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绿色食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2-10-13 07:41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产品食品

许 捷

(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绿色食品得到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发展不仅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满意度,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现阶段,我国的绿色食品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对此,相关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概况

绿色食品的定义为依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指定的方式进行生产的食品,具备生态环保、健康安全等特点[1]。绿色食品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产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绿色食品被广大消费者喜欢,因此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并从这个产业中获益良多。当绿色食品产业完成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一系列流程时,整条绿色食品产业链也就随之诞生。我国绿色食品越来越丰富,已涉及多个品类,包括农林产品、水产品、畜禽产品和加工产品等,截止到2022年,中国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产品数量已达到36 345个,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农林及加工产品,同时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数量也逐渐增加,截止到2020年,总数量已达到19 321家,绿色食品销售额达到5 000亿元[2]。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发展30年,通过众多中国企业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方面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企业在采用绿色食品标识后,经济效益均得到大幅增长。由此可见,绿色食品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绿色食品的发展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还能快速推动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从而达到产业层次提升的目标。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污染低(见图1)、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开发绿色食品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通过对西部地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既可实现对西部地区的有效开发,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西部地区人们的经济效益。而现阶段,要进一步借助这一利好政策,抢抓机遇,创新创绩,切实有力地推动当地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图1 2018年西部地区工业废水、废气和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2 西部地区绿色食品经济可持续发展特点

2.1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给西部地区食品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很多红利。为促进西部地区食品产业的发展,由国家规划并实施的特色农业基地遍地开花,实现农业人才、场地、技术等要素的合理组合,为食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农产品资源存量丰富

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资源存量丰富(见图2),农产品资源上的优势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由图3知,西部地区的土地、草地面积在全国的占比都超过50%,自然资源丰富,且特色农产品产量高、品种多、无污染和品质好[3]。

图2 西部地区农产品产量情况

图3 西部地区资源情况

2.3 市场发展空间大

西部地区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居住区,民族特色食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以清真食品为例,西部地区的牛、羊肉可经过加工和包装,销往西亚和中亚等区域市场。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因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整体产业基础非常单薄,短期内无法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但食品产业是投入较低、产出较高且容易积累的产业,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西部地区积累资本,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食品产业可为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4]。

3 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基础设施以及自然条件不足

我国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方面已得到极大改善,为西部地区各项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受到很多影响因素。①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就会影响农业自动化生产以及绿色食品经济提升。②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农业却是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的行业,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绿色食品的生产。

3.2 化学用品使用量较大

多数农民为增加农产品产量倾向于选择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而放弃绿色食品生产。这些问题不仅在大田生产中较为普遍,在很多大棚生产甚至是绿色食品挂牌基地中也会出现。加上近年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越来越多的生长调节素或激素类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食品的安全性。此外,很多农民为增加产量,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滥用生长调节剂,在畜禽饲养过程中滥用生长激素,已形成食品安全的新风险。这些农产品出口到国外,极可能被进口国家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或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给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4 完善西部地区绿色食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分级开发绿色食品产业

为迅速抢占国内和国际两个食品市场,西部地区可将绿色食品进行分级,按照分级别、分步走的发展战略。例如,把农产品中的马铃薯、辣椒等蔬菜以及水果中的沃柑、白柚等设置为A级绿色食品;把中草药和茶叶等经济作物设置成AA级绿色食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初期先通过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打响西部地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名气,使其能在国内市场中初具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AA级绿色食品的市场开发工作,进一步提升西部农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

4.2 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

在野生资源保护区,合理开发野生资源的同时,还要做好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①为保证地区野生资源能持续开发利用,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通过集聚效应形成产业规模效益,进而实现帮助山区农民致富的目的;②为避免出现竭泽而渔的问题,还要建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周围10 km的区域内建立无污染区域,如严禁设立污染周边环境的工厂。此外,得益于保护区内优良的自然环境,无污染的野菜也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应加强对保护区内的野菜进行开发。为防止因野菜被过度采集而造成资源枯竭,可对区域内的野菜进行分区间隔采集,给予野菜充足的生养周期,同时还可针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菜做好种子收集及播种工作,便于后期的繁殖生养,真正做到保护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3 打造绿色食品品牌

西部地区在大力开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更新观念,注重食品生产的安全问题,切实做到严格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执行,进一步加强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打造绿色食品品牌,以保证绿色食品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5]。对此必须依赖于西部地区的相关资源,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基地。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开发绿色食品,打造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天然无污染的品牌,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4.4 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

无污染的农业资料是培育、种植、饲养绿色食品的生产基础。应尽最大努力开发并确保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种子、饲料或幼雏,肥料方面要注重应用矿物肥与有机肥;农药方面应采用符合绿色标准要求的生物农药;兽药和饲料及其添加剂应关注其包装材料是否为无公害产品等。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要关注每个环节的健康与无害性,下大力气推广并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加工技术、土肥技术、养殖技术和栽育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保证生产的绿色食品的安全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发展在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长远且持续的前景。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独特的绿色资源优势,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地区的绿色食品产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结合西部地区自身优势与特点,在找准发力方向的同时,积极借鉴参考东部沿海省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先进模式与优秀理念,力争做到少走弯路、后来居上,实现西部地区绿色食品产业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农产品食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食品造假必严惩
什么是绿色食品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农产品争奇斗艳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