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复习课为例*

2022-10-12 12:26杨丽琼王宇飞
云南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错题环节概念

杨丽琼,王宇飞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复述应用于化学复习的可行性探讨

高中化学知识是高度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内部存在极大关联,但知识外部却体现出繁、杂的特点。化学复习是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提升关键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化学复习,教师主要依托化学复习课开展,而学生除课上学习外,还包括课下复习。目前对化学复习课的相关研究众多,而对学生课下复习的研究较少。若化学复习课是集中突破知识体系建构和新型疑难问题,则学生课下复习需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但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简洁实用的复习方法是学生高效复习的工具。此外,教师需要在复习课中渗透复习方法,以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复习,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传统复习课“满堂灌”与“题海战术”的复习模式应当摒弃,新时代教育更注重凸显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关键能力提升与学科素养落实。

复述要求学生将文本材料提炼浓缩,以自己的理解简洁、准确的表述出来,可促进学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整理与表达,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1]。复述具有以下特征[2]:第一是理解性。学生需对文本材料有整体把握,厘清知识脉络,才能准确提炼核心内容。第二是整合性。复述是对已有文本材料的精加工,学生依据知识重点对原材料合理取舍,重新整合,从而简洁表述。第三是创造性。每位学生对同一物质均有自己的理解,复述鼓励学生发散性思考,进行思维加工与再创造。第四是表达性。口语表达是复述的重要输出方式,注重学生对材料的表述,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方法,也是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复述知识,交流学习方法,更是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五是渐进性。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笔记、同伴的交流均有复述功能。首次复述表现为对文本材料的重复,二次复述表现为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则第三次复述可体现出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思考与总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三次复述,不仅体现学习层次性,符合认知规律,更能有效整合文本材料,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第六是灵活性。每位学生均结合自身情况对材料展开复述,可找出自己学习的疑难点,促进深度学习,观摩同伴学习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定律和文字符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化学语言。复述可促进学生对化学语言的理解性表达和深刻思考,同时,复述灵活简单,可作为学生课下强化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复述能促进学生高效复习化学知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在复习课中渗透复述的应用。本文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复习课为例,探讨复述应用于化学复习的途径,概括复述学习法。

2 “阿伏伽德罗常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2.1 复习内容分析

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中的一个。物质的量为学生从宏观视角进入微观世界架起了桥梁,NA在微观世界里将基数庞大的微观粒子定量化、具体化,NA与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式贯穿高中化学定量计算体系始终。换句话说,微观粒子数量计算与NA息息相关,而化学正是从微观粒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科学,故NA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难点所在。NA被广泛应用于中学化学与物理中,从微观与定量的视角解释科学相关理论,对促进学生宏观意识、变化观念、定量思想意义非凡[3]。此外,NA相关题型是高考热点,历年均以选择题呈现,以NA为载体,综合考查相关知识,如电子转移数目、定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目、通过反应进程确定粒子数目等,方式灵活多变,体现出对学生微观探析、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的衡量。学生需要掌握NA本质并能理解其与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式,做到灵活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

2.2 学情分析

张琨等[4]人使用自编量表,把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群的理解水平定量化。对于NA的理解,学生对其单位(认为NA无单位)、书写(与钠元素符号混淆)、数值(是近似值而非准确值)等认识存在误差,概念理解水平一般。再者,NA应用于微观领域,对学生想象力、计算力要求高,抽象生涩,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进而在相关计算的应用上错漏百出。杨莲向[5]以检测卷形式调研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的应用情况,其中对于NA的应用,学生展现出混淆各种微观粒子、对计算公式转换困难、对NA综合题的计算掌握较差等情况。

学生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对NA相关概念有所认识,但仅停留在能重复概念的低级理解水平,尚未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学生在应用NA相关知识时表现出以下困难:其一是概念理解不透彻;其二是对计算公式的变形与应用存在困难,对微观粒子的区分存在混淆;其三是学生复习方法不恰当,不会归纳解题方法,课下不能做到及时巩固,不会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型,无法做到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

高中生心智和身体趋向成熟,表现出在意同伴看法、喜欢展现自己、自我意识加强的特点。他们不会盲目相信别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追求逻辑严谨的推论,精力充沛,积极进取、热衷于说服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对社会新闻更加关注,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思维能力更加成熟、观察力,有意记忆能力,想象力,自我管控能力发展迅速。学习活动中要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3 复习目标

参照课程标准[6]要求和姜建文[7, 8]等人的目标设计依据,确定NA复习课的复习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NA复习课复习目标

2.4 复习课流程

复述具有的特征可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为照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达到复习目标,突破NA复习困境,培养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复习习惯。本文将复述融入化学复习课,将NA复习课分为明确目标、知识梳理、交流展示、错题再解、能力提升、复述支架六个教学环节,见图1。

图1 NA复习课课时复习教学思路

在每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均最大程度凸显学生自主性,从学生视角将深奥的理论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准备,从而强化学生对复述的理解与应用,希望能在复习课中教会学生课下复习的方法,巩固学生必备知识,落实学科素养。教学流程具体解释如下:

1)教学环节一,明确目标。教师将复习课目标呈现在复习学案上,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复习要达到的目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复习的深度与广度。

2)教学环节二,知识梳理。【教师工作1】因为NA与物质的量息息相关,故需综合整理物质的量相关基础知识,重点介绍NA相关知识。提前梳理的有关知识如图2所示。

图2 NA相关知识

【教师工作2】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整理出与NA相关的知识点、关系式和常考的典型题例。【学生活动1】学习小组同学间相互合作,以NA为出发点,完成知识体系建构,并梳理常考的与NA相关的典型题例。【设计意图】学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知识体系建构,可锻炼其知识梳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4)教学环节四,错题再解。【教师工作5】教师将NA专题中学生错误较高的知识整理为测试卷,下发学习小组。【学生活动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完成错题再答,并交流错题解题思路与方法。【设计意图】查缺补漏,引导学生完成核心知识复述,强化学生对NA相关关系式的应用。

5)教学环节五,能力提升。【教师工作6】选择3个左右的高考真题分给学习小组。例如,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判断正误:(2018·全国卷Ⅱ)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 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2019·全国卷Ⅱ)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2020·全国Ⅲ)12 g 石墨烯和 12 g 金刚石均含有N个碳原子()。【学生活动4】运用已有知识解决NA的综合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知识建构能减轻面对综合性较强的化学问题时的压力。

6)教学环节六,复述支架。【教师工作7】给予学生自主总结时间,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标注需要强化记忆的知识点,课下自主复习。【学生活动5】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标注仍需巩固的知识点与典型列题,形成课下自主复习的复述支架。【设计意图】具体化、精简化学生课下复习内容,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促进深度学习。

3 讨论

3.1 复述可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知识梳理”教学环节是再现NA相关概念,“交流展示”环节是学生表述自己对NA相关概念的理解,学生间互相评价与交流,可升华对概念的深刻印象。经过多次的知识提炼,可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思考,必备知识获得巩固。

3.2 复述可帮助学生厘清NA相关关系式的逻辑

“知识梳理”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了与NA相关的关系式及常考题型,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搭建解题模型,在“错题再解”环节中,学生自主强化解题模型的应用方法,在“能力提升”环节中,学生便能将建构的模型具体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符合由易到难、从学习到实践的学习规律。比如在“知识梳理”环节,首先,学生总结出:NA题型之一是计算混合气体的原子数,如(设N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教师引导下学生理解了O2与O3形成的共 16 g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1N;其次,学生建立对应模型:最简式相同,则混合气体所含同种元素的原子数应该以最简式计算;最后,学生能应用该模型解决新问题:C3H6和C4H8以任意比例混合形成的 1 mol 混合物,所含氢原子数均为2N。总而言之,通过复述学习可突破学生难以掌握NA相关关系式的学习困难点,提升学习自信。

3.3 基于复述建立复述学习法

无论新授课、复习课还是习题课,学生均有需要课下强化的知识点和错题,故课下对复习方法的科学应用是重中之重。科学的复习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复述学习法有四步:第一是学生按照一定主题,自主梳理知识;第二是通过自我讲述或与同伴互相复述的形式输出知识,表述理解;第三是通过错题再解和新题挑战以巩固、应用知识;第四是标注仍需强化的知识点,精练知识,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复述。这是一个高度自主的学习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规划复习进度,同伴交流与榜样学习可起到鼓励与监督作用,促进复述学习的持续运行,最终,学生会把复述学习法内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不断提炼知识、复述见解、应用模型,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复述是对已学知识的梳理、提炼、输出,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同伴互相交流可迸发思维火花,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识梳理可厘清知识逻辑,错题再解可巩固所学,能力提升可拓展知识,复述支架要求学生将提炼的重点知识再度强化。总而言之,复述学习法适用于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错题环节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古代的时间概念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