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养育何以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2022-09-27 13:37陈天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养育编码

陈天文 秦 俊

(1.贵州省惠水县雅水中学,贵州 惠水 550600;2.贵州省科学普及作家创作协会,贵州 贵阳 550025)

一、问题提出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规定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两个孩子”[1]。政策的最终诉求就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起到缓解老龄化进程和降低老龄化水平的目的。[2]随着“二胎政策”的推动和落实,极大鼓励了有生育意愿的女性,身处中小学的女教师也是政策普及的重要群体。女教师养育和职业规划之间存在哪些冲突?这种冲突的形成机理又是怎样呈现?

中小学女教师“亦师亦母”的角色,既决定了其在扮演家长监护人角色的同时,又作为推动教育教学的重要角色。这种双重角色扮演会导致中小学女教师不能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中小学女教师缓解家庭与工作矛盾,辨别影响二孩养育的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因素显得十分重要。研究选取16名深受二孩养育影响的中小学女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并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来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其因素提出参考性建议,为教育管理者以及学校管理者在引导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时提供有效支持。

二、文献综述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能力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清晰认识和规划,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推动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教师评奖评优和晋升最大的驱动力。回顾国内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发现目前我国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个领域:一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二是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因素研究;三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支持策略研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主要是对某个教师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查,通过收集问卷利用SPSS软件或其他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此类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趋势和状况。例如,郑雪英等通过问卷法从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度、工作的主观感受和工作满意状态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有目的、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3]与此同时,张斌等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探讨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但表现出对专业发展的需求。[4]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因素研究,注重层层递进解剖影响教师职业规划的各个因素,从而辨别影响教师职业规划发展的至关因素。如,曾小玲认为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自身的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工作风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二是外部因素,如工作环境、家庭状况、自身发展情况等。[5]而庞海芍等认为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缺少发展空间和机会、学校工作繁重。[6]另外,也有研究聚焦于教师职业倦怠背后带来呈现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研究。[7]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支持策略研究,这种研究关乎内、外部对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支持的缺位。如,任湘郴等认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教师个人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激励支持,认为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应结合马斯洛需要层面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佛鲁斯公平理论等理论以凸显“以人为本”本质。[8]相反,付大同认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应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而有差异”原则、健全评聘制度、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推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支持。[9]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虽然涵盖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但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一是研究对象大部分集中于高校教师或高职教师,鲜有研究者关注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女教师;二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领域大致分布在现状和策略研究,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且研究多采用问卷方式借助SPSS软件分析归纳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缺少质性分析。因此,本研究在借鉴研究者们丰富的研究方法、内容和成果的基础上聚焦于二孩养育如何影响中小学女教师生涯规划研究。研究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二孩养育的中小学女教师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真实想法和观点,此后在处理访谈材料时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以提取原始资料进而将其提升到概念层次,以了解二孩养育给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影响,从而探析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发展困境,以解决二孩养育的中小学女教师职业规划发展难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施特劳斯(Straus)和芝加哥大学的格拉泽(Glaser)两位学者提出的经典扎根理论演变过来的,由施特劳斯(Straus)和科尔宾(Corbin)合著的《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程序与技术》一书提出,被国外学者称之为程序化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将编码过程分为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主轴编码(Axial Coding)、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等步骤。[10]程序化扎根理论的基本分析思路在于不断比较理论框架与质性资料,进而发展理论模型,作为一种系统的质性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必须从实际观察入手,通过深入情境的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并利用数据间的不断比较,进行抽象化、概念化的思考和分析,从数据资料中归纳提炼出概念和范畴,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

2.研究对象及样本

相对于定量研究追求大量样本不同的是,质性研究更加在乎样本的配合程度和温和度。因此,本研究在选择访谈对象时,有两个标准:一是养育二孩并在一线教学的中小学女教师;二是存在职业规划困惑的中小学女教师。随后,分析研究陈向明划分质性研究中的五种抽样方式:滚雪球式或链锁式抽样、机遇式抽样、目的性随机抽样、方便抽样和综合式抽样[11],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滚雪球式和方便抽样的方式来选择样本,在选择样本时尽可能地寻找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单位的教师,从而探究在不同背景下教师产生的不同经历和感悟。因此,本研究的访谈对象共涉及二孩中小学女教师16名。遵循研究的基本伦理和访谈的保密原则,本研究涉及的访谈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匿名处理,访谈对象的工作单位进行去社会化处理,以求对本研究对象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见表1)。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3.访谈材料编码

在编码访谈材料时借助Nvivo软件,基于程序扎根理论中三级编码原则,对访谈材料进行三级编码。通过编码将多个访谈对象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简练地梳理和概况样本提供的材料。程序化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分为:一级编码(开放编码)、二级编码(主轴编码)和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12]一级编码,又叫做开放式编码,这一阶段是将所收集的二孩中小学女教师的访谈资料全部打散,然后再根据这些打散后的访谈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分析,聚焦于将访谈材料概念化。在开放编码阶段共收集到167条原始语句,引入15个初始概念(表2所示)。

表2 访谈语句开放编码

二级编码,又叫做主轴编码,主要是发现和建立类属之间各样的联系,得到二孩养育的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从而更明确地发现资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职业生涯规划访谈资料进行分类,发现所访谈的二孩养育的中小学女教师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工作观念、状态和安排三个方面,进而再分析其属性和维度。主轴编码阶段在开放编码的基础上将主范畴归纳为家庭、个人和学校层面(表3所示)。三级编码,又叫做选择性编码,任务就是将所有发现的概念类属进行系统的分析之后,发现和明确核心类属,这个核心类属是对其他类属起到一个统领的作用。最后发现二孩的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受到家庭支持、个人系统、学校支持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3 主轴编码

四、结果发现

1.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归因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样本中16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进而分析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规划发展的认知和规划,以揭示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困境背后的实质和深层次原因。经过对访谈内容的系统分析,发现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困境主要表现在职业观念、职业状态和职业规划这三个层面,主要受到教师个人系统、学校支持、家庭支持以及辅助系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个人系统直接决定了中小学女教师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学校支持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目标设定和实践,家庭支持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安排。

(1)中小学女教师个人系统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原因。个人系统直接影响中小学女教师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实践。从访谈中得知,一方面二孩养育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小学女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和实践,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角色冲突”[13],导致中小学女教师难以达到职业“天花板”的问题发生。通过主轴编码显示(表3),教师个人系统主要是围绕职业工作和家庭养育(包括年龄、精力、时间、目标、计划、观念),发现不同维度对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不同的影响,表现为力不从心、没有规划和专注力从工作向家庭的转移。根据访谈资料显示,在受访的16人当中,有15人认为休完产假回到学校后一方面要面临学校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工作的挑战,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家照顾孩子,所以导致自身的角色转换不适应,在工作上多表现为力不从心,在家庭中多体现为养育疲劳。同时,有13名访谈者表示,生育过后空下来的那段时间没参与学校工作和教学工作,将专注力全部放在二孩身上,当回到学校后,种种不适应导致自己在专业能力上迷茫,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此外,还有15名访谈者表明,因为工作缺失了对孩子的陪伴,希望减少后续的工作量,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长期以来,“家庭本位”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亿万家庭女性,中小学女教师也不例外。女教师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融入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文化生态环境里面,会让她们在角色定位上更倾向将自己重心放在家庭,把自己未来的期望转化在自己丈夫和孩子身上,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学女教师一直固守在原本岗位上不动摇的原因之一。最后,在与16名中小学女教师交谈的过程中,在回答通过教师个人做出哪些改变来缓解二孩养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时,大部分教师都是回答“自己努力工作,积累教学经验”,甚至有的教师回答“没有想法”。可见,大部分教师缺乏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规划。

(2)学校支持是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原因。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学校支持,将直接影响中小学女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甚至导致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匹配。从访谈编码内容及结果来看,学校支持主要涉及学校事务安排、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对教学能力的信任和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这四方面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实践,即意味学校相关措施和氛围都会对教师获得支持产生显著影响。[14]其中,16名受访者表明,当自己休完产假返回学校后,学校领导层会直接安排低年级让她们进行教学,不直接任教之前的班级。部分受访者表示这样的做法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质疑和不信任,打击其积极工作的动力。此外,有12名受访者表明学校会将一些进修或相关培训机会给未婚教师或没有生育二孩的教师,即意味着学校极少为有二孩养育的女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或机会。同时,有8名受访者表示,平时工作不只是开展教学和管理学生工作,还要完成相关的社会工作,例如参与扶贫工作。还有6名受访者表明,学校虽然在激励教师方面制定了措施,但激励措施往往是用来奖励请假次数较少的教师。总的来说,从以上受访者访谈内容可以知道,中小学女教师的学校工作量超出正常工作量的同时,她们还要承担家庭事务,因此,导致中小学女教师分散专注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注意力。

(3)家庭支持是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间接原因。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会给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带来工作与家庭照顾之间的时间抢占矛盾,这种时间抢占致使二孩中小学女教师产生无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观点产生,往往这些观点最终会落脚到职业倦怠甚至离岗问题上。通过对访谈材料的编码,发现在家庭支持方面多谈及另一半或是受访者在家庭照顾中的定位。其中,有14名受访者表明,平时下班后都在忙家务这样的琐事(如买菜做饭和打扫卫生)。此外,还有9名访谈者表明,几乎都是自己在带小孩以及作业辅导,另一半有其自己的工作,不能与自己分担照顾小孩的任务。通过访谈得知,身处在中国这种“差序格局”社会背景下的中小学女教师分别在不同的场所担任不同的角色,极大增添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总的来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秉持“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也就说当妇女被赋予更多的家庭角色和期待时,对其社会地位来说,她们往往处在最底端。[15]有的研究者想通过开展研究来厘清女性社会地位,从而达到改善大众对女性社会地位存在的偏见的目的。研究发现女性社会角色认同与学历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同越高。尽管高知识女性倾向于追求家庭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但是她们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偏见这种观点依然存在。[16]

2.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模型

图1 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受到来自教师个人系统、学校以及家庭不同程度影响,这三个因素对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的主要机理是什么?这三个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影响和联系呢?厘清这三个影响因素对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的机理,可以优化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环境,提升其专业能力发展,继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下是在结合访谈材料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三个因素如何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机理(模型见图1)。

通过访谈发现二孩中小学女教师产生职业生涯规划困境是个人系统缺乏认知、学校支持力度小和家庭支持弱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个人系统是支撑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由教师个别特征组成(如年龄、精力等)。教师个人系统是直接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认知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实践方向。但是,在访谈内容中发现有15名受访者表示,没有二孩之前没有因为工作而觉得亏欠孩子。例如,ZX的X老师表示“要做两个孩子的榜样,会更加努力工作,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将来。”同时,也有15名受访者表明养育二孩后明显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时间安排混乱,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认识和实践并没有十分重视,也就是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因为年龄、精力等个人特征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轻视。其次,学校是为二孩中小学女教师提供工作机会的地方,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场域之一。但是如果学校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工作为目的,不为二孩中小学女教师提供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的资源、平台或机会,以至于质疑二孩中小学女教师专业能力等不支持做法容易导致二孩中小学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师“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得到学校在进修、培训、教学和激励方面的积极支持时,其职业生涯规划就有明确的计划及目标指引。最后,家庭是二孩中小学女教师生命历程中的核心部分,需要花费大半辈子时间来经营。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有14名受访者表明自己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务以及照顾孩子,另一伴存在很少或是没有参与的情况。这样身处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冲突背景下的二孩中小学女教师明显是无法平衡两者的,若在两者选其一,会果断地选择家庭而放弃职业;也就意味着当家庭影响工作的程度越深时,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越会减少对工作的热情。[17]

五、对策建议

1.打破传统家庭养育观念,缓解双重角色冲突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师不应该只是外在发展方案的执行者,而应该是自身发展的决策者。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就应该唤醒教师的决策意识,提高其决策能力。[11]但当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将重心转移到家庭时,这对职业发展来说是一种负向的选择。为此,二孩中小学女教师想达到家庭与工作之间平衡的目的,针对其影响程度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摒弃传统的家庭养育传统观念。二孩中小学女教师一方面应该关注到自身的职业发展,树立一个正确的工作家庭养育理念,进而才能更好地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教师树立正确家庭照顾和工作的理念,有助于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合理地安排家庭照顾和工作时间。例如,在休假的情况下,虽然无法到学校参与工作学习,可以借助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师实现多渠道的学习。也就是说可以在“停工”的状态下,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帮助今后在岗位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应当做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的工作和家庭时间安排,来制订与职业相适切的职业生涯规划,争取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安排的每个阶段可以达到的小目标,从而通过一个个小的工作目标的达成来推动整个职业生涯的积极发展。教师要意识到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长过程,科学地制订职业发展的计划和步骤,抓住每一次发展的机会,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协调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角色冲突。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在担任职业角色和承担家庭角色时,这样双重角色背景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尤其是负向影响对二孩中小学女教师生命历程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是最不利的。总的来说,负向的影响多多少少是存在的,但是女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动性进行调节,将影响控制至最小,从而缓解家庭和工作角色的冲突。最后,女教师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提升其主动规划发展意识,制订其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有一个前行的目标,促进自身的内生发展。

2.重视女教师个体生态发展,加强学校支持力度

当教师处于良好学校支持氛围中将会更加投入自身的专业发展活动。[18]女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国家顶层设计政策的调控,还需要来自学校的强烈支持,学校应该对具有不同特质和背景的二孩女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并提供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引导或帮助,学校应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19]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在进修、培训、激励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第一,为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创造和提供进修的机会。学校作为推荐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进修的主要推动者,应该积极为二孩中小学女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资源和平台,从而实现教师和学校合力共赢的局面。学校领导班子应该积极与校外优秀的教师进修学校或机构开展合作;向优秀的学校争取本校教师到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等方式来提高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第二,提高培训内容的精准性、方法的有效性及对象的可塑性。教师培训是推动其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乎教师职业未来发展方向。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应注重内容的精准性,进而提高选择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以避免造成“什么都学,一样都不精”的负面评价;提高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培训内容从而选择实施的方法,从而达成效率和质量同频共振的目的;对象的可塑性是实现教师接受培训后将所接收到的内容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这里的转变是培训内容、方法共同作用与培训对象的结果。第三,激励措施制定结合物质和精神并向优秀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倾斜。激励措施的制定必须框定和细化激励内容和规则[20],还要体现物质与精神激励两者的有机结合,进而保障激励措施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良好的教师激励应该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尤其是有效的教师激励;有效的教师激励可以起到榜样传导效应的作用。

3.畅通教师职业规划道路,优化专业发展环境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提出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最好的诠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相对地,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锦上添花。因此,为保障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开展,具体建议有以下三点:第一,学校加强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学校相关负责人或二孩中小学女教师都应该互相积极主动地交流其想法和安排,这互相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学校相关负责人掌握女教师职业规划的整体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二孩中小学女教师找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位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而更好地帮助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亦能让学校更好地支持二孩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例如,每周、每学期、每学年可以开展教职工交流会,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关注到每个教师的发展;还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促进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外,考虑到幼儿对女教师的依赖,学校可以在女教师工作时间上进行一定灵活调整。[15]第二,学校助力教师职业规划,彰显人文关怀。对二孩中小学女教师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在其生产前后为其提供“离岗”和“返岗”培训,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增强教师对工作单位的认同和信任。第三,提供必要的职业困惑咨询通道。学校作为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所有职业困惑问题都产生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教师职业困惑得到很好解决有助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推动;反之,会阻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为起到解答二孩中小学女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产生困惑的作用,学校可以适当地开设职业困惑通道。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养育编码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Genome and healthcare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