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线上教学实践及混合教学改革模式构建*

2022-10-12 12:26刘慧娟
云南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混合教学资源

刘慧娟,曹 富,徐 宁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安徽 安庆 246052)

《药物分析》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原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为基础,又与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扩招以来,生源多元、质量多样[1],学生普遍化学基础弱、学习能力差的现状对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挑战,也暴露了传统线下教学的一些问题。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近几年各高校药物分析的教学团队尝试了很多混合教改模式的探索[2-4]。

2020年春季,慕课和慕课 SPOC 教学、雨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平台的在线教学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优慕课”的混合教学信息化平台为我校药物分析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以2021年春季学期线下教学班级作为对照,对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索药物分析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思路。

1 线上教学实施及总结

1.1 教学资源整合

按照药物分析基本知识、药物分析主要方法原理和应用、药物制剂分析技术、典型药物分析等课程划分学习单元,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整体教学内容有直观了解。将电子版《药物分析》教材、单元导学、教学PPT、教学视频以及各类题库陆续上传到优慕课教学平台,统计上传各类课程资源数量共229个,教学资源的整合能更好适应线上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的过程设计。主要线上教学资源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线上教学资源

1.2 教学设计及考核

教学设计:课前完成教学资源的自学、课前测试和讨论;课中依靠信息化平台进一步进行资源学习和课中测试,利用QQ等交流平台开展课中随机提问和难点讲解;课后完成作业和讨论,教师统计形成学习评价。

学生成绩考核按照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5-6]衡量,其中形成性评价占比50%,结果性评价占比50%。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按一定权重计算学生的实时成绩,具体环节设计和各部分成绩权重占比见表2。

表2 具体教学设计及考核标准

表注:线上资源学习满分100,按照资源学习次数和时长各占50%计算,学习次数大于30次满分,每减少5次减5分,学习时长按照300分钟为基础,少于300分钟计0分,每增加100分钟加10分;讨论区活跃度满分100,发帖数高于10个得满分,发帖数在7-9个得80分,发帖数在3-6得70分,发帖数在1-2得60分,不发帖0分;随堂签到,满分100,每少一次减5分,多于5次,计0分。

1.3 教学效果分析

表3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成绩比较

表4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总评成绩分布

线上教学班级平时成绩比线下班级低,但期末考试成绩线上教学班级比线下班级高,由此看出传统教学的平时成绩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线上教学细化后的形成性评更能客观反应学习全过程。

从总评成绩分布能看出,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方式适应性比较好。线上教学班级的期末考试及格率、总评及格率均高于线下教学班级,说明线上教学能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

根据线上教学问卷调查,82.81%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资源的提前预习对于学习帮助很大,80.47%的学生认为课中及时提问和互动有助于督促和题型学习状态,因此单一的线上教学无法完全替代线下教学。

2 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混合教学是把两种方式的优势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2.1 完善教学资源体系

传统线下教学按照章节内容满堂灌,学生无法连续长时间的高度专注。混合教学脱离教材的固化,利用平台构建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的模块化教学资源体系。保证课前预习资源充分,课后复习针对性强,高效利用课中时间讨论分析重难点。线上线下相辅相成,避免线上资源增多给学生造成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信息板块为学生提供详实的课程导学、学习目标、进度安排以及评价标准,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单元整合教材内容,先总后分,重点突出,根据线上线下教学需求设置教学活动。线上文本资源具备清晰、直观的特点,多使用思维导图和表格、图片等形式,播客单元视频资源时长少于 10 min,保证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能短时高效完成,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设基础补充、拓展知识以及课程思政案例库等模块,帮助学生夯实化学基础,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上升,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线下教学资源和线上资源既要融合又要有所区分,线下授课课件要全面,而线上课件要精简,使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用灵活。药物分析检测关乎药物的安全使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将爱国主义、法制教育、职业道德等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线下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混合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以实现教学相长。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弥补传统线下教学课时少、互动少的缺点,同时还可以补充对授课过程的实时把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线上资源课前预习,根据预先布置的案例、项目以及情景设计等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线下学习,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线下根据课前讨论和测试结果精讲重难点,辅助以小组讨论、个性提问、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以及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3 精心设置教学环节

教师课前上传教学资源,建设QQ和微信群作为交流媒介,师生操作“优慕课”PC端和手机移动终端APP,通过课前讨论、课中提问、课后沟通等多渠道多形式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机衔接和充足的师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过程,便于开展个性化辅导。

2.4 线上线下混合实训教学

传统线下教学的实训通常是理论先行,实践在后,学生对于理论半知半解,课上时间紧,缺少针对性练习,而混合教学课前理论和操作视频可以同时预习,基于问题导向展开,借助虚拟仿真,总结操作关键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检测过程中的错误步骤,并修正完善实验方案,实训课中根据自行修正的方案检测并对结果分析,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2.5 强化增值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7]。传统的药物分析成绩考核主要以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加权计算,期末成绩评定相对客观,与之相比平时成绩的评定由教师考量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实训操作以及实训报告成绩等项目,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同一专业不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准确、全面的评价,所以在混合教学中构建突出形成性评价、强化增值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学资源浏览、测试成绩、作业成绩以及讨论发帖情况均有平台数据输出保证教学考核指标的数字化管理。

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保证综合评价的客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包括线上资源学习情况、在线测试、讨论区活跃度、课后作业、随堂表现、实训操作等项目,同时结合自评、互评等。增值性评价的具体应用目前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其本质是关注过程,关注变化,并通过评价了解影响过程与变化的因素,推进被评价对象的改进和发展。混合教学过程中的增值评价应用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性监测,体现在过程性评价的多项目权重计算,特别是线上资源的浏览时长、发帖次数以及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成绩有上升趋势的学生能实现增值评价的优势。

3 总结与思考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师生都应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实践逐步解决一系列问题。

3.1 充分利用好教学团队协作

据某高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学生调查数据显示[8],89.2%的学生期待教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改革。相对于“数字土著”大学生的积极性转变,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资深老教师,对于信息化混合教学方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教学活动组织和重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学团队协作,青年教师做好线上资源的维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好线下课堂教学过程的重难点剖析,打造优良信息化高水平教学团队。

3.2 充分发挥线上精品课程示范引领

在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前言,还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整合资源。为了保障教师时间和精力,充分发挥好国家精品线上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运用好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余门线上课程,在功能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辅助下,满足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3.3 充分激励学生参与积极性

混合教学保证学生为中心,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通过发放阶段性问卷调查,实现师生周期性的自评和反馈,促进提升教学环节优化和课程质量,不断反思和改进,逐步适应信息化教学时代的要求。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混合教学资源
混合宅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混合运算大篷车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