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奶业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

2022-10-16 11:55王佳丽田斌
中国奶牛 2022年9期
关键词:奶业兰州市存栏

王佳丽,田斌

(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 73005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奶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兰州市奶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全国的奶业平均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探究兰州市奶业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题,对提升兰州市奶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现状与分析

1.1 奶牛存栏情况

由表1可知,2021年兰州市奶牛存栏18 953头,奶类总产量66 727.4t。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七里河、西固、红古、榆中、永登、皋兰6个区县,以上县区奶牛存栏数占全市总存栏量的94%,奶牛良种覆盖率达100%。2020年全市成年奶牛平均单产5.75t,比2019年(5.70t)[1]提高0.87%,存栏奶牛质量显著改善,奶牛平均单产稳步提高。

表1 兰州市各县区荷斯坦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

兰州市在奶牛产业方面坚持以优质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以降成本、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奶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全市奶业生产呈现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1.2 乳品生产加工情况

近年来兰州市奶牛平均单产稳步提高,据测算,2021年兰州市百头以上规模奶牛场成年奶牛平均单产达6.76t,其中兰州市红古区花庄奶牛场、永登县瑞兴牧业成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10t以上。

目前,全市日处理10t规模以上的乳制品企业有伊利、庄园、雪顿、天方4家,分别位于榆中县、红古区和七里河区(表2)。原料奶日处理能力达1 330t,2021年全市乳制品年总产量24.3万t,产值达182 789.76万元(不含甘肃天方食品公司数据),产品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调制乳、奶粉(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酸奶、乳饮料和冷饮等,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

表2 兰州市各县区乳品加工生产情况

1.3 奶源基地情况

2019-2021年兰州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详见表3。随着奶牛生产由粗放式散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兰州市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94%,已经成为兰州市奶源保障的主体。

表3 2019年-2020年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 单位:户、头

2021年兰州市百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20家,养殖场户数比2020年增加5.26%,占全市奶牛养殖场户数的6.43%;奶牛存栏13 446头,比2020年增加735头,奶牛存栏占全市奶牛总存栏量的70.94%,比2020年提高5.78%。百头以下养殖场(户)291家,养殖场(户)数比2020年减少32.17%,占全市奶牛养殖场(户)数的93.57%;奶牛存栏量为5 507头,比2020年增加52头,奶牛存栏占全市奶牛总存栏量的29.06%,比2020年减少4.06%。由以上数据可知,受市场环境、生鲜乳产品质量等多种因素要求,兰州市的奶牛养殖越来越规模化集约化。

2021年,兰州市推广人工种草面积12 100hm2,年产量36.93万t,其中推广高产优质苜蓿1 900hm2,年产量1.5万t;推广优质燕麦草3 800hm2,年产量2.28万t,推广全株青贮玉米6 400hm2,年产量33.2万t,为兰州市奶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生鲜乳价格及市场消费情况

2021年,兰州市11家奶站平均交售价为4.32元/kg,相比2020年平均交售价(3.93元/kg)上涨9.9%。自2015年以来,规模化牛场生鲜乳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现如今每公斤生鲜乳生产成本在3.4元/kg左右。由于劳动用工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上涨拉动生鲜乳成本的升高,迫使部分奶站、养殖场将当日生产收购的生鲜乳低价批发给零售商,或将鲜奶灌装后自行进入市场销售,以维持生产。但从2018年底开始鲜奶价格一直处于稳步上涨的趋势,这个现象逐渐没有了。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2020年兰州市2月份生鲜乳的价格最低,为3.74元/kg,从2月份后生鲜乳价格一直稳中有升,12月份价格达到年度最高,为4.21元/kg。2021年兰州市生鲜乳价格有升有降但基本处于平稳趋势,其中5月份奶价最高,为4.47元/kg,11月份奶价最低,为4.22元/kg。

图1 2020年与2021年兰州市生鲜乳价格走势

1.5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2021年,兰州市生鲜乳收购站运营基本平稳。全市有生鲜乳收购站11家,其中养殖场自建8家,乳制品企业自建2家,奶农专业合作社建设1家,机械化挤奶率达100%,日收鲜奶147.2t;生鲜乳运输车辆12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车辆准运证核发率100%。生鲜乳交售主要依托伊利、庄园、雪顿、天方等乳制品企业,少部分生鲜乳以零售等其他形式销售。随着兰州市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鲜乳监管取得了明显效果。2014年以来,经国家和省、市三级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兰州市连续7年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β-内酰胺酶、硫氰酸钠、黄曲霉毒素M1等指标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2 政策法规情况

近年来,兰州市深入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按照“抓重点、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将奶业振兴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

2.1 积极落实国家扶持政策,促进奶业发展

兰州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一系列奶牛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以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将奶牛良种补贴等项目重点集中在规模养殖场实施,进一步提高奶牛良种率和鲜奶产出率。针对奶业生产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加大对奶业发展投入和加强奶业发展各项服务及监管工作,减少农户投入成本,降低奶业发展风险。加大对养殖基地、饲草基地、疫病防治和品种改良等奶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

2.2 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兰州市按照农业农村部制定的《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要求,严格生鲜乳收购站市场准入,严格把关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将生鲜乳配送车辆、代售点和收购站全部列入监管范围,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置力度,全面推进生鲜乳收购标准化管理。

3 对兰州市奶业发展的建议

兰州市发展奶牛产业的基础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目前兰州市奶业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兰州市“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以下建议,以保持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推进牛草产业同步发展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粮改饲等政策机遇,将草产业确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在七里河后山、永登西北片区、皋兰县黑石川、榆中县北部山区等畜禽养殖集中、饲草料生产加工基础良好的区域,建设万亩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与牛奶加工业,切实做到农牧结合,夯实奶牛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3.2 加强奶牛良种繁育,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良种覆盖率

规模养殖场新引进奶牛每头的投入在2万元以上,对于大型牧场建设而言会加大企业资金前期压力。而企业若引入大笔外来投资、大宗银行贷款,由此产生的风险,企业自身和投资机构都无法有效消化,这给奶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2]。因此,应坚持以提高奶牛质量、单产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大奶牛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尽快建立奶牛良种登记制度,通过良种奶牛引进、繁育,良种奶牛冻精、胚胎推广等措施开展选配选育,把好优配优育关,提高奶牛良种覆盖率,从而提高奶牛质量和奶牛单产水平,不仅可以给养殖场节约一定的引进成本,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养殖收益。

3.3 促进规模养殖,大力发展专业化区域化养殖

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重点培育的思路,大力实施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转型升级项目工程。在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近郊坪台区等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同时引导和支持养殖场(户)改扩建、小区牧场化改造及散户入场,加快发展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乡(镇)等集中养殖模式。鼓励通过奶牛入股等方式建立养殖场带动贫困户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3.4 优化调整奶源布局,大力扶持奶业企业发展

伊利、蒙牛等全国性龙头乳企在市场、渠道、产品等方面加速下沉,使本地乳企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低温鲜奶领域是很多传统区域乳企的核心业务,被视为突破龙头乳企封锁的制胜法宝[3]。然而,随着大型乳企对冷链、奶源的布局和完善,以及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低温鲜奶高速发展,对区域乳企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4]。兰州市现在巩固发展红古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等重点产区,着力打造优质奶源基地。同时,乳制品企业要走品牌道路,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伊利、庄园、雪顿等大型龙头乳制品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常温奶、巴氏杀菌乳、酸奶等液态奶产品和干酪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配送。引导乳制品企业与奶源基地、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奶牛养殖基地与饲草料基地协调发展,促进种、养、加工一体化发展。

3.5 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进一步加大对市县检测机构在仪器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在部分生鲜乳收购站相对集中的区县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业人员,积极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建立具有溯源、监测、预警、关键点控制的评估方法及监控系统,建立液态奶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积极推行生鲜乳第三方检测机制,提高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的整体把控能力和控制水平。

4 小结

为进一步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兰州市应该立足资源稟赋,依托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以“做强乳品加工、打造种源高地、建设奶源基地”为主攻方向,培育以红古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为主的奶畜养殖和乳品加工基地,加快构建奶业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和育繁一体化种源生产供应体系。以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生态有机奶源基地,以品种改良保障种源供应,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以智能化、精细化提升乳品精深加工水平,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元化乳制品的需求。

猜你喜欢
奶业兰州市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函数“三要素”的解题策略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
9月我国生猪存栏继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