长时期(1995—2015)。1995年,郭洪茂担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兼馆长。出版《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研究》[12]《满铁与中国劳工》[13]《近现代日本涉华密档-陆军省卷(1872—1945)》[14]和《“九一八”事变中的满铁》等多部著述,同时带领团队出版《中日关系史(卷一)》[15]和《伪满洲国的劳务管理机构与劳务政策研究》[16]等多部著作。第三代是武向平主任时期(2015—2020)。武向平是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也是首任主任。她在职期间,创建吉林省重点领域研究基地,成功获立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5套大型满铁资料丛刊,同时对满铁资料馆三万多件满铁资料进行了数字化扫描,改善满铁资料馆硬件设施,创建解学诗文库。在其组织领导下,团队成员李娜、王玉芹和王晓峰都出版了各自的学术专著。第四代是佟大群主任时期(2021年至今)。这一时期在佟主任的带领下,将完成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馆藏满铁资料总目和《满铁调查月报》分目的著录工作。目前,中心8名工作人员(其中高级职称5名)正在编纂100卷《满铁调查月报》目录,下一步将进行数据库建设和满铁资料总目录的编纂。总之,大批满铁研究专家的涌现和满铁研究团队的形成,为满铁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持保障,极大地促进了满铁研究的繁荣发展。

二、满铁专题研究成绩突出

满铁研究70多年,在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满铁专题研究取得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12个方面。

一是“满铁对中国政治侵略研究”。满铁对华政治侵略包括攫取中国权益、侵华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满铁的侵华阴谋等方面,学者的研究也极具广度和深度。田富认为,“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陆进行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多方攫取中国权益,干涉中国内政、参与分裂中国的活动,为日本各方提供制定侵华政策的依据,进行文化侵略,控制意识形态领域”;满铁政治作用的特点为“全方位多元功能的侵略性、隐蔽性与欺骗性、持久的遗患性”[2]。李娜认为,“‘币原外交’对华表面‘妥协’和‘经济合作’与满铁的实质不妥协和经济侵略相得益彰”[17]。此外,沈燕、赵德祥和李红梅等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是“满铁对中国调查研究”。调查伴随着日本侵华的始终。作为当时日本最大的情报调查机关,满铁调查部对中国东北乃至全国资源、历史和习俗等情况都有广泛的调查,并将一些调查成果发表,如《满铁调查月报》等,为日本制定侵华政策提供参考。正如学者崔艳明所言:“调查的内容都是为了向日本侵略者提供在中国进行殖民地建设的‘立法和行政上的参考资料’。”[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对满铁调查问题进行研究,90年代后陆续出现较有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满铁调查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包括满铁对东北农村和华北农村的实态调查、华北经济调查、中国东北历史地理调查、兵要地志调查、东北森林资源调查和金矿资源调查等方面。研究满铁调查问题的人员较多,但权威当属解学诗。2004年,解学诗出版专著《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该书从调查科时期的情报调查、“经调”与日本侵华经济决策、大调查部与侵略战争等方面分析了满铁调查机构变迁、活动轨迹和本质特征,阐明了日本对当时中国的认识。同时,解学诗还发表《“七七”事变前后的满铁华北经济调查》和《论满铁“综合调查”与日本战争国策》两篇有关满铁调查的高质量论文。其他学者的研究也丰富了满铁调查研究内容。

三是“满铁垄断中国交通运输研究”。铁路交通是经济的命脉。满铁进驻东北后,通过各种手段垄断东北交通运输,进攻华北亦如此。首先控制华北的交通运输,目的是为战争服务、资源掠夺、商品倾销和经济渗透提供可靠保证。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对满铁垄断中国交通运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包括对东北和华北交通运输的攫取控制、铁路工人状况研究和铁路自警村研究等。郭铁桩认为,满铁用全力支持“九一八”事变换取了关东军支持其攫取我国东北地区铁路路权[19]。程毅芳认为:“日本在侵占东北路权过程中,采取先易后难的基本方针,即先行夺取日本借款铁路和东北地区中国自资铁路,然后再控制外资铁路,同时兼顾了空间上从辽宁到吉林再到黑龙江的大致顺序。”[20]此外,郭洪茂侧重对满铁铁路中国工人状况的研究,王占西侧重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研究。

四是“满铁对中国经济侵略及掠夺研究”。满铁是“国策会社”,因此满铁侵略也以经济侵略为主体,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资料馆60%以上都是满铁经济侵略文献,因此“满铁对中国经济侵略及掠夺研究”专题极为重要。70多年来,“满铁对中国经济侵略及掠夺研究”不仅研究人员广泛,而且成果极其丰硕。大致呈现如下特点:第一,整体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并重。整体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杨黔云的《“满铁”与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李萍萍的《论述满铁对东北经济殖民化的影响》和孙玉玲的《“满铁”对东北经济垄断研究》等,上述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满铁对东北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东北的殖民地化程度。专题性研究主要表现为资本输出、矿产掠夺和殖民贸易等方面,如张祖国的《满铁与日本对我国东北的资本输出》等。第二,从地域研究来看,包括满铁对东北经济侵略研究和对华北经济侵略研究。满铁对东北经济侵略的研究论文较多,包括对东北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掠夺等。如宋伟宏的《“满铁”的性质及对中国东北煤铁资源的掠夺》、李力的《伪满前期满铁对东北煤炭业的控制——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经纬》和董晓峰的《满铁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等。关于满铁对华北经济侵略,最具代表性著作是解学诗的《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该书深刻剖析了满铁进军华北对华北农工产业、交通运输和商贸金融所带来的严重破坏,同时指出:“满铁与华北经济关系非常重要,它对于阐释日本侵华经济政策,特别是将华北沦为大陆首要的经济兵站基地的基本政策,是关键所在。”[6]2

五是“满铁附属地研究”。中国学界对满铁附属地问题研究起步较晚,首篇文章是1997年李百浩在《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的《满铁附属地的城市规划历程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此后学者们陆续对此专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主要表现在附属地教育、附属地的城市规划、附属地行政权和附属地如何助力日本侵略等方面,尤其在附属地教育和附属地的城市规划方面发文较多。东北师范大学谢忠宇对满铁附属地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曾发表4篇文章,对附属地日本人小学校中国语教育、附属地学校学制的历史嬗变、附属地日本人小学校教育方针、附属地日本语职业教育都作了详实阐述。此外,武向平、李娜和刘爽也对附属地教育问题进行了考察。在附属地的城市规划研究方面,李百浩、莫畏、崔煜和沈燕都发表文章阐释日本殖民当局对长春、四平、熊岳城、开原和抚顺等附属地的规划,并列举出规划的特征。日本殖民者对附属地的规划实质是加强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此外,赵朗的《日本在满铁附属地的鸦片贩毒罪行》[21]、宋艳秋的《关于满铁附属地问题研究简述》[22]和王梅的《满铁附属地与日本神社》[23]等文章,对满铁附属地问题研究作了有益的补充。

六是“满铁农林牧业扩张与移民研究”。此专题实为满铁对华经济侵略的分支,之所以将其单独列出,是因为此专题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拓宽,亦是今后学界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关于农林牧业扩张方面,仅有芮琦家、包平利用满铁资料作了《日本在东北农牧业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变迁(1909—1945)》一文,“通过梳理日本在东北建立与发展农牧业科研与推广机构的历史进程,探究日本通过机构设置如何实现技术移植、如何推进技术的培植和发展、最终如何将技术运用于殖民侵略等历史事实,力求揭开殖民地科学技术的本质”[24]。作为对抗俄国和强化对东北殖民统治手段,满铁自成立时起就将日本人移住“满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乐才的《日本“满洲移民”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详细论述了日本向东北移民的过程、移民机构、满铁如何助力日本“满洲移民”、满铁独立进行的移民及移民对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伤害等。此外,王玉芹、孙彤都撰文详尽分析过满铁移民侵略问题。

七是“满铁与日本侵华战争研究”。满铁“国策会社”的性质决定其必然积极支持日本侵华战争,因此本专题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满铁助力日本侵华战争主要表现为积极支持“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首先,满铁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解学诗先生认为,满铁参与并在“九一八”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5]。郭铁椿认为:“实际上在‘九一八’事变前,满洲青年联盟就竭力地鼓动日本政府以武力解决所谓的满蒙问题,事变爆发后,满铁又不遗余力地运送关东军作战人员和军事物资,参与策划炮制伪满洲国以及为关东军提供大量情报和在满铁附属地建立自卫团。”[26]宋金玲、刘素范认为:“满铁从成立到灭亡,在中国大地上活动了近40年之久,它直接参与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制造伪满洲国致使全东北沦陷,同时,也使其攫取东北铁路权益的侵略活动达到高潮,因此,满铁是引发‘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因素之一。”[27]此外,学者们还从策划、情报活动等不同角度阐释满铁对“九一八”事变的支持。其次,满铁在七七事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杨韶明认为:“在七七事变中,满铁的作用主要是全力承担了军事运输部队、野战铁道部队、积极参与医疗部队、资金后盾、后备部队和后勤部队等,为日本侵华战争提供各项服务。”[28]此外,王玉芹、谭忠艳等也对满铁在七七事变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上述研究成果深刻揭露了满铁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本质。

八是“满铁对中国文化侵略研究”。文化是行为背后的根源,因此满铁文化侵略研究就凸显了其重要性。多年来,学者们对满铁对华文化侵略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研究,逐步形成了医疗卫生、图文博、满映、新闻舆论、宗教、文化团体和奴化教育等研究专题。代表作有李娜的《满铁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书中论述:“满铁的文化侵略与政治、经济,甚至与军事侵略活动交织在一起,完全为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29]证明了满铁文化侵略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李庄发表《满铁利用日本佛教对中国东北进行文化侵略》、李娜发表《满铁对中国东北古遗址的盗掘及文物掠夺》和《浅析满铁右翼团体的崛起及侵华活动》等多篇论文。此外,冷绣锦的《“满铁”图书馆研究》和王玉芹的《日本对中国东北医疗卫生殖民统制研究》等满铁相关著作的出版,极大丰富了满铁对华文化侵略研究成果,使满铁文化侵略研究更加趋于体系化。

九是“满铁自身历史研究”。满铁是日本政府参与出资设立的“国策会社”,因此满铁自身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满铁自身历史研究包括满铁利润、社债、股票、机构、旅馆和检肃事件等方面研究,深入剖析满铁自身历史,有助于深刻理解满铁的侵略性和殖民性。为了更有效地配合日本殖民侵略,满铁存续期间内多次进行机构改革。孟宪梅、苏艳红等对满铁的机构改革进行了梳理,认为“满铁频繁的机构增设更迭,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扩大侵略、加速掠夺”[30]。梁波、马炜对满铁地质调查所支持日本侵略战争进行了分析,指出“满铁地质调查所终究掩盖不了为日本帝国主义经济和资源掠夺服务的特征”[31]。

十是“战后满铁史研究”。1945年日本战败时,满铁拥有职工50万人,资金40亿日元。战后满铁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学者们深入挖掘满铁资料,撰写高质量研究论文。战后满铁史研究的代表作是武向平的《论战后日本“满铁会”及其活动》和《满铁会的“战争记忆”与“历史书写”》,其中第2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两篇文章均用详实资料证实满铁参与日本的殖民侵略以及战后对于战争的态度,对于驳斥日本右翼言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孙彤翻译了日本学者冈部牧夫的《日本战后满铁研究现状》个别章节,对于我们了解战后日本满铁研究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是“满铁资料整理与研究”。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学者们对战后留存中国的浩繁满铁资料进行了很好地保护、研究和利用。在资料保护方面,满铁资料的整理和编译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于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和上海市。除近年来有条件单位数字化满铁资料外,学界始终采取编辑、整理和出版方式进行满铁资料保护,并取得巨大成就。公开出版大型满铁资料丛书近30套,部分丛书如《满铁调查报告》《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和《满铁简报》等被译为中文,更加有利于读者的查阅和利用。在资料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满铁资料的界定、满铁资料的特征和利用价值,以及各地图书馆满铁资料的存藏情况等。在资料利用方面,有学者以满铁调查材料为素材进行历史研究,如安宝利用《中国农村惯行调查》[32]材料,先后发表《乡土社会中的村民认同——以满铁调查所及的华北区域为中心》和《不在地主与乡村权力生成机制变动——以满铁调查所及的华北区域为中心》两篇文章。还有学者基于满铁档案资料对南京大屠杀问题、郭奉战争问题等进行研究。这种以战时敌方资料揭示历史本相的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十二是“与满铁历史相关的研究”。此专题指无法收入其他11个专题的满铁相关文章。代表性论文有张劲松的《“九一八”事变前后关东军与满铁关系述评》、李红梅的《满铁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比较》和仲晨星、李佳航的《略论“满铁”的工人运动》等。本专题研究有助于从宏观视角解读满铁侵略,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深化满铁研究的对策建议

满铁自成立到解体,存续长达40年之久,形成了浩繁的档案资料。据满铁文书科编写的《满铁的文书》统计,“到1938年仅‘满铁文库’保存的文书档案就有174 356卷,账表164 076卷,再加上收藏的资料,数目就更大了”[33]。这些资料不仅为日本侵华提供了铁证,而且很多是对中国经济建设有用的资料。深化满铁研究应注重做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

第一,应联合进行数字化满铁资料。除日本、欧美等国外存藏的满铁资料外,大部分满铁资料存藏于国内数十家图书馆。这些资料至今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很多出现破损。为长期保存满铁资料,应把全部满铁资料联合进行数字化。这不仅有利于资料的统合和长久保存,便于读者查阅,而且运用现代化检索手段,更有助于提高满铁资料的利用率。2017年,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率先进行了数字化满铁资料,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可在联合数字化方面作出贡献。

第二,加强对经济建设等有用资料的深层挖掘。以《满铁调查月报》为例,首先,月报收录的图书杂志,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文化、民族、人口、商业、交通、工业、财政、殖民和移民等,研究者可以根据月报索引将各领域内容分类整理,开展深入研究。其次,将月报中的地方调查专题文章形成单行本,补充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方志的缺失。再次,月报中关于东北地区的经济调查资料较多,力争挖掘其中更多关于东北地区的经济调查报告,汇编成专辑资料出版,服务于东北经济建设。

第三,提升满铁资料公共服务能力。保存资料的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当前,在世人瞩目满铁资料价值的状况下,国内部分满铁资料存藏单位以满铁资料整理为名,拒绝外人查阅。有些单位将部分资料对外公开,但昂贵的复印费用,也使利用者望而却步。这些不仅影响了满铁资料的利用率,而且严重打击了研究者和利用者的积极性,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满铁资料应面向社会开放,提高资料利用率,实现资料共享,开发更多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满铁资料,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第四,拓宽满铁研究领域。作为一个拥有两万多社员的庞大“国策会社”,满铁侵华长达40年之久,其对中国东北的调查深入到各个村屯,因此满铁研究亦是宏观与微观并存。随着满铁资料的深入挖掘和满铁研究的深入开展,满铁研究领域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如满铁团体组织研究、满铁与中国各阶层关系研究、满铁组织机构研究和满铁移民研究等。此外,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满铁研究学者,因此应加强各国满铁研究学者的交流互访,拓宽满铁研究视野和领域,更加全面、深入和客观地揭露满铁的殖民性和侵略性。

第五,改进满铁研究方法。满铁研究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各个学科,因此满铁研究要进行学科融合,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同时在梳理资料,坚持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要善于运用社会史学、比较史学、口述史学和计量史学等新史学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满铁研究。

第六,加强满铁研究队伍建设。人才是发展的根基。满铁研究70年,涌现出一批知名满铁研究专家,如解学诗、苏崇民等。然而,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国内专门的满铁研究机构只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一家,专门从事满铁研究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学术研究贵在薪火相传。满铁研究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新生代研究团队,才能促进满铁研究的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对满铁40年殖民侵略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就。然而,满铁文献数量庞大,且是近代东北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更加深入地进行满铁研究,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满铁资料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黄金时代》日本版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满铁档案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