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科研人员提出中国各区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2022-09-28 08:28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维管束西北大学西南地区

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及Ruliang Pan所在团队通过梳理中国陆地动植物多样性数据资料,制定出我国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提出建议。该团队发现基于区域物种密度指数的每个动物群都与植物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中国不同区域的物种密度差异表明,维管束植物在每个区域中的密度最高,其次是昆虫纲、非维管束植物、蛛形纲、哺乳动物、鸟纲、腹足纲、两栖纲和爬行纲。西南地区在植物多样性方面排名第一,其次是沿海、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植物多样性最小。就动物多样性而言,沿海地区最高,其次是西南地区、西北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该研究的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Cell旗下学术杂志《iScience》。全球动植物生态环境研究的相关专家认为,该研究为在区域、国家和全球范围内探索更实用的保护策略以实现务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维管束西北大学西南地区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我们》、《疑惑》
西北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