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法测定禽畜肉中氯霉素类兽药残留量

2022-10-13 07:41王文鹏王娜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氯霉素内标乙腈

王文鹏,王 涛,王娜娜,李 丽

(延安市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延安 716000)

酰胺醇类抗生素主要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苯尼考,其中氯霉素是其代表性药物,因此也常被称为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对多数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抗菌谱广,价格相对低廉,常被用于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1]。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美国、欧盟及中国等已禁止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规定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不得检出[2]。而其同类物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都有规定,其中甲砜霉素的ADI为 0~ 5 μg·kg-1,在牛、羊、猪、家禽和鱼的各种可食组织中最大残留量为50 μg·kg-1;氟苯尼考的 ADI为 0 ~ 3 μg·kg-1,在牛、羊的肌肉组织中最大残留量为200 μg·kg-1,在其肝脏组织中为3 000 μg·kg-1,在其他动物食品的不同组织中各有不同。氟苯尼考胺作为氟苯尼考主要的代谢产物,其最大残留量要计入氟苯尼考[3]。但目前其检测标准不同,且同时测定食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方法较少[4-6]。本文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4种酰氨醇类抗生素的方法[7-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猪肉、鸡肉、牛肉,采购自市场。取肌肉组织将其切碎,充分混匀,直接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成匀浆,放入聚乙烯瓶中,-18 ℃冷冻保存。

1.2 试剂

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和氯霉素 -D5(100 μg·mL-1)(由坛墨质检提供);乙腈、甲醇、甲酸、乙酸铵(色谱纯,默克试剂);无水硫酸镁、无水乙酸钠(分析纯,国药试剂);所用氮气、氩气浓度大于99.99%。

1.3 仪器与设备

LCMS8040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日本岛津;离心机:转速≥10 000 r·min-1,Sigama;涡旋混合器:IKA;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 g):梅特勒;氮吹浓缩仪:莱伯泰科;具塞离心管:50 mL和15 mL,康宁。

1.4 试样的制备及方法

1.4.1 试样制备

称取解冻后试样5 g(精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 100 µL 氯霉素 -D5 内标(0.1 µg·mL-1)工作液和15 mL 2%氨水乙腈溶液,涡旋振荡15 min,超声提取 15 min,8 000 r·min-1离心 5 min。将上清液移入100 mL分液漏斗中,加15 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脱脂。残渣中再加入10 mL 2%氨水乙腈溶液,重复一次,取上清液转移至同一分液漏斗。转移乙腈层至50 mL离心管中,离心,取上层清液,氮气吹干。加入1 mL水,振荡2 min,超声3 min复溶,取下层过0.22 μm微孔滤膜,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空白基质的制备与样品制备过程相同。

1.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量取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 4 种标准溶液(100 μg·mL-1)各 0.2 mL,置于同一2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均为1 μg·mL-1的混合标准中间液,精密量取1 mL内标中间液于10 mL容量瓶,用甲醇稀释成100 ng·mL-1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精密量取氯霉素 -D5 标准溶液(100 μg·mL-1)0.2 mL,置于另一2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均为1 μg·mL-1的内标中间液,精密量取1 mL内标中间液于10 mL容量瓶,用甲醇稀释成100 ng·mL-1的内标使用液。

取空白样品9份,按照1.4.1的处理过程,在氮气吹干之前加入适量标准使用液和100 µL氯霉素-D5内标(100 ng·mL-1),用1 mL 10%甲醇水复溶,制成 0.5 ng·mL-1、1.0 ng·mL-1、2.0 ng·mL-1、5.0 ng·mL-1、10.0 ng·mL-1、20.0 ng·mL-1、50.0 ng·mL-1、100.0 ng·mL-1和 200.0 ng·mL-1系列浓度,含内标 10.0 ng·mL-1。

1.5 仪器条件

1.5.1 参考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柱[150 mm×2.1 mm(内径),1.7 μm],菲罗门(Phenomenex);流动相:A-甲醇;B-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柱温箱:40 ℃;进样量:10 μL;流速:0.30 mL·min-1。

表1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

1.5.2 质谱条件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其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氯霉素-D5为负模式,氟苯尼考胺为正模式;离子源接口电压:4.5 kV;雾化气:氮气 2.0 L·min-1;干燥气:氮气 15 L·min-1;碰撞气:氩气;DL温度:250 ℃;加热模块温度:400 ℃;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驻留时间:100 ms;延迟时间:3 ms。MRM参数见表2。

表2 4种氯霉素类药物和内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

2 结果与分析

2.1 条件优化与选择

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两种检测方法,文献中同时检测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多种药物的方法一般是液相色谱-质谱法,大部分是检测其中2~3种[4-6]。通过测试,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需要用内标法定量,因其样品的制备过程中损失较多,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9]。本研究比较了乙酸乙酯和乙腈等多种提取手段,发现乙酸乙酯提取脂肪较多,而2%氨水乙腈提取效果较好,能满足实验要求。文献中常用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系或甲醇-水体系[9-10],也有添加氨水的文献报道[7],经过测试,甲醇和水的体系就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因此本文选用甲醇-水体系,和现行有效国家标准一致。

2.2 线性关系与检出限

以各组分的定量离子峰面积与氯霉素-D5内标峰面积的比例为纵坐标(y),相应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0.5~200.0 ng·mL-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3。取牛肉阴性样品,添加0.1 mg·kg-1混合标准溶液,加入标准混合液,以3倍信噪比法计算的检出限在0.022~0.120 μg·kg-1。

表3 4种氯霉素类药物的线性关系

2.3 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

取牛肉阴性样品,添加 0.1 mg·kg-1、1.0 mg·kg-1、10.0 mg·kg-13个浓度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其余操作同1.4.1样品制备,每个浓度平均测定6次,计算回收率和重现性(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结果显示,样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平均回收率在88.45%~112.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8.04%,具体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稳定性好,适用于牛肉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测定。同时对猪肉和鸡肉测试,得到相似的结论。

表4 3个添加水平上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牛肉、鸡肉和猪肉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分析测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禽畜肉中4种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并从线性关系、回收率、重复性和检出限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捷、简便、回收率高,可用于禽畜肉中4种氯霉素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测定,为研究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氯霉素内标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洗涤剂中的甲醇
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内标法的研究
GC内标法同时测定青刺果油中4种脂肪酸
婴幼儿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乙腈回收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