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遹·一心为民的民建先驱

2022-10-19 05:56江苏
金山 2022年10期
关键词:黄炎培蚕种

江苏/朱 颜

冷遹(1882—1959),江苏丹徒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四老”“镇江三老”之一。

从军救国 功勋卓著

1906年,冷遹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8年在革命党人赵声(伯先)带领下,密谋起义,被公推为安庆秋操起义总指挥。事泄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昏厥三次不吐一词,验明了革命党人的高尚骨气,后经友人营救获释。回黄墟与殷嗣辉女士完婚,新婚仅八天便只身赴香港再谋反清起义。

1911年,冷遹任同盟会广西支部代理支部长,成为广西革命最初发起人之一。1911年广西光复后,新军改称民军,冷遹任广西民军混成协帮统。率师援鄂,任南北方议和代表,率军开抵南京迎接民国成立。1912年元月,孙中山大总统授予他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委任他为三师师长,驻军重镇徐州。由于他执纪严明,受到陆军部通令嘉奖,并且深受徐州人民爱戴,老百姓以其名命名一条马路,以表纪念。二次革命失败后,冷遹流亡日本,继续追随孙中山从事反袁活动。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任命冷遹为护法军政府总参议、内政部次长,代理内政部长。

实业救国 一心为民

鉴于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冷遹决定退出军政界,以振兴民族经济为己任,致力于兴办实业和教育,走国强民富的大道。

冷遹与陆小波、严惠宇、葛建中等合作,在四摆渡垦荒、植桑、养蚕,创办益民蚕种场、均益蚕种场、三益蚕种场、永安蚕种场。抗战胜利后,冷遹将上述四家蚕种场合并为四益农场,出任董事长,共垦荒三千余亩。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鉴于此成立了全国蚕丝改进会,在全国推广发展蚕丝业,由冷遹负责具体工作。

1929年,冷遹代表地方人士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江苏省农矿厅合作,创办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在黄墟开垦荒地,兴办农场,发展蚕桑事业,修筑水坝公路,推广良种和新式农具,开展民众教育,创办乡村医院。农村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斐然,享誉大江南北。

1926年,冷遹联合黄炎培、江恒源等人创办以蚕桑科为主的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自办蚕场供学生实习。1931年,与陆小波、汪之臣等人联合创办“镇江农村护士学校”,组织学生到乡村为民众普及卫生知识,防病治病。冷遹在黄墟农村试验区先后设立小学7所、民众夜校3所、家庭职业教育处10处、妇女职业补习班1所、民众教育馆1所。

赤子报国 抗日救亡

正当冷遹农村改进工作蓬勃开展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迫于时局,冷遹转而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在全国各地为抗日战争奔走呼号。

“卢沟桥事变”后,冷遹任镇江县民众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协调各方接待过境抗战部队,协助构筑防御工事,维持治安秩序,接送和慰问伤病兵员,动员工商界购买报国公债,查防汉奸,运送过境的难民,开展抗战宣传,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

镇江沦陷前,冷遹主持物资沿江西迁,他利用商会中的轮船公司,将近20万张蚕种及多架显微镜直运重庆。同时,还协助镇江、高资、桥头等处蚕种场部分技术人员分批乘轮西撤,这批蚕桑技术人员及蚕种为发展四川蚕桑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冷遹、黄炎培、江恒源等在武汉成立“江苏省失业青年救济委员会”,进行救济工作。冷遹还带领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了十余个难民收容所,解决难民的吃住和医疗问题,帮助寻找失散亲人,半年时间即救济难民十余万人;设立“江苏纺织工业委员会”,在湘南常德漆家河镇筹建了“难民纺织厂”,生产自救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事业。

1939年1月,冷遹与张澜、黄炎培等人联合发表宣言,声讨汪精卫叛国投敌罪行。期间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等经常往来,共商时局,由衷拥护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支持林伯渠代表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呼吁团结抗日。

民主建国 党的挚友

冷遹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是民主。然而在旧中国,民主是天方夜谭。冷遹在争取民主的不懈努力中,逐步认可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中的领导地位与政治主张,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解放战争期间,冷遹虽然担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临时参议会议长,但他一直从事民主运动,坚持进步。他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坚决斗争,和黄炎培、江恒源联名发表声明,坚决拒绝出席参政会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讨论,以支持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正如陈云阁同志在回忆文章中所说:“在冷遹政治影响所及的地区活动,有一种特殊的安全感。”1945年7月,冷遹、黄炎培等六位参政员访问延安。冷遹亲眼目睹了中国共产党的施政政策和解放区的成就,接触和认识了大部分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和高级将领,并与毛泽东同志多次面谈。毛泽东赠送冷遹延安大生产的毛毯一条。

1945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冷遹当选五人常务监事之一。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民建于1948年5月23日通过“赞成中共‘五一口号’,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的决议,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立场。1949年9月,冷遹参加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冷遹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长、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兼民建江苏工委主委、中华职教社上海分社主任等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诤友。

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江市统战阵地联盟

冷遹纪念馆成立于2004年8月,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黄墟老街,原为冷遹故居(始建于1917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馆名。纪念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是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职业教育社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镇江市统战阵地联盟。

猜你喜欢
黄炎培蚕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浙江省蚕种质量标准的修订与实施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
关于表彰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