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材料抗盐水腐蚀特性中的温度参数影响

2022-10-19 10:43仇潞
舰船科学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溶解氧船体电化学

仇潞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0 引 言

海洋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腐蚀性环境,绝大多数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中会受到海水的腐蚀,由此会加快损坏速度。这种情况在船舶金属材料中最为常见,一旦船体受到海水腐蚀,轻则会影响结构可靠性,严重时会诱发航行事故。为此,要全面分析船舶材料的抗腐蚀特性,并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温度参数的影响。

1 海洋环境对船舶材料的腐蚀行为

1.1 腐蚀影响

海水是海洋环境的构成主体,也是目前已知水体中含盐量最高的一种。因海洋环境本身较为复杂,加之海水的腐蚀状况存在不稳定的特性,从而使得船舶材料的抗盐水腐蚀特性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与船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密切相关。船舶材料以金属为主,含盐量较高的海水会对船舶金属造成一定的腐蚀,正因如此,使得海水对船舶材料腐蚀性评价成为业内研究的新热点。当海水的腐蚀性强弱确定后,能够为船舶金属材料的选取以及防护措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避免资源浪费。海水的腐蚀性可以分为弱、小、中、强、高5 个等级。通过试验,对钢的腐蚀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海水的温度越高、海洋生物越多,钢材的局部腐蚀越严重,也就是说,钢的腐蚀程度主要与海水的温度及海洋生物的数量有关。在深海工程技术工程的不断发展中,海洋环境中的海水对船舶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备受关注,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环境对船舶材料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任何可能对船舶金属材料构成腐蚀的因素,都将会引起工程事故,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全面系统地研究船舶金属材料的抗海水腐蚀特性显得尤为必要。

海洋环境分为浅海和深海,深海环境的复杂程度要高于浅海,在深海环境中,不但压力大,而且温度变化明显,对船舶金属材料的腐蚀比浅海更为严重。通过试验,对碳钢在不同海洋深度的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了氧浓度之外,随着深度的增大,温度随之增加,腐蚀速率进一步加快,这说明,越深的海域温度越高,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越大。基于此,在研究船舶金属材料的抗盐水腐蚀特性问题中,要充分考虑温度参数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1.2 腐蚀相关试验

本次试验中,研究对象为船用结构钢,分别用1#、2#和3#表示,该结构钢的特点是韧性好、强度高、抗爆等,其中含多种合金元素。试验中使用的海水取自某海域,温度在5℃之~32℃之间,从浅海到深海的温度变化范围为0~30℃,试验中选取的温度依次为5℃,15℃,25℃和35℃,通过恒温水浴槽控制海水的温度;国内海域的盐度在2.4%~3.7%的范围内,不同的海域,盐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位于深海的海水盐度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在3.4%~3.5%之间,由于海水会受到蒸发、盐污染以及淡水注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故在本次试验中,盐度选取4 个试验点,分别为1.6%,2.4%,3.2%,4.0%,通过加氯化钠及去离子水控制盐度;国内海域的海水pH 值变化范围在7.2~8.6,总体的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故此试验中选取4 个pH 值点,分别为6.5,7.5,8.5,9.5;海水水面的溶解氧约为7 ppm,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条件下,海面的溶解氧会降至5 ppm,随着深度变化,海面溶解氧的取值范围为0.5~7 ppm。基于此,本次试验中选取3 个溶解氧试验点,分别为0 ppm,2.4 ppm 和4.8 ppm,以通入氮气的方式对溶解氧的浓度进行调节。

本次试验中,试样的制备过程如下:分别将1-3#船用钢加工为尺寸统一的钢片,为便于悬挂,在每个钢片的顶部钻一个小孔,随后对钢片进行打磨,磨好后检查表面,看有无质量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确认质量合格后,为每个钢片编号;用丙酮将钢片表面的油渍处理干净,再放入不含水的乙醇溶液中清洗,最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脱除水分,时间控制在5 min 左右;取出钢片用滤纸将其吸干,置于烘箱内干燥,温度调节到60℃左右,干燥后用提前准备好的滤纸包裹好,放入干燥器内,待24 h 后称重;将根据海洋环境参数配制的海水加入到洁净的试验容器中,钢片表面积与试验容器内的海水体积比设定为1∶70 左右,用绝缘线将钢片悬挂于海水中,两片之间保持1.0 cm 以上的距离,钢片上端与水面保持5.0 cm的距离,每组钢片做3 个平行样,整个试验持续30 天,每隔7 天更换一次海水,并对环境参数定期测量,主要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以及pH 值等。从试验容器中将钢片取出后,用清水将表面冲洗干净,并在吹干后,置于烘箱内,将温度调节为60℃,将钢片烘干,通过三维视频,观察钢片的腐蚀产物形貌,并在腐蚀产物清洗后,用扫描电镜观察钢片基体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腐蚀速率,mm/a;和分别为试验前、后的钢片质量,g;为钢片的总面积,cm;为试验时间,h;为钢片的密度,kg/m。

2 船舶金属材料抗海洋盐水腐蚀的温度参数影响

2.1 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船体金属材料抗盐水腐蚀特性问题的研究中,温度参数作为独立的变量,因其本身所具备的特点,从而使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随着温度变化会发生改变的因素主要有盐度、溶解氧、pH 值等,在海洋环境中,海水的温度对溶解氧具有直接影响,温度与氧的平衡溶解度存在着函数关系,通过对该函数关系的测定,可以得出海水的饱和溶解氧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即海水的饱和溶解氧与温度成反比关系。图1 为本次试验中测得的容器内海水从0℃升高到25℃后的溶解氧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

图1 海洋环境中海水溶解氧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urve of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in sea water with temperature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海洋环境中的海水溶解氧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则与上面的结论相吻合。船用钢在海洋环境中受到海水腐蚀时,氧成为阴极的去极化剂,整个反应过程都是有氧的阴极去极化控制。而含氧量则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温度对于海水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而言,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海洋环境中,海水的pH 值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所示。

图2 海洋环境中海水pH 值随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eawater pH value changing with temperature in marine environment

从图2 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海水的pH 值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水中弱酸的电离常数随之增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 HCO)的电离,这个电离过程分为以下2 步:

当海水的温度升高后,反应常数会随之增大,这样一来会使碳酸电离产生出大量的,导致的含量增多。试验结果显示,温度的升高,对海水的盐度基本无影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海水的温度从5℃增加到45℃后,盐度从3.18%增大到3.21%,40℃的温度变化,盐度只增加了0.03%,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2 电化学极化曲线

本次研究中,试验对象为1~3#船体钢材料,此前将其制作成钢片,船舶用钢材料在不同温度海水中的电化学阻抗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3 所示。

图3 船舶用钢材料在不同温度海水中的电化学阻抗变化曲线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change curves of marine steel materials in sea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再通过对极化曲线进行归一化运算后,可以得出如下结果:海水温度为5℃时,1#、2#和3#钢片分别为1.27×1 0,1.13×1 0,9.02×1 0;海水温度为15℃时,1#、2#和3#钢片分别为2.53×1 0,1.79×1 0,1.76×1 0;海水温度为25℃时,1#、2#和3#钢片分别为2.93×1 0,2.35×1 0,1.90×1 0;海水温度为35℃时,1#、2#和3#钢片分别为3.59×1 0,3.13×1 0,2.67×1 0。由极化曲线拟合结果可知,1-3#钢片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腐蚀电流密度出现明显的增大现象,腐蚀电位发生不同程度的负移,这充分说明,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对船体用钢材料的腐蚀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当海水的温度越高时,腐蚀电位便会降低,此时的腐蚀速率随之增大,海水对船体钢材料的腐蚀程度进一步加剧,若是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则会导致钢材料因腐蚀而丧失性能,从而影响船舶的结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2.3 电化学阻抗

在不同温度的海水中,对1~3#钢片做电化学阻抗测试,具体结果如图4~图6 所示。

图4 不同温度海水中船体钢材料1#的电化学阻抗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of hull steel material 1 # in sea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5 不同温度海水中船体钢材料2#的电化学阻抗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of hull steel material 2 # in sea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6 不同温度海水中船体钢材料3#的电化学阻抗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of hull steel material 3 # in sea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可以看出,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步升高,电化学阻抗幅值先升后减小,海水对钢腐蚀过程的阻力减小,当腐蚀过程的阻力减小后,钢材料的腐蚀速率进一步增大。换言之,海水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船用钢腐蚀速率增加。在海水腐蚀船用金属材料的研究中,借助电化学阻抗,对某个固定低频下的阻抗进行测量,据此表征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本次研究中的1-3#钢片在极低频0.01 Hz 处的阻抗值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此导致金属材料的腐蚀加剧。

海水温度逐步升高后,1~3#钢片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阻抗值增大,温度升至35℃时,阻抗值达到最大。当海水的温度升高时,腐蚀产物会随之增多,而海水本身的含氧量则会降低,腐蚀反应变得更加容易。电化学阻抗图谱中反映出船体钢随海水温度升高,耐腐蚀减小的情况。

3 结 语

通过对船舶金属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后发现,温度对海水腐蚀船体金属材料具有直接影响,随着海水温度的不断升高,腐蚀速率会进一步加剧,由此容易导致船体金属材料早期破坏。因此,在造船的过程中,要对盐水腐蚀问题中温度影响予以充分考虑,确保选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

猜你喜欢
溶解氧船体电化学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运用手持技术测定“蓝瓶子”实验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鱼能否在水以外的液体中生存
船模玻璃钢船体的制作方法(上)
2018年高考中的电化学试题大扫描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参考答案与解析
环境条件对上海蕴藻浜水体沉积物Ni释放影响的研究
劈波斩浪
清洗船体外板的新型装置