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2-10-13 13:14尹刚华李春节望运喜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数量

尹刚华 张 顺 李春节 望运喜

(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兴山营销部,湖北 宜昌 443700)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烟农队伍稳定,烟草行业才能稳定并持续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蔬菜等非烟产业发展迅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部分烟农转产为菜农或者进城务工,或者由于自身劳动力丧失而不得不放弃烟叶种植,使得烟农队伍不断流失。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从事烤烟种植的农民群体也出现了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生产管理能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谁来种烟”已成为烟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兴山县为例,客观全面调查分析了当前烟农队伍的现状,并就稳定建设烟农队伍提出了对策建议。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兴山县各个烟乡镇烟农情况调查和兴山营销部烟叶收购系统数据(2018-2021 年),调查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烟农数量、年龄、文化层次、种植规模、种烟效益等。采用Microsoft Excel 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烟农现状与变化趋势

2.1 烟农数量与种植规模情况

从表1 可知,2018 年至2021 年,全县烟叶规模从1.51万亩恢复增长至2.09 万亩,烟农数量却从754 户下降至693 户,4 年间减少了61 户,减幅达8.09%。烟农户均种植规模从20.1 亩上升至30.2 亩,4 年间增加10.1 亩,年均增加2.53 亩,增幅达50.25%,年均增幅12.56%。尤其是2021 年烟农户均规模增加极其明显,户均规模增加了6.2 亩,占4 年间总增长量的61.39%。

表1 2018-2021年兴山县烟农数量与种植规模情况

2.2 烟农年龄结构情况

从表2 可知,2018 年至2021 年,全县烟农平均年龄呈逐步上升趋势,平均年龄由50.8 岁增加至52.8 岁,4年间平均年龄增长了2 岁,年均增长0.5 岁。同时,从表2 以看出,50-59 岁的烟农占比最高,其次为40-49 岁、60-69 岁,39 岁及以下的年轻烟农占比最高年份不超过9%,同时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70 岁及以上烟农种烟,这反映出烟农老龄化趋势严重,烟农队伍面临后续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

表2 2018-2021年烟农年龄结构统计表

2.3 不同种植规模烟农分布情况

从表3 可知,2018 年至2021 年,全县20 亩以下的小户数量和占比不断减少,20 亩以上的种烟大户数量和占比不断增加。4 年来,20 亩以下的小户数量减少156 户、占比减少17.02%,20 亩以上的大户数量增加95 户、占比增加17.01%,大户规模化种植成为烟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表3 2018-2021年不同种植规模的烟农情况单位:户、%

2.4 烟农流失情况

从表4 可知,每年的烟农实际流失数量远大于合同上反映的户数减少数量,2018 年到2021 年,全县累计新发展烟农470 户,累计流失烟农718 户,年均流失180 户。

表4 2018-2021年烟农流失情况统计表单位:户、%

2.5 烟农种植收益情况

从表5 可知,随着户均面积的不断增长,烟农户均收入也随着增长,烟农亩平收入稳定在3300 元/亩左右,2018 年至2020 年,亩平收入最高的年份是2018 年,达到了3327.61 元/亩。

表5 2018-2021年兴山县烟农种烟收益情况

3.烟农流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种植效益因素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烟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蔬菜等非烟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非烟产业的亩产值和净利润普遍高于烟叶产业,烟叶产业除了价格较稳定外,与非烟产业相比优势逐步丧失。以2021 年为例,兴山县榛子乡辣椒价格平均为3 元/公斤,亩产辣椒2000 公斤,亩产值6000 元,不算人工投入净利润在4000 元以上,远高于烟叶产业。受蔬菜等产业冲击,相当部分烟农转为菜农。

3.2 城乡经济发展因素

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到城市工厂打工或从事餐饮、住宿、物流、快递等行业。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种烟乡镇二、三产业开始探索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

3.3 劳动力因素

烟农平均年龄在50 岁以上,60 岁以上烟农数量占比在15%以上。烟叶种植、烘烤等环节劳动强度较大,每年都有部分烟农由于岁数较大劳动力丧失而选择弃种。

3.4 生产技术因素

烟叶种植、烘烤、分级等环节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且技术含量高,部分农户由于缺乏相应技术而放弃烟叶种植。

3.5 烟叶种植风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暴雨、洪涝、冰雹、大风、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日益频繁。烟农一旦受灾,种烟自信心和积极性将受到严重打击,部分烟农可能就此放弃烟叶种植。

4.建设烟农队伍的对策与建议

4.1 有效增加烟农收益

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烟农收入。因此,政府部门和烟草公司要以提高烟农收入为核心,通过增加种烟毛收入、降低种烟成本投入等方式增加烟农收益,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烟叶收购价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烟叶质量等,使烟农种烟毛收入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肥料、生物质颗粒、农药等烟用物资的补贴力度,探索推行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提高各生产环节机械化比例,降低烟叶生产成本,从而提升烟农种烟纯收入。

4.2 发挥合作社主体作用

烟农合作社在促进规模化经营、实现减工降本、增加烟农收入以及培养新型烟农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快合作社建设,建设一批“民主管理好、设施管护好、服务效果好、产业发展好和社会反响好”的“五好”示范社,为烟农提供高质量服务,降低烟农用工成本。同时,要引导合作社大力探索开展生物质颗粒加工、有机肥生产、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等烟农增收产业,让烟农在闲暇时间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拓宽烟农增收渠道。

4.3 积极培育新型种植主体

加大对种烟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种植主体的培育力度,在土地流转等政策上给予扶持,加强对其技术指导和服务,着力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种植水平。同时,行业引导合作社以专业化服务队员为核心组建劳务服务队,为种烟大户等提供采烤、分级等劳务服务,行业对组建劳务服务队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解决种烟大户用工短缺等问题。

4.4 积极培育职业烟农队伍

通过切实强化职业烟农培训力度、规范评定流程、实施动态考核管理、落实差异化扶持政策等措施,培育一支稳定和高素养的职业烟农队伍,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5 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烟草公司与政府每年为烟农投保的烤烟保险和救助机制,积极与气象部门衔接,形成烟叶种植事前气象保障、事中救灾干预、事后保险补偿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强对主要病虫害防控研究推广,推广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推广无人机植保等联防联治方式,切实降低病虫害损失。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数量
河北烟叶含青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头发的数量
向量数量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