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图书出版的特殊性、困境及应对之策

2022-10-10 08:08周振明
新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编校学术出版社

学术图书作为传播基础性理论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尽管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大,但在图书市场一直占据一席之地,是出版门类中重要的一个板块,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学术图书出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却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建设良好、可持续的学术图书出版生态任重而道远。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阐述学术图书出版的特殊性、困境,并探讨应对之策,以期对出版同仁有所裨益。

指纹图谱技术能较全面地反映中药的特征化学信息,在样品真伪鉴别评价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5],且该技术与中医药整体观相符,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中药及天然药物质量控制技术[6]。在目前牡丹皮基源植物育种背景不清楚、药材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的大环境下,已有的相关检验鉴别技术专属性差等问题已显露[7-10]。为此,笔者对重庆垫江、安徽铜陵和亳州等地采集以及市售的共69批牡丹皮药材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以期为该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学术图书出版的特殊性

学术图书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基于市场营销的角度,认为学术图书既指学术专著,也指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般图书。狭义的定义则基于学术评价的角度,对学术图书的界定较为严格,具有代表性的是孙树松在其《中国现代编辑学辞典》所做的定义,即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工作者对某个学科或某个专题经过深入研究写出的科研成果。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笔者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展开论述。

作为以学术图书为出版对象的出版活动,学术图书出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出版意义重大。学术图书出版是学术与出版有机结合的桥梁,承担着展示重要学术成果、传播先进思想、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高度的重要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是其他图书出版所不能替代的。学术图书出版直接关乎国内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意义不可谓不大。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作业中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以调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

发行渠道单一,缺乏营销意识。出版社的学术图书一般用来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规划项目以及其他资助类项目,这类学术书籍虽然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毕竟很难保证每年都会有入选项目和足够多的金额资助。同时,还有申报项目失败或没有申报项目的学术图书要出版。目前,学术图书销售的主要平台是春秋季节馆藏和各类书展,网络销售和实体店销量很少,发行渠道比较单一。另外,图书出版后编辑一般不关心后续的销售环节,也不会在编校时考虑到销售问题,而发行人员一般都是把书籍投放到固定的销售渠道,不会针对每本书制定差异化的销售策略,也不会在选题策划和图书定价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出版社编发未形成系统化与一体化的架构,编辑与发行人员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体,两边信息长期不对称,导致可以盈利的学术书籍不能投放到合适的渠道,可以投放的渠道没有合适的学术图书。在当下,图书市场对学术热点的关注是瞬息万变的,不断挑战着传统出版模式,图书编辑出版前后的营销意识缺失和发行人员固定的销售策略,显然不能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使得本就发行量小的学术图书雪上加霜,这对维系学术图书出版十分不利。

编校难度大,投入产出周期长。学术图书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专且多,同时学术引文也多,编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印证知识点和引文的正确性、精准性,其编校难度之大不是一般性图书所能比拟的。学术图书编校难度大、投入时间长是出版周期长的原因之一。此外,学术图书的受众主要是高校师生以及学术研究群体,受众面窄,导致发行数量无法与市场图书相媲美,经济效益低下,很难做到双效俱收,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制约着学术图书出版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编辑的要求高。学术图书的作者一般是高校教师、学术专家,他们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研究成果理论性很强,知识点众多且很专业,因此对编辑有着更高要求。首先要求编辑要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具备专业知识和钻研的能力。其次,要求编辑具备深厚的编辑实力,拥有较强的语言规范能力、专业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专业学术图书尺度的判断能力。最后,要求编辑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学术图书内容的专业性势必导致工作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只有耐得住清冷、坐得住冷板凳才能胜任这份工作。编辑没有达到以上的要求就很难编出合格的学术图书,更遑论编出优秀的学术图书。

学术图书出版的困境

学术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图书质量一般指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本文主要讨论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内容质量方面,稿源是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每年投入到学术项目的资助经费越来越多,高校为获得更多的国家经费而出台各种政策,导致每年有大量创新性不足、学术质量不高的学术著作要出版。稿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的整体水平。编校质量方面,出版社制度设计是关键。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出版社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导致出版社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过分看重经济效益,编辑为完成经济效益考核而大量发稿出书,缩短出版周期,无暇顾及或忽视了学术图书必要的编校点,最终导致学术图书的编校质量大幅下降。作者对内容质量的不够重视和出版社对编校过程的不严谨,造成学术图书出版水平整体偏低。

缺乏一支稳定、专业、高效的学术编辑团队。学术图书出版对人才的高要求以及学术图书编校难度大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出版社缺乏一支稳定的、专业对口的、技能过硬的编辑团队。这主要表现在新编辑留不住、老编辑缺乏行之有效的常态化培养机制两方面。新编辑留不住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学术图书编辑的成长成本大,但出版社现行的薪酬分配体系中,新编辑的待遇很低,由于待遇与职务、职称挂钩,其他晋升途径甚少,导致新编辑承受不住现实经济压力而跳槽或转行;二是新编辑没有看到单位给出的清晰的职业成长规划,看不到学习成长的机会,产生不了职业荣誉感,进而对出版行业失去当初的热情和期待。老编辑缺乏行之有效的常态化培养机制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职业倦怠感,表现在对工作麻木,缺乏积极性,职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差,要么得过且过,要么转到其他部门做其他书籍或跳槽到更好的平台;二是知识储备陈旧,对新形势、新知识、新观点、新内容等的把关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进而无法保证学术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2.3 液化性坏死区超声表现 超声可见 18 枚甲状腺结节消融区均与消融穿刺针道相连通,直至皮下,并且可见消融区无回声和皮肤破溃口之间沿针道走行的不规则或条索状无回声(图2A)。8 枚甲状腺结节消融区完全液化,超声可见消融区完全被低回声或无回声代替,与周围组织分界模糊,无回声区内透声差,加压探头可见无回声流动(图2B);10 枚甲状腺结节消融区部分液化,超声可见消融区内 1 处至多处片状无回声区,边界模糊,透声差(图2C)。

从制度建设方面提升图书质量、强化质量意识。

破除困境的应对措施策略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学术编辑队伍。学术图书编辑队伍的建设主要有赖于出版社管理层的谋划布局。出版社管理层应该将编辑队伍建设纳入出版社的发展规划。一是根据出版社自身出版方向和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进行人才招聘,遴选出学术图书出版人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编辑易流失、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二是建立并制定针对学术编辑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不能以经济效益考核学术编辑,给学术编辑以合理的待遇和宽松的出版环境,激活学术编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升学术书籍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进而高效高质地推动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三是制定并推行全面系统的编辑培养机制,针对新编辑制定“新编辑学习计划”,明确新编辑入职后一年内必须熟读的出版专业书籍和必须熟练使用的编校工具书;针对老编辑,有计划地组织社内讲座和派遣编辑参加相关社外培训班、学术会议,培养编辑的学术素养和眼光、学术鉴赏力,更新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积累优质作者资源和选题。另外,出版社管理层应制定并推行业务能力考核机制。在职称、职务评价标准之外增加晋升渠道,以留住业务能力精湛的人才。

试验材料为圣女果,试验前对圣女果进行挑选,选取横轴直径为25~32mm,大小匀称、无损伤和无病虫害的新鲜果实。试验器材为CMT-8102型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出版社应高度重视学术书籍的质量,这也是社会效益优先的应有之义。在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制定选题论证制度,组织专家学者在选题申报阶段遴选优质选题;二是建立书稿外审制度,邀请与书稿相关的专业编审审读书稿,评价书稿并提出修改意见;三是建立并坚决执行岗位职责制度、编校工作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赏罚分明,督促编校人员高效优质地完成书稿的编校工作;四是建立并坚决执行图书印制质检和成书质检制度,增加图书印制前把关环节,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止不合格图书下厂印刷;成书质检可以尽早发现不合格图书,早做应对,减少损失,也可以让编辑引以为戒或作为奖惩的依据,以提高编校人员的质量意识。

增强市场意识,拓宽发行渠道,实现编发一体化。

投入产出周期长、发行量小是学术图书出版的一大痛点,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以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方是学术图书出版的生存之道。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编辑与发行人员都应鼎故革新,努力适应新环境,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方法。首先,编辑在选题策划时应该具备市场意识,积极主动了解学术热点和市场热点,关注学界和市场动态,挖掘作者资源和市场潜力,精准定位目标读者,建构系列选题框架,树立学术图书出版品牌。其次,发行人员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准确掌握每种学术书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和选择投放渠道。除常规的馆藏、网络平台等渠道外,还应寻找学术书籍特有的发行渠道,比如民间组织。再次,出版社应整合编辑团队和发行团队,实现编发一体化,最大化地发挥两个团队的能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编发一体化是将编辑和发行员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使得两者为共同的目标精诚合作,积极沟通交流,互通有无,携手开拓新媒体营销道路,例如抖音、快手、B站和直播带货。

结语

学术书籍整体上的高社会价值和低经济效益决定着学术图书出版不同于其他图书出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应对和解决困境的道路上,出版社管理层、编辑、发行人员三者都不能缺位,以保障学术图书出版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坚实平台。

[1] 冯智勇.学术图书出版基本概念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11(10).

[2] 孙树松,林人.中国现代编辑学辞典[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6.

[3] 邬书林.加强学术出版 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根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8-16.

[4] 童子乐.浅论学术图书编校工作中的困境及出路[J].传播与版权,2020(4).

[5] 吴培华.学术图书出版:现状、问题与保障[J].现代出版,2020(6).

猜你喜欢
编校学术出版社
我等待……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国首个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发布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短文改错练习题
石油工业出版社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