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护理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2022-10-04 06:21宋芳尚娜娜谭颖张念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24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素质教育

宋芳 尚娜娜 谭颖 张念平

1.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医务科,山东泰安 271200;2.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管理处,山东济南 250355

护理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学习人文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根本前提。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护理生不仅要懂医精护,胜任护理岗位,还应具有博爱的护理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为了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许多院校在护理教育中提高了人文素质教育理论课程的比例。但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使护生真正理解和牢记大医精诚、爱心仁术的内涵,而人文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精勤治学、仁礼待人、正直诚信的人文品质。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营造临床情景进行模拟教学,对护理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SP 的发展以及在护理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 世纪60 年代,Barrows 在南加州大学提出了SP 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受过良好培训,能够用标准化及无差别的方式准确模拟某些特定疾病特征的健康人或真实患者”。此后SP 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P 的类型主要有职业的SP 和简易的SP,其中简易的SP 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和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较多被提及。SSP 具有易于招募、便于培训、使用方便的特点。TSP 既可以模拟患者,又可以作为教学指导者和考核者,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自从1991 年Stillman 将SP 引入我国后,各大医学院校陆续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训教学。SP 在我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医学常规教学及考核,二是用于临床专业学生及临床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测评的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中。目前,SP 在我国护理生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SP 能恒定且近乎真实地演绎一个临床情境,表现出该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对护理生的实训教学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实训课中引入SP,护理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需要实施的护理操作,能感受“患者”的心理变化,观察他们的各种表情,还能与其沟通交流,使护理生具有“先临床”思维。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护理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护理患者,如何理解、尊重和关爱患者。SP 在培养护理生临床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提高人文关怀意识和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对护理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 护理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袁凤娟等认为,目前护理学相关课程未结合人文关怀内容,未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护理生的人文素养底蕴普遍不足,从而导致重医学知识讲授、轻人文知识提高;重技能培养、轻内涵素质提升的状况,限制了护理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不适合护理生职业发展的要求。万春提到国外的护理院校均把护理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理专业能力发展、专业价值观作为首要培养目标。

2.2 社会大众要求医护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当前,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不再单纯地要求医护人员治好疾病,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和理解,更加注重身心健康。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3 护理模式的转变需要护理生提高人文素质

王秀莹认为,传统的多功能制护理模式(医嘱处理、打针发药、巡回病房等)已经不适合医疗发展的需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唐强等指出,整体护理模式与传统多功能制护理模式不同,不再以疾病为中心,而是以患者为中心,更重视患者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文化、社会等多层次护理。

2.4 提高人文素质有利于护理生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情商可以提高护理生在临床上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健康。临床工作烦重、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状况。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护理生心理素质较强,能更快地进行自我调整,缓解焦虑,而且能更多地获得患者和同事的认可和赞扬,更容易增强自信心。

2.5 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以减少医患或护患纠纷

近年来,患者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护患关系日益紧张。有研究认为,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明显地减少医患矛盾,就要求护理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促使护患相互理解,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健康的医疗环境。

3 标准化病人对护理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3.1 增强护理生职业道德素养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护理工作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因素,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护理生的人文精神,增强职业道德感。Benkert等研究发现,真心诚意、关心重视、对话联系、有效沟通是建立人文教学环境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能促使护理生形成对他人及护理职业的真挚情感和正确态度。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SP 的案例和培训中,添加到情景模拟中,使护理生在与SP 交流互动过程中能亲身体验如何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护理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2 培养护理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临床上的难题之一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不同的场景应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入SP的护理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护理生可以直接和患者进行沟通,不再是自问自答。SP 可以逼真、准确地反映各种类型患者的心理、社会背景、疾病症状等情况。护理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病人”,在各种临床场景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锻炼谈话技巧。朱群娥等在对SP 应用到护理仿真模拟综合实训的教学中进行分析后发现,应用SP 进行教学后,护理生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行为。杨惠麟等研究发现SP 能显著地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技能。

3.3 提高护理生的整体护理能力

护士的临床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准确地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恰当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实训教学引入SP 后,上述能力得到针对性锻炼,护理生可以根据SP 的临床表现,发现并分析问题,完成护理操作,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护理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朱雨桐研究发现SP 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护理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护理生多方面的临床能力。陈宝玲等认为在护理实训中引入SP 可以提高护理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实习的有效接轨。

4 运用标准化病人对护理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步骤

4.1 标准化病人病例的设计

周晓丽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编写SP 病例,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现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临床情景中常见的对话及特殊事件,还包括护理问诊与评估、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评价标准等。SP 病例最后由护理专家和临床专家进行审核。陈玮参考《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案例与标准化病人应用》和《临床诊断学》编写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SP 病例,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背景、诊疗经过、医嘱及执行情况。SP 病例最后也是由临床护理专家和护理教育专家共同进行质控。许莹等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安排,通过查阅SP 情景模拟案例的论文和书籍,并咨询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编写SP 案例,然后请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审阅修改。李盘进行护理学实践教学的SP病例是由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参照《标准化病人培训手册》和《SP 剧本编写指南》编写的。任锦等认为,只有选择合适的SP 病例和临床情景才能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故应选取一些与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相关性大的疾病案,如哮喘、冠心病等。

4.2 标准化病人的选取及培训

聘请社会人士担任SP 不仅费时,价格还昂贵。由于他们是非医学专业人士,很多情况下不能还原患者的临床特征。因此,杨芳从临床医学专业中挑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训,使其牢记病史和临床表现等信息,并形象地模仿患者的情绪和感受。牡丹江南山医院遴选SP 的标准主要有:工作10 年以上,有教学经验且熟知护理教学评价方法,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模仿能力。对SP 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观摩、脚本研读、角色扮演、录像回放反馈、定期考核”的“六步培训法”。顾亭亭等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中使用的SP由省级或市级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担任,考察其言谈举止、仪表仪态、语言表达、模仿能力等。制定详细的SP 培训手册,包括病例剧本、学员评价、模拟演练、SP 互评等,且有评分标准对SP 进行考核。SP也可以由教师担任,称为TSP。李盘认为,教师熟悉疾病的特点,能胜任SP 的角色,同时又可以对护理生的技能操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教师担任SP 也需要参与教学案例及脚本的编写、SP 的培训和考核。

4.3 应用SP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

SP 会对护理生的操作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以便护理生改进。同时,教师也会给出评价和指导,并制定相关的问卷调查表发放给护理生。曾丽智等研究了SP 对护理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使用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容纳他人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评估护理生对情绪的感知、表达、理解和管理能力,以及容纳他人的程度、自我认知和实际经验保持一致的程度、随机应变等反映人文素质的能力。在应用SP 提高重症护理方向护理生人文素质的研究中,许莹等采用问卷调查法,如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包括沟通能力量化评分和测试题)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来评价SP 的应用对提高护理生人文素质的效果。此外,护理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也常用来评价人文关怀教学效果。金华等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生从人文关怀品质、关怀理念和关怀知识、关怀能力和关怀感知等方面进行评价。上述文献均表明SP 的使用可以增强护理生的沟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感,提高整体护理能力和人文素质。

5 总结与展望

加强护理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护理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大众对优质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利于护理生的身心健康。将SP 应用到护理生的实训课中对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可行性,能很好地培养护理生的职业道德,提高沟通能力,提升内涵和素养。但SP 仅能模拟有限的病例,不能完全还原患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护理生与SP 的沟通难度远小于真正的患者,故不一定能从更深维度培养护理生的人文素养。针对上述情况,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模式,或借助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及高仿真设备弥补短板,提高护理生的沟通能力、专业素质和人文关怀意识。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