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乳杆菌L34-2对黄曲霉毒素脱毒条件优化

2022-10-13 07:41王俊丽陈春喜邓展瑞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供应量发酵液氧气

王俊丽,陈春喜,邓展瑞

(1.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50;2.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强致癌、致畸形的真菌毒素,它主要是黄曲霉(A.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次级代谢产生的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衍生物,其致癌特性的来源是香豆素结构,毒性来源是二氢呋喃环结构[1]。已分离鉴定的黄曲霉毒素有 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等18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 Aflatoxin B1,AFB1)是已发现的AFT中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AFB1划分为I类致癌物[2]。AFB1对肝脏及免疫系统有强抑制性,对人畜有很强的致癌、致突变、致畸性[3-4]。

目前,食品中常用的AFB1脱毒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基因干预4种方法。生物法去除AFB1效率最高、特异性最强、污染最小[5]。生物利用本身特异性结构或代谢产物吸附、修饰、破坏AFB1毒性分子结构,达到脱毒的效果[6-7]。本研究团队从35份采集自甘肃省不同地域的西北酸菜样品中筛选到一株AFB1吸附率高达66.4%的布氏乳杆菌L34-2,该菌株解吸后仍保留53.7%的吸附率。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菌株L34-2的脱毒条件,提高菌株吸附率、稳定性,同时对脱毒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菌株来源

研究团队从西北酸菜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布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34-2,菌株 L34-2优化前AFB1脱毒率为66.4%。

1.1.2 试剂

(1)基础培养基。MRS培养基(CM188)、莫匹罗星锂盐(P-109)、半胱氨酸盐酸盐(P-03)、MC培养基(CM156)、磷酸盐缓冲液(CM1022)、营养琼脂(CM107)、马铃薯葡萄糖琼脂(CM123)、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CM123A)、缓冲蛋白胨水(CM201),以上培养基均由北京陆桥提供。

(2)HPLC-MS/MS试剂。二氯甲烷(色谱纯,sigma);甲醇(色谱纯,sigma);乙腈(色谱纯,sigma);苯(色谱纯,sigma)。

(3)酶类。鸡卵白自溶酶(Sigma,USA);蛋白酶(Sigma,USA)。

1.2 仪器设备

1300 SERLES A2-1379型生物安全柜,赛默白世尔(苏州)仪器有限公司;QTRAP 450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SCIEX;16-09405恒温鼓风干燥箱,BINDER。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发酵液经12 000 r·min-1离心15 min分离,上清液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过免疫亲和柱,用超纯水洗滤2遍,然后用甲醇(色谱纯)洗脱,收集洗脱液。

1.3.2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条件

液相色谱:色谱柱(C18柱,100 mm×2.1 mm,1.7 μm);柱箱温度:40 ℃;流动相(乙酸铵/甲醇);质谱条件: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气帘气(CUR):35 psi;碰撞气(CAD):medium;离子化电压(IS):5 500 V;离子源温度:550 ℃;喷雾气(GSI):55 psi;辅助加热器(GS2):60 psi[8]。

1.4 单因素对菌株脱毒效率的影响

1.4.1 发酵温度对AFB1脱毒率的影响

参考WANG等[9]研究温度对AFB1生物脱毒率的影响,制备109CFU·mL-1菌悬液,氧气供应量100%,以30 mL/300 mL比例接种于AFB1浓度为10 ng·mL-1的发酵液中,发酵温度分别为25 ℃、28 ℃、30 ℃、34 ℃、36 ℃和 40 ℃,200 r·min-1振荡培养,研究发酵温度对菌株AFB1脱毒率的影响,得到适宜菌株脱毒的温度范围。

1.4.2 相同浓度菌悬液不同比例接种对AFB1脱毒率的影响

制备109CFU·mL-1菌悬液,氧气供应量100%,发酵温度为36 ℃,不同比例接种,分别为0 mL/300 mL、40 mL/300 mL、50 mL/300 mL、60 mL/300 mL 和75 mL/300 mL,200 r·min-1振荡培养,研究接种比例对AFB1脱毒率的影响,得到菌株最适宜的接种比例范围。

1.4.3 氧气浓度对AFB1脱毒率的影响

制备109CFU·mL-1菌悬液,发酵温度为36℃,接种比例为30 mL/300 mL,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氧气的浓度为0%、20%、50%、75%和100%,测定氧气浓度对菌株AFB1脱毒率的影响,得到菌株发酵最佳氧气供应量范围。

1.4.4 发酵液pH值对AFB1脱毒率的影响。

结合SHU等[10]的研究发现pH值对AFB1生物脱毒率有影响,制备109CFU·mL-1菌悬液,发酵温度为36 ℃,接种比例为30 mL/300 mL,氧气供应量为100%,控制发酵液pH值分别为4.5、5.5、6.5、7.5和8.5,研究发酵液pH值对菌株AFB1脱毒率的影响,优化菌株发酵液pH值。

1.5 菌株脱毒发酵条件优化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筛选影响菌株脱毒率的因素范围,利用minitab软件设计L9(34)正交实验,从发酵温度、接种量比例、氧气浓度和发酵液pH值4个因素优化发酵培养条件,以菌株脱毒率为统计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极差分析,得到菌株小规模发酵脱毒最优条件,提高菌株脱毒能力。各因素正交实验设计见表1。

表1 菌株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设计表

1.6 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重复3次,结果采用Excel及Minitab软件中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间的显著性差异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发酵条件对L34-2菌株AFB1脱毒率的影响

2.1.1 发酵温度对L34-2菌株AFB1脱毒率的影响

发酵温度影响菌体的生长,单因素发酵条件选择培养温度在25~40 ℃,筛选菌株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提高菌株AFB1脱毒能力,菌株在30 ℃培养时,菌体生长量最高,AFB1脱毒能力较未优化活菌有较高增加,脱毒率为76.1%,如图1,将发酵温度列为正交实验影响因素。

图1 发酵温度对菌株AFB1吸附率的影响

2.1.2 接种比例对AFB1脱毒率的影响

单因素发酵条件选择接种比例在30 mL/300 mL~75 mL/300 mL,如图2,接种量为50 mL/300 mL,菌株接种发酵48 h,AFB1脱毒效率提高为77.6%,75 mL/300 mL接种量过于密集,菌株对AFB1的脱毒率不是随着接种量增加而增强。通过接种量的比较,选择能提高菌株脱毒率的接种比例为正交实验考虑的因素水平。

图2 接种比例对菌株L34-2 AFB1吸附率的影响

2.1.3 不同氧气浓度对菌株AFB1脱毒率的影响

根据研究布氏乳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如图3,单因素发酵条件选择氧气浓度0%~100%,筛选L34-2菌株发酵脱毒时最适宜氧气供应量。氧气供应量在50%时,菌株L34-2 AFB1脱毒率提高为78.4%。将氧气供应量作为正交试验的参考因素。

图3 氧气供应量对菌株L34-2 AFB1吸附率的影响

2.1.4 发酵液pH对菌株L34-2 AFB1脱毒率的影响

单因素发酵条件选择发酵液pH值4.5~8.5,如图4,筛选L34-2菌株脱毒率大幅提高的发酵液pH值范围。发酵液pH值在4.5时,菌株L34-2 AFB1脱毒率最高为80.5%,菌株L34-2生长及AFB1脱毒适宜pH值低的环境,将发酵液pH值作为正交试验考虑因素。

图4 发酵液pH值对菌株L34-2 AFB1吸附率的影响

2.2 正交试验菌株脱毒发酵条件优化

根据单因素实验选择对菌株脱毒率有较大提高的发酵温度、接种比例、氧气供应量和发酵pH值,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选择菌株脱毒最适宜的条件。由表2知,菌株L34-2脱毒过程中影响AFB1脱毒率的单因素顺序为发酵温度(4.03)>发酵液pH值(3.83)>接种比例(3.57)>氧气供应量(2.23)。结合各因素水平作用效果分析,选择优化后的菌株L34-2发酵脱毒条件为发酵温度30 ℃,控制发酵液pH值4.0,接种比例为50 mL/300 mL,氧气供应量60%,优化条件后,菌株L34-2脱毒率为87.5%,比优化前提高21.1%脱毒率。

表2 正交实验优化菌株脱毒条件极差分析表

3 结论与讨论

布氏乳杆菌L34-2脱毒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0 ℃,发酵液pH值4.0,接种比例为50 mL/300 mL,氧气供应量60%,优化后菌株脱毒率提高到87.5%,比优化前提高21.1%。依据正交实验极差统计分析结果,发酵温度对菌株L34-2脱毒率影响最大。菌株L34-2对AFB1的脱毒主要是菌体对AFB1的吸附,吸附主要在细胞壁上进行,其中肽聚糖为主要吸附结构,胞外多糖为辅助吸附结构。关于吸附条件的优化,不同菌种有不同的要求,与邵帅等[11]研究优化降解黄曲霉素B1菌株发酵条件同样都优化发酵温度和接种比例,但增加发酵液pH值及供氧量,结果表明发酵液pH值及供氧量可显著提升菌株脱毒率。黄丽等[12]从中国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C88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对AFB1没有吸附作用,由于本研究菌种来源于西北特色酸菜中,筛选的功能菌的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这一点国内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以上所有关于专用菌种脱毒AFB1的研究,多处于实验室阶段,真正能用在国家大规模商品粮生物脱毒工艺的菌种以及脱毒条件,尚处空白。因此,工业化脱毒生物菌种以及脱毒条件未来应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供应量发酵液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和HPLC测定
桑黄纤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
HPLC与LC-MS/MS测定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