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艳伟: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

2022-10-12 16:13陈通
妇女 2022年9期
关键词:晓明家长学校

陈通

我一推开教室的门,刘铭——这个班里最淘气的孩子一下子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佟老师,你终于回来啦,我们都想死你了!”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继而掌声响成一片。我设想过很多种再次见到学生们的场景,唯独这个瞬间没想到。我的视线一下子模糊起来,我没看清是谁第一个跑过来给我的拥抱,不过我知道,此刻我怀里的孩子很多、很多……

——佟艳伟

沈阳市七十三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沈阳市浑南区东南郊的李相街道。李相街道下辖32个社区,总人口1万多人,耕地面积达4.36万亩,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距离市区大约20公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住在郊区的人选择把家搬到城区,家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也开始把子女送到城里,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这就导致农村中小学校生源逐渐减少,个别学校生源难以为继,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政府和教育部门整合了教育资源,通过对原有农村学校的合并重组,使师资优势形成互补、中小学衔接更顺畅,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运而生。

大学毕业后,佟艳伟被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三年后,她响应国家支援农村教育的号召,一头扎进了农村学校,这一干就是25年。她任教的学校名字换了几个,从三家寨小学变成了如今的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学校的规模也从不到200人变成了近1000人,不过她对农村教育的初心、对孩子们的爱始终未变。

佟艳伟说:“其实我们的孩子一点儿都不差,智商、情商都不低,只不过受限于教育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我们的学校硬件、软件方面和市内的一些好学校确实有差距,因此孩子们的表现并不是那么突出。”虽然条件有限,但是佟艳伟始终相信,只要用心、用爱去浇灌这些小苗,他们未来一定会盛开出绚烂夺目的花朵。

谁让我是他的老师呢

佟艳伟班上有个孩子叫李世成,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一直由母亲陪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小世成还能独立行走,只不过课间无法像其他同学那样到外面玩耍。一天,上课铃已经打响了几分钟,可是小世成还没有进教室。起初佟艳伟以为是孩子动作慢,没太在意。不多时,世成妈妈哭着跑来,拽着她说:“佟老师,你快去看看孩子吧,他在卫生间里,说啥也不回来了。”

佟艳伟连忙跟着她跑到卫生间,只见小世成独自一人站立在卫生间的窗台前,两眼直直地看着外面在操场上体育课的同学。听见佟艳伟来了,小世成慢慢地转过头,问道:“佟老师,我就想像其他人一样上外邊去跑去跳,为什么我不能?我想让妈妈给我一个答案,她不给,你能给我这个答案吗?”

听到这,世成妈妈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捂着脸蹲在地上哭。佟艳伟一把搂过小世成,说:“老师知道你现在治疗很辛苦,妈妈每天还要在你腿上绑沙袋帮你恢复力量,你得自己坚持住,过些天你一定会像其他同学那样去跑去跳的。”

小世成的情绪暂时得到了安抚,但是佟艳伟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他的病情,我是在欺骗孩子,我心里也不好受。”此时,佟艳伟心里有了一个决定:只要孩子还想学习,只要他的身体能坚持,就不会让他落下一节课。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世成的病情也在加重,到了三年级,他已经无法正常到校上课了。佟艳伟来到小世成家看望他,发现他只能坐在轮椅上,翻书提笔已经很吃力了。再次看见老师,小世成显得很兴奋,他费劲地抬起头说:“佟老师,我也想上学。”听着这样简单质朴的话语,望着孩子渴望而又无助的眼神,佟艳伟内心很不是滋味,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孩子,看了眼旁边的母亲,此时她已经眼含泪水。沉默了一会儿,佟艳伟说:“孩子,你放心,我和你妈妈想办法,一定让你读书。”经过和世成妈妈商量,也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佟艳伟决定让孩子在家上课。

从此之后,佟艳伟的课堂上多了一部手机,专门用来和小世成视频连线。如果赶上小世成身体不允许,她就把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录下来,把板书拍照一起发给他,这样他在家就可以看板书或听录音学习了。

小世成学习很刻苦,每次听完课他都会认真完成作业,然后拍照发给佟艳伟检查。晚上回家后,佟艳伟还会针对他不会的地方视频讲解。节假日或寒暑假,她还会去看小世成,帮他补习功课。两年多来,佟艳伟没有让孩子落下一节课。

面对命运的不幸,小世成已经懂得不抱怨、不抗拒,比很多成年人活得还通透豁达。他虽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上学是他的愿望,也是他的精神寄托,只要孩子想上学,佟艳伟就会竭尽所能,陪他走到最后。

“谁让我是他的老师呢。”佟艳伟说。

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了一个学生叫赵晓明。佟艳伟很清楚地记得,上学那天是父母一起把晓明送到教室的。一见面,父母只和她说了一句话:“老师,这孩子以后就交给你了。”还没等她详细了解孩子情况,父母二人就转身匆匆离去了。

课堂上,佟艳伟发现晓明虽然不捣乱,但也没有认真听讲。上课提问,他总是一言不发;下课活动,他也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等到课后考试一看,百分制的卷子他只考了10分。佟艳伟把他叫到办公室,深入地摸了一下底,这才发现他连拼音字母都认不全,乘法口诀也不会背……

原来晓明的父母一直在各个城市打工,他就跟随父母辗转各地。父母每到一地,他就在当地就近上学。两年多来,父母换了好几个城市打工,他就换了好几所学校。每到一个地方,还没等他熟悉环境就又转学了,因此基础知识很差。上课时,他对教学内容一点兴趣也没有,完全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佟艳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孩子已经三年级了,还没能养成系统的学习习惯,再这样下去,孩子的未来就完了。于是,佟艳伟多次和家长沟通,希望他们能在工作之余给予孩子更多关注,不仅在生活方面,还有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

佟艳伟理解家长的辛苦,他们背井离乡出来打工本就不易,觉得孩子饿不着、冻不着,有书念、有学校管就可以了。但是,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让孩子成人、成材,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在佟艳伟的反复劝说下,晓明的父母终于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拉着她的手说:“我们两口子没怎么读过书,每天只是想着打工挣钱,没想过、也不会教育孩子。孩子跟着我们读过好几所学校,从来没有人和我们说过这些。谢谢佟老师!”

做完家长的工作后,佟艳伟每天利用中午或课后时间给晓明无偿补课。经过一年时间,她把一、二年级重点知识又给孩子重新讲了一遍,晓明基本能跟上课堂教学节奏了,作业也能够认真完成。上学期期末考试,孩子数学、语文两科成绩都是C等,虽然和成绩优秀的孩子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和一年前的他相比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了。

出成绩当天晚上,晓明的父亲在微信上给佟艳伟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并附上留言:孩子之前考试从没及格过,我们对他的学习也没抱过太大希望。感谢老师,让我们发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孩子不笨。

或许在此时此刻,晓明的家长觉得只有通过发红包才能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红包当然没收,佟艳伟说,她理解学生家长的这种质朴的情感表达,无论什么样的家庭条件,没有家长不是望子成龙的。有的人觉得农村留守儿童或者农民工子女会变成社会问题,理由就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陪伴他们。其实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虽然早期的抚育水平相较于城市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通过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他们也一样会在阳光下奔跑起来的。

“我是他们的老师,我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佟艳伟说。

点亮一盏心灯

爱学生,就要走进他们的世界,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佟艳伟之前带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陶玉琦,在课堂上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无论老师讲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更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每天小玉琦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是一个人发呆,就是自己抠手,有时会把手指抠得血淋淋的。为了方便照看他,佟艳伟特意把他的座位调到了前排。

小玉琦每天都会带三片白色药片到学校,妈妈告诉他这是钙片,但是佟艳伟觉得有些可疑。通过家访得知,小玉琦患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疾病,每天都在服药,抠手则是孩子释放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为了能更好地帮小玉琦恢复,佟艳伟翻阅了大量的心理书籍,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她尝试了很多方法,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多了解他、关爱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玉琦慢慢地接收到佟艳伟向他发来的善意信号,一点点地开始信任她,也愿意和她说话,一段时间后,把她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每天的课堂上佟艳伟尽量多给小玉琦展示的机会,鼓励他,让他有足够自信,帮助他慢慢地融入这个班集体。后来,小玉琦还当上了班級的体育委员,抠手的毛病也在一点点好转。

佟艳伟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及时反馈给家长,在她和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慢慢缓解了,药量也随着孩子的情绪变化而逐渐减少。现在小玉琦已经不用再服药了,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临近毕业时,玉琦的家长专门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教书育人爱心存,辛苦耕耘业务精。

佟艳伟说,事实上,对孩子成长影响很大的因素,除了家庭,还有同龄人的社群。帮孩子提高成绩只是第一步,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同学之中,从中获取公平感和成就感。有了这两条,孩子就会形成勇气,形成主动成长的力量。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言传与身教、课上与课下的状态,对学生会有更长远的影响力。老师就是学生的楷模和示范,是“第一粒扣子”的扣眼。因此,老师在权威方面容易获得学生们的尊重,但是在心理方面又极难获得他们的信任。那么,如何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给孩子们点亮一盏心灯,要比简单传授他们知识更重要。

满满的幸福

一天课间,佟艳伟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发现一个叫黄宇峰的学生正气呼呼地把一卷书本扔到垃圾桶里。她走近一看,垃圾桶里不仅有书本,还有一大捆被拧断的铅笔。她马上叫住黄宇峰问明原因。原来他在课间和几个同学打闹,觉得自己挨欺负了,于是就回到座位上,把自己的铅笔和书本全扔了。

与同学出现矛盾后,就拿自己身边的东西出气,针对这个事情,佟艳伟联系了孩子的家长。宇峰的妈妈说,孩子从小就有这个毛病,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把玩具砸了。

佟艳伟经过详细了解得知,宇峰的父母关系不太好,三天两头打架,这些场面都被小宇峰看在眼里,在他心里形成了阴影,所以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总会用极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农村学校里,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占比较高,佟艳伟现在的班上共有34名学生,父母离异的就有10名。在这些单亲的孩子里面,有的想问题、做事情容易极端;有的特别胆小,不开朗,不爱表达;还有的是和隔辈老人生活在一起,在温饱上能得到满足,但是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有些欠缺……总之,缺少父母共同关爱的孩子,容易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从业者,佟艳伟深知这些小毛病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她希望能够在学校里营造出一个平等、包容的氛围,把他们培养成乐观、自信的孩子。正是在这种理念下,佟艳伟的班级师生关系特别和谐,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在农村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是来自同一个村、甚至同一个大家族,所以大家更容易相处。这些孩子的社会背景差别不大,所以就不会互相攀比,也不存在歧视和排斥。虽然孩子之间肯定会有矛盾,但是完全不生分。

这些孩子身上还有很多淳朴的品质。佟艳伟前一天刚批评完一个调皮的学生,第二天一早,这个孩子就拎了一大袋子湿花生进教室,往佟艳伟面前桌子上一放,说:“老师别生气了,我奶昨天下地起花生,我让她给你装了一袋。”佟艳伟看着眼前这一袋子混着泥土的花生,有些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她爱这些孩子,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教会他们更多的东西;她也很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从没有因为私事耽误过他们的课程。2018年冬天,佟艳伟的爱人突发疾病,大脑中枢、语言神经中枢严重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她的女儿在外地上大学,路途遥远,鞭长莫及。万般无奈之下,佟艳伟只得请假去医院照顾爱人。5天之后,看到爱人病情平稳一些,她把爱人委托给护工照顾,又匆忙赶回了学校。

5天时间,孩子的学习进度落下了很多,必须抓紧时间给他们补上。

记得那天早晨,当佟艳伟再一次走进熟悉的教室时,屋子里三十多双眼睛都齐刷刷望向她,而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文中人名除佟艳伟外,均为化名)

(感谢沈阳市浑南区教育局协助采访)

猜你喜欢
晓明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三分能干什么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